《绝对网球》读书笔记之四十四:正手切球的技术要点

在前几篇读书笔记里,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正手击球种类,这些基本都是上旋球。相比频繁使用的上旋球,我们在被动时使用切削,这通常被视为过渡和防守。当然,费德勒、穆雷这样顶尖的球员也会打出极富攻击性的切削。

切削多用在反手,而正手切削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现役罗马尼亚女球员尼库莱斯库和已退役意大利女球员文奇。今天,我们就来介绍《绝对网球》一书中关于“正手切削”的有关内容。

如前面的读书笔记一样,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正手切削的技术要点。

正手切削的站位一般采用双脚平行于底线的开放式,但这仅是通常的站位,具体采用什么站位要视场上的实际情况确定。在下面这三幅图中,穆雷在处理对方角度很大的来球时,就采用了正手切削的方式。

正如左边的第一帧图显示的那样,正手切削一般采用大陆式握拍,在向后拉拍时拍头朝向身后的围网,拍柄指向来球方向,球拍要上举使拍头高于手腕,同时拍面保持打开状态。

在开始击球前,球拍的运行轨迹是向前向下的弧形,拍面略微打开,球拍线床接触球的下半部分,以便让球产生下旋。球拍下降得越剧烈,拍面在触球时就会越开放,产生的下旋也就越强烈。如上图的第二帧所示。

挥拍时的手腕应该保持固定,肘部稍微弯曲,在触球后伸直手臂,头部和胸部也保持固定,触球后手臂自然向下运行。如上图的第三帧所示。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正手切削的特点、分类以及战术运用。

大多数击球都强调扎实充分的蹬地,而正手切削对蹬地的要求就小得多,相对简短的挥拍能让你在蹬地不足的情况下打出一记不失威胁性的切球。这也是人们为什么采用切削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人切削是防御性的,他们往往在被对手大范围调动,跑不到位的情况下打出一记正手切削,这个时候自然就没法站稳并有力地蹬地。

但是,这也并非绝对。我们根据场上形势的变化将切削球分为被动切削和主动切削,而前面提到的应该归类于被动切削。

在被动切削时,你的目标是把球成功地回到对方的场地内,这种情况下球质一般都不太理想。

而在主动切削时,你的目标应该是保证回球的深度和角度。把球切到对方的空档当然是理想的选择,而这往往要冒偏出边线的风险。实际上,我们并不一定总要把球切到对方的空档,有时候把球切到对方的脚下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切削球通常带有一定的下旋和侧旋,落地后的弹跳与上旋球有明显的区别,对方往往很难适应,如果切到对方的脚下,他往往很难找准击球点,匆忙之中很容易出现回球失误。

有部分业余玩家打出正手切削的原因是为了偷懒或省力。我们都知道,在身体到位的前提下,抽球应该是第一选择,而有时候我们精力、体能和信心不足时会产生懈怠心理,临时偷懒打出一记切削。如果被对手抓住机会,很容易被一拍子打死。这个时候,如果你实在想偷懒或喘息一下,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球切到对方的深区。只要球的落点足够深,对方往往也很难发起有威胁的进攻。

因为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所限,很多业余玩家的正手上旋球常常缺乏足够的深度,而正手切削会产生下旋,这使得正手切削的球能在空中飞得更远。即使在身体失去平衡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你通过正手切削仍然能把球打到场地深处。

在过去的20年里,正手切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职业球员通过正手切球来处理对方速度极快的来球,这些职业球员切出去的球一般都能保持足够的深度,因此成为人们日益熟悉的防守武器。比如,瓦林卡在接对方角度大、速度快的发球时,会用正手切球的方式把球切回到对方底线深区,这大大遏制了对手发球的优势和下一拍的进攻。

当然,正手切削并不一定总是发生在被动的时候,有时候你在占据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意识地切出一记短球,将对手调离让他们感觉舒适的底线区域,从而率先改变比赛节奏。

此外,正手切球在双打中应用得更为广泛,尤其是在网前短兵相接时,双方网前球员会频繁地用到截击和正手切球,这个时候最好的战术选择就是把球打向对方的身体或是脚下。

鉴于切削主要用于反手,史密斯在讲解正手切削时相对比较粗略,这部分内容会在第八章“反手”中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下一篇读书将是第七章“正手”的最后一篇,介绍的是正手击球的练习方法,接着我们将开始介绍第八章“反手”的内容。

鉴于切削主要用于反手,史密斯在讲解正手切削时相对比较粗略,这部分内容会在第八章“反手”中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下一篇读书将是第七章“正手”的最后一篇,介绍的是正手击球的练习方法,接着我们将开始介绍第八章“反手”的内容。(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