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 狼】十一、英国怎么被列入大清的藩属国行列?
狼·和珅
在中国古代史中,极少出现外藩来朝不跪拜皇帝的情况。尤其是强盛的王朝,更不会出现这种事。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马戛尔尼不愿意跪拜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马戛尔尼不跪下,乾隆皇帝没面子。如果把马戛尔尼赶走,乾隆皇帝还是没面子。你想啊,连小小的西方红毛远夷都不跪拜大清皇帝,让天下臣民藩属怎么看?
礼部官员和马戛尔尼怎么谈都没效果,那只好和珅亲自出马了。
于是,马戛尔尼一行人,又一路到了承德,准备去见那个叫和珅的大人。
和珅是什么人?翻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和中堂那一连串的头衔,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大清国除了皇帝,就是和珅说了算。
马戛尔尼恍然大悟,哦,和珅就是中国首相啊。
随便吧,英国人说的首相大清的官员也理解不了,就当和珅是中国首相吧。
马戛尔尼觉得还不错,他这个级别的公使,终于可以见到大清的政府首脑了,虽然他理解错了。
和珅则打心眼里不愿意接这个活,他一个和中堂,连藩属国使臣都懒得见,何况一个远洋外夷呢?但没办法,事关乾隆皇帝体面,不去还不行。
所以不同的人对这段历史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就觉得和珅大摆天朝气焰,狂妄。有人认为马戛尔尼就是侵略者,无耻。
但实际上呢,这次会晤不仅是两种文化的碰撞,更是两种傲慢的碰撞。
咱们先说马戛尔尼,他给自己戴上了世界第一大国使臣的光环,这种傲慢并不是他所谓的绅士风度可以掩盖的。在他的固有认识里,中国人都是山炮。他觉得中国看见他带来的英国工业革命的最新科技产品,就会像漫威宇宙中美国人看见阿斯加德科技一样,感觉都是神话。
所以,马戛尔尼相信通过谈判和他带来的礼物,中国人会对他们无限崇拜。
和珅的思维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大清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像英国人这样体毛茂盛的类人猿,肯定是一群土鳖。崇拜大清还算你懂人事,否则就是没文化的化外生番。
和珅也相信,几块玉如意,几箱瓷器送上,马戛尔尼一定会被大清的最高工艺所折服,匍匐在地上高呼万岁。
这就是说,马戛尔尼与和珅,都互相看不起对方。唯一不同的就是马戛尔尼觉得和珅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山炮,和珅觉得马戛尔尼是个没文化的土鳖。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俩人怎么见面?
看上去,这不是个问题。但在天朝思维下,这就是个大问题。和中堂绝对不会屈尊降贵去见马戛尔尼,马戛尔尼又找不到专门办外交的衙门,就希望和珅来驿馆找自己。
双方的翻译又说不明白,稀里糊涂就定了一个双方会晤的时间。时间定了,马戛尔尼就觉得这是外交大事,所以早早的洗漱干净,换上礼服,在驿馆恭候和珅。
和珅听说后,不满这个决定,干脆不去。老不去,马戛尔尼就老等着。这也不合适啊,所以过了良久,和珅派人去通知马戛尔尼,说自己腿不好,让马戛尔尼来拜见和珅,并出席晚宴。
你想吧,英国公使啥时候让人家这么冷落过。马戛尔尼被和珅放了鸽子本身就很不爽,现在听说和珅来这一套,他也怒了。
于是马戛尔尼说自己腿也不好,让副手斯当东去见和珅。
你看吧,18世纪东西两大国的谈判代表都是瘸子,这也忒搞笑了。
和珅装瘸,洋洋得意的等待着马戛尔尼。结果没想到,马戛尔尼犯了马脾气,让斯当东来见和珅。这回和珅没面子了,我堂堂大清的一品大员,跟你一个副使有什么可聊的?
