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之七:武太后废帝揽政

公元683年十二月丁巳日夜,唐高宗李治病重,召裴炎入,受遗诏辅政,驾崩于贞观殿。遗诏令太子李显在灵柩前即位,軍国大事有不能决定的,由天后决断。十天后李显即皇帝位,即后称的中宗,尊天后武氏为皇太后,任命裴炎为中书令,刘仁轨为左仆射,刘景先为侍中,三人都是宰相。

公元684年(光宅元年)正月,中宗立韦氏为皇后,提抜韦后的父亲韦元贞为豫州刺史。中宗还想让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坚决反对。中宗大怒,说:“我把天下送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行?何惜一个侍中。”裴炎报告太后,密谋废立。二月,太后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裴炎和羽林将军程务挺带羽林军入宫,宣布太后命令,废中宗为庐陵王,令人扶下殿去。李显说:“我有何罪?”太后说:“你想把天下送给韦玄贞,怎么无罪?”李显被囚禁在别所,一年后流放房州。韦玄贞被流放钦州。立豫王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李旦当了皇帝,却住进了别殿,不得干预政事。朝政全部由太后独揽。

秘书监武承嗣请求追封武氏祖先、建立武氏七庙,太后准奏。于是,追尊武氏五代先祖为王,妻为王妃。裴炎劝谏说:“太后母临天下,应处以公心,不能私偏自己的亲属,不见吕氏的失败吗?”太后说:“吕后将权力委托给活人,所以失败。我追尊的是亡人,有什么危害?”裴炎回答:“事情应当防微杜渐,不可以助长。”于是得罪了太后。

武承嗣和武三思认为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都是高祖李渊的儿子)位尊权重,屡次劝太后除掉他们。裴炎又极力反对。太后越发不高兴。

公元684年,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李勣的孙子)和弟弟敬猷,朋友唐之奇、骆宾王、杜求、魏思温都因犯错被贬,会集扬州,心怀怨恨,阴谋以匡复李唐为名发动叛乱。九月,李敬业找了个貌似故太子李贤的人,宣称:“李贤没有死,就在扬州,他令我们起义。”他们打开武库,驱使在铸钱坊做工的工匠和囚徒几百人,发给盔甲兵器,杀死扬州官员成立匡复府,宣布讨伐武氏。仅十多天就聚集了十万多人,由骆宾王书写檄文,发到各州县。天下震撼。

太后让裴炎出平叛的计策,裴炎说:“皇帝己经年长了,不亲政事,所以这些小子有借口。若太后还政给皇帝,则叛乱不讨自平。”监察御史崔察说:“裴炎身受顾托.,大权在握,若无异图,为何请太后还政?”于是,太后令将裴炎收监。侍中刘景先和凤阁侍郎胡元范都说:“裴炎是社稷元臣,有功于国,尽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证明他不会谋反。”文武大臣很多人都证明裴炎不反,太后都不听。不几天,刘景先、胡元范也被下獄。

几天以后,裴炎被斩于都亭。裴炎临死,看着兄弟们说:“兄弟们的官职都是自己努力而得,我没有出过丝毫气力。如今,却被我牵连流放,真是可悲!”查抄他的家产时,没有一甑一石(dan,十斗为一石)的积畜。刘景先被贬为辰州刺史,胡元范流放琼州而死。刘仁轨在长安留守。三个顾命宰相,没有一个在朝中。

裴炎弟弟的儿子太仆寺丞裴先,年十七岁,请求见太后。太后召见他问:“你伯父谋反,你有什么话说?”伷先说:“臣是来为陛下策划,怎敢诉冤!陛下是李家的媳妇,先帝弃天下以后,就独揽朝政,更换嗣子,疏斥李氏,封崇诸武。臣的伯父忠于社稷,反诬有罪,祸及子孙。陛下这样做,臣实在惋惜!陛下宜早点把政权还给儿子,自己高枕深宫,则宗族可保。不然天下一变,不可挽救啊!”太后大怒说:“胡说!你小子竟敢说这些话。”命令拉出去。伷先回头喊:“今天用臣的话还不晚!”如此三次。太后命在堂上杖责一百,流放瀼州。

单于道安抚大使、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梃镇守边关,他上表章为裴炎申诉。太后认为他和裴炎通谋,派人去军中将他斩首,查抄全家。突厥听说务梃死了,设宴庆贺。

李敬业的反叛是否能成功?请继续关注下篇《太后多疑用酷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