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双一流”,这25所高校底气十足!
从9月到10月,一所老牌名校频频见诸热搜——她就是百年名校河南大学。9月25日,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正式启用;10月1日,河南大学发表了建校以来首篇Science论文,以这一突破性成绩为祖国献上生日贺礼,这也让河大学子无不为之振奋。
图源:河南大学官网
这所根植于中原大地的百年学府,一时间成为高教圈讨论的热点。虽然河南大学一直保持着低调的作风,但是河大的实力却不允许这颗“遗珠”就此被埋没。2017年,在教育部公布的首轮“双一流”名单中,河南大学赫然在列,凭借其优势学科——生物学跻身“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就此,河南大学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中25所非211的“双一流”高校之一。
不负“殊荣”,全力以赴
重返高等教育“国家队”后,河南大学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也收获了国家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
早年,为促进河南大学自身实力的增强,河南省出台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2011-2020)》,将河南大学按照“211工程”建设目标、优势学科按“985工程”创新平台的标准进行重点建设优先发展,支持河南大学进入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中西部高校行列。今年以来,河南省政府接连发布政策点名支持河南大学。
2021年4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其中提到:加强“双一流”建设,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推动河南大学完成生物学一流学科体系布局。
2021年9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会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河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说过:近年来,河南大学以一流学科为带动,加快推动一流高校建设,人文学科优势不断巩固,理工学科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诚如卢书记所言,河南大学的学科发展确实颇有建树,也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如2020年1月10日河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由张治军教授主持的“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摘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河南大学在国家“三大奖”上的新突破。
实力,不输211!
河南大学的快速腾飞,是河南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崛起的重要体现。而作为25所非211的“双一流”高校之一,河南大学的发展仅是一个缩影,纵览这25所非211的“双一流”大学,他们不仅发展速度快、办学口碑好,也充分抓住了入选“双一流”这个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如今,这些高校都已发展成为了底气十足的真一流学科高校!
可以发现,首轮“双一流”入围的非211黑马,大多是以学科特色高校为主。
北京市入选的8所高校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是直属国家卫健委唯一的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其入选的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均在行业内堪称学科翘楚,“北协和、南湘雅”誉满天下,入选“双一流”可谓实至名归;而像外交学院,是我国外交部唯一的直属高校,为我国外交官的“摇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不仅是公安部直属高校,“警中清华”美名在外,地位数一数二;另外,还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三所高校皆是北京著名的艺术大学,在大众的心目中乃是艺术类院校的顶级殿堂,其优势学科水平自然不在话下。
再如“高教强市”上海入选的四所非211“双一流”高校,上海海洋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位数不多的海洋类院校,其学科地位可见一斑;上海中医药大学也是前景广阔的中医药类高校,而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皆是业内实力与口碑兼具的艺术类学院,实力不容小觑。
这25所双非凭借着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学科特色,成功入围“双一流”。如今借助优势学科建成特色鲜明、引领行业前沿成果的世界一流单科性大学,亦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年来,各校也在自身优势学科的深耕发展,其实力与日俱增,足以比肩优秀综合性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在软科中国医药类、体育类大学排名中均蝉联两年第一(2020年、2021年),以超群的实力稳居头魁。此外还有像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在2021软科中国艺术类高校名单中皆在前十,成绩斐然。
自入选“双一流”以来,各高校都保持着良好向前发展,如宁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2017年和2021年在排名上取得的显著进步,也彰显了高校在实力上的整体提升。
第二轮“双一流”,再负重托!
在第二轮“双一流”公布之际,这些学校也再次得到地方政策的鼎力支持。从政策可见,对于这些高校,各地政府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推动高校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推动优势学科发展上。
此外,从教育部发布的多项政策更是表明,“学科为王”的时代已到来。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强调:加快“双一流”建设,大力加强急需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支持生物技术、医学攻关、生物育种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部门也多次发文,重点支持医学、师范、农业类等事关国家根基和发展的高校和学科建设“双一流”。国家愈发重视学科对大学整体发展起到的带动作用,对高校来说,学科建设也将会成为自身竞逐一流的主要筹码。
下一轮“幸运儿”,是谁?
毫无疑问的是,入选“双一流”,对高校未来的发展而言,则是象征着其迎来了“起飞”的大好时机。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之年,哪些“双非”将会成为本轮幸运儿,已经被广大读者们反复讨论了多次。
此前,软科曾发文提及在2021年各地出台的十四五规划文件中,不少省(市、区)展现出了都对本地“双非”高校不同的定位和寄予的厚望。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标志和基石,只有将学科建设强大,才有可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此,各地政府对本地的潜力“双非”均给足了支持。
这些“双非”尖子生高校是当地“冲一流”的种子选手,身负各地对本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希冀及人民的重托。相信这些高校追求卓越、勇于进取的决心,将成为其冲刺“双一流”的有力催化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说:过去建设“985”“211”,也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是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的问题,“双一流”的存在目的则是为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可以说,“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存在,给了学校更公平的空间,在各个层次各个类型上都能出现一流学校,真正实现“双一流”的目的。“双一流”建设的开展,是中国高教以更具前瞻性、现代化的观念来进行大学建设的重要体现。
首轮建设中的25所高校,以生动的发展曲线向我们展示了“双一流”对高校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我们也期待,更多高校能以“双一流”为起点,以终为始,迈向世界一流!
参考文献
[1]杨佩.两会聚焦之“双一流”大学建设——错过了“985”“211”,“双一流”不能再错过[J].协商论坛,2016(03):22.
[2]王琼琼.鼓足干劲,砥砺奋进,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校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举办[J].河南教育(高教),2020(10):5-7.
[3]董立平.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认识误区及其理论反思[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1):1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