果然,俩人的会晤确实很无聊。
和珅说:你们要三拜九叩。
斯当东说:就不。
那就没法聊了,斯当东没有决定权,还白吃了和大人一顿饭。
这一回合,和珅耍了小聪明,但吃了亏。那得扳回来啊,这不仅仅是和珅的体面,还是大清的体面、皇帝陛下的体面。
看来马戛尔尼也不好对付,怎么才能让马戛尔尼来拜见自己呢?和珅一琢磨,本大人主场作战,还怕他犯脾气?于是,一队兵丁前往驿馆,马戛尔尼就被“请”到了和珅府上。
马戛尔尼在回忆录中,对和珅放鸽子以及强行把自己“请”来的行为,非常的不满。但没办法,哪怕是英国人,在大清的屋檐下也得低头。这事对马戛尔尼的团队刺激很大,未来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人回国后,都是坚决的主战派。
不管怎么说,马戛尔尼还是见到了和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冷漠到极致的脸,马加尔您在和珅的表情上看不到任何友好的姿态。从翻译的语气中,马戛尔尼也知道,自己正在被训斥。
马戛尔尼也不管那么多,给和珅阅读并递上了乔治三世送来的国书,算是一次正式的外交会晤。和珅等在场官员对于国书毫无反应,请马戛尔尼喝了杯热牛奶就送他回去了。
这又是两种体制的碰撞,马戛尔尼搬出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对中国首相和珅宣读国书。这种行为在他看来是正常的行为,出使哪国都是正常的程序。但是呢,这里面有个误会。和珅不是中国首相,中国也没有首相。中国自从明朝废除丞相以来,是皇帝兼任首相。和珅虽然是首席军机大臣,但说破了大天去,也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
马戛尔尼对着和珅阅读国书,和珅就很尴尬,因为他没有任何资格作出表态,这得回去请示皇帝陛下。完事和珅能请他喝杯热奶算不错了,换别人可能就干树叶子泡水了。
马戛尔尼知道这次又歇了,大清官员的效率他也了解过,指不定猴年马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谈判。
不过,马戛尔尼对大清又误判了。大清发展到乾隆晚期,虽然体制上的腐朽僵化,官吏整体人浮于事。但是行政效率这事,分情况。
比如乾隆朝晚期,有人要告状,如果十年能结案,都可以说是快的。更多情况下,衙门是拖着不结案,管这闲事干啥。
但要是和皇帝有直接关系的事,这个僵化的体制能焕发出惊人的高效率。比如马戛尔尼发现的问题,他这一路所见,大清官员都是在混日子,唯独在处理运送英国礼物这件事上,虽然这批礼物几多辗转,但竟然没有一丝的磕碰、损坏。这就是大清体制高效率的体现。
马戛尔尼这件事,也就仅仅是过了三天,他就又见到了和珅。这次的和珅一改之前的傲慢,笑容可掬,嘘寒问暖,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
马戛尔尼也闹不明白,和中堂这是怎么了?
