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吴魏战争中的镇江旧事
□ 孟宪威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后,吴蜀两家重新修好,联手共抗曹魏,此举激怒了魏文帝曹丕。而在此之前,吴魏两国已经交恶,魏黄初三年(222),曹丕发出《伐吴诏》,兵分三路兴兵伐吴。在东线战场,魏征东大将军曹休曾派遣部将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渡江袭攻徐陵(今江苏镇江),烧毁吴军的攻城车,斩杀数千人。后吴将全琮、徐盛击破魏军,杀获数百,并追斩魏将尹卢。最终双方互有胜负而暂时握手言和。
魏黄初五年(224)八月,曹丕起大军亲征东吴。九月,魏军到达广陵(今江苏扬州),准备渡江。孙权召集诸将领商讨拒守之策,已功迁为安东将军的徐盛献计:从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至江乘(今江苏句容)沿江用木桩、篱笆和苇席修筑假城楼,另外在一些险要地势竖上许多穿戴盔甲的草人,以收疑兵之效。虽然受到其他众将的反对,但在徐盛的坚持下,孙权还是采纳了这个建议,一夜之间在沿江地带建成百里疑城,同时把东吴水军舰只全部集中于此段江面。
当时正值江水大涨之际,魏军从江北遥望,只见对岸城墙绵延,樯桅云集,不禁心生忌惮。曹丕闻讯亲自来到江边察看,见状亦不由感叹道:“彼有人焉,未可图也”,又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此后曹丕乘坐的龙舟在江中遇到暴风,差点覆没于波涛之中,诸般不顺之下,曹丕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不过曹丕的南征之意并未就此打消,一年后的黄初六年(225)八月,曹丕再度御驾亲征。此次曹丕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精锐尽出,挥师南下,行中并筑东巡台以壮声色。十月,曹丕“行幸广陵故城”,并在广陵前线举行了一次阅兵。曹丕纵马临江,麾下是整齐肃一,盔甲鲜明的十多万虎狼之师,旌旗招展数百里;眼前是浩浩荡荡,奔涌而下的壮阔大江;再往南就是心心念念的江东大地……曹丕豪情与诗兴并发,写下《至广陵为马上作》一诗,其中开篇“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诗句,足见此次阅兵盛况。曹丕临江观兵的地点相传在今仪征真州曹山一带,当时曹山脚下为长江岸线,滔滔江水在这里滚滚东逝。
然而天公不作美,这年冬季正逢大寒,入江水道全都结上了厚厚的冰层,魏军水师连长江都进入不了,更遑论渡江南征了。面对长江,曹丕雄兵在手而壮志不酬,只得不甘而又无奈地叹道:“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悻悻而归的曹丕回到洛阳后不到半年即身染重疾,于次年六月抱憾而终。
在抗魏中立下殊功的徐盛除了献上疑城计外,还建议孙权于武昌到京口(今江苏镇江)的长江沿线设置烽火台,用于警戒。东吴烽火台设在沿江的各孤山山顶,相距三十、五十、百里不等,可遥遥相望。敌军若至则点燃烽烟报警,台台相传,警讯可迅即传至千里之外。烽火台建成后,孙权曾举行过一次演习:日暮时分举火于西陵(今湖北宜昌),“鼓三竟”(合六小时)后,讯情即可传递到吴中南沙(今江苏江阴)。
东吴设置沿江烽火台的做法在后世得到了沿袭,东晋、宋齐梁陈时沿江亦置烽火楼。《六朝事迹编类》“烽火楼”条引杨修之诗注曰:“沿江筑台,以举烽燧,自建康至江陵五千七百里,有警半日而达。”镇江境内的东吴烽火台遗址,至南北朝时依然可寻,《舆地志》记载:“缘江烽燧台基,《吴志》并在丹徒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