其实在这三天,和珅之所以态度转变,是因为他办了两件事。也只有在这两件事办好之后,他才能继续接待马戛尔尼。这是两件什么事呢?第一件是和珅跟乾隆帝商量,可以让马戛尔尼混在人群中,假装行礼,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就说是洋人的膝盖骨不能打弯不就好了。
第二件就是处理那封要命的国书,英文的我也看不懂,大概意思就是要表达英国平等外交的态度。但是在表达这个态度的时候,英国人又显白了自己军事力量世界第一,并表示英国对战败国也是平等博爱。
英国人说的对吗?最起码炫耀武力这段也不是吹的。当年的海上霸主荷兰、西班牙都被英国打败,英国也开创了一个庞大的日不落帝国。
不过,这封国书内容的真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要交给乾隆,和珅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这样的国书都敢接,在当时就算是铁杆汉奸。
所以呢,和中堂赶紧找来各种御用文人,重新翻译国书。说是翻译,其实就是在不参照原文的前提下另写一篇。这个新作品跟原版的英国国书毫无关系,内容变成了英吉利国王恭祝大清皇帝万岁万万岁,然后就是英吉利国王怎样崇拜大清,心向王化等等。
有了这封新版国书,就意味着马戛尔尼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为了给大清皇帝磕头,对大清称臣纳贡。所以在那之后,清朝的官方档案里,藩属国列表中加入了英吉利国。
篡改了英国国书,这事和珅不能让马戛尔尼知道。所以双方的第二次会晤主要是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互相寒暄,并没有过多谈论三拜九叩的问题,但敲定了邀请马戛尔尼参加乾隆帝的生日庆典。
又过了两天,和珅带马戛尔尼进入了避暑山庄,双方正式讨论三拜九叩的问题。随后各退一步,大清方面允许马戛尔尼单膝下跪,但不允许马戛尔尼对乾隆帝进行吻手之礼。
对于清朝方面来说,这个问题解决了。但对于马戛尔尼来说,这场利益之争是节外生枝,他来中国也不是聊这个的,而是想跟大清聊平等外交、自由贸易的。
其实礼仪之争也并不是大清独有,历朝历代的中国都是天朝,都有这个心态。比如隋朝日本遣使小野妹子给隋炀帝递交平等交往的国书,也把隋炀帝气的够呛。只不过当年的日本只是单纯的聊平等,如今的英国是来聊近代国际关系。
解决了礼仪问题,乾隆帝又看到了英王“孝顺”的国书,还是正式接见了马戛尔尼使团。其实乾隆帝很期待见马戛尔尼一面,因为自三皇五帝以来,那么远的外夷来进贡,还是第一次,这是乾隆帝功业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另外,乾隆帝并不是傲慢的对西方的一切都不屑一顾。相反,乾隆帝对欧洲货非常的感兴趣。比如各类钟表、机械发条玩具等等。去参观过故宫钟表馆的朋友应该见过那些非常有意思的钟表,比如到点之后会出现小鸟报时的表,比如到点了机械玩偶会写字的表,这种东西是乾隆帝非常喜欢。喜欢到什么地步呢?京城造办处的工匠和太监会专门跟洋人学习制造钟表,然后进行国产,并且国产的钟表富丽堂皇,不比洋人的差。
乾隆帝相信马戛尔尼带来的礼物一定非常的精巧,所以他老人家很期待这批礼物。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马戛尔尼对他带来的礼物很有信心,他相信工业革命后的黑科技礼物能够让乾隆帝一扫傲慢,转为对大英帝国的崇拜。
而且这些东西,正是马戛尔尼观察到中国当时所欠缺的。比如,豪华大马车。马车又不是汽车,有什么新鲜的?中国的马车从周朝到清朝,都是比较原始的状态。两千多年来,中国的马车就主要是双轮马车。因为我们解决不了转向轮的问题,所以不能用四轮马车。
当然了,当年也有人非得给我抬杠,说哪哪哪出土了转向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四轮马车。问题是一直到民国,马车还基本都是双轮的,主流就是这样,一个非主流的出土改变不了这个结论。手推车就主要以独轮车为主,这点怕是从轩辕黄帝时代到民国也没什么大的改变。
英国的豪华大马车,就是四轮的,大概形式就是今天我们能见到的英国皇室马车。这种马车不仅颜值高,而且减震和舒适性都大大的超过了国产,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马戛尔尼发现清朝的士兵配备的武器还是火绳枪。
火绳枪是欧洲在明朝时期流行的火器,就是开枪之前要先点火的那种。欧洲人后来觉得开抢前先点火太复杂,于是发明了不用点火的簧轮枪。到了乾隆年间,更先进的前膛燧发枪在英国全面取代火绳枪和簧轮式。
所以,马戛尔尼觉得燧发枪这种神器,比清朝的火绳枪高了两代,足以让清军为之疯狂。
除此之外,当中国人还认为天圆地方的时候,英国人不仅早就知道了地球是圆的,而且还放眼宇宙,研制了天文望远镜。
马戛尔尼不相信这些让人大开眼界的东西,还能征服不了乾隆皇帝?
然而,事与愿违。乾隆帝万分期待的英国“贡品”,居然让乾隆帝有种上当的感觉。这不是因为乾隆帝傲慢,而是他真正见到这些礼物之后,出现了一个问题。
这么多的礼物,没有说明书。或者说就算有说明书,谁也看不懂。如何把这些东西准确的翻译出来?当时的中英翻译都搞不定,所以乾隆帝完全不知道这些礼物是什么鬼。
比如说马戛尔尼带来的钟表,不镶钻不镶金,没有特殊的报时功效,完全不比造办处的手艺好,乾隆皇帝对此非常的失望。至于地球仪之类的天文仪器,宫里边从康熙朝就有,一点也不新鲜。况且马戛尔尼带来的地球仪不镶金不镶钻石的,完全没有宫里的精美。在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乾隆帝当然看不懂这批地球仪上有英国船队的航线图,以及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分布图。
还有那些先进的枪炮,倒不是乾隆帝高傲瞧不起。关键是人家老头过生日,送武器当礼物多不吉祥?而且为了安全,这些武器肯定不能交给英国人演示吧。八旗兵拿到这些武器也不会用,肯定不能说是自己不行吧,得说是这些火器没啥了不起。
再说那辆马车,太监看了之后都不敢告诉乾隆帝有这玩意。为啥呢?跟慈禧不爱奔驰汽车的道理一样,英国马车上车夫的座位高,皇帝怎么能坐这样的马车?
所以这场会见,乾隆帝非常失望。他觉得英国就是远方的穷国,没什么了不起。
至于马戛尔尼跟乾隆帝提出的谈判要求,乾隆帝理都不理他。
对于乾隆帝来说,过完生日,英国人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最好赶紧走。但马戛尔尼不死心,错误的认为还可以跟中国“首相”和珅谈谈。
恰逢乾隆帝过完生日后,和珅又会见了马戛尔尼。老马开心了,这次终于可以聊正题了。但是这次和珅来找他是参观避暑山庄,说白了就是显摆显摆,看我大清的建筑多富丽堂皇。
在天朝人眼中,外藩使节最好都是缺心眼,能赞扬中国好,赞扬中国君主伟大就行了,其他最好什么也别聊。聊的多了,还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比如《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会见匈奴使者,又觉得自己的颜值不足以震慑外藩。于是呢,曹操就让崔琰扮演曹操接见匈奴使者,曹操自己扮演侍卫旁听。
结果事后匈奴使者明察秋毫,盛赞“曹操”身边的侍卫是大英雄。曹操丢了大脸,派人杀了匈奴使者。
和珅跟马戛尔尼的第四次会晤,就有这种尴尬。按说外藩能有这样的机会,唱唱赞歌,喊喊万岁就行了。比如清朝最亲密的藩属李氏朝鲜,他们的使臣对大清恭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大清的意见,都写在了《李朝实录》中。
这回和珅显摆避暑山庄,马戛尔尼不知道自己这次要当个唱赞歌的藩臣,于是发表了自己对避暑山庄的看法,他说避暑山庄反映出了康熙大帝的智慧。
那可不呗,避暑山庄、木兰秋猃都不是单纯的皇帝玩乐活动, 其实更多是清朝皇帝对蒙藏地区的笼络。
问题是,这种事能明着说吗?所以这次会晤,让和珅对马戛尔尼“抖机灵”的行为非常的反感,所以没聊几句,和珅就结束了游园,并给乾隆帝上书说:“此夷不可不防。”
两天后和珅再邀请马戛尔尼游览西园,这次和珅不再给马戛尔尼说话的机会,只是变身导游,不断介绍景点。马戛尔尼想谈的话,一条也没谈出来。
马戛尔尼肯定不能这么回去,那么他还有什么打动和珅的聊天方式吗?我们下次再讲。
西山十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