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能吃3碗,包能花4万,15岁能创业……你真的懂00后吗?

00后的梦想是什么?

当下一个李佳琦、吴亦凡 00后出道之惑

IT时报见习记者 孙鹏飞

2015年《花千骨》热播之际,郑思(化名)的一年级语文课本被包上印有赵丽颖一袭白衣形象的书皮。在郑思的认知中,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她的偶像应该被摆放的位置。

5年后,郑思的偶像仍是赵丽颖。只是,她不再“幼稚”地以包书皮的方式支持偶像,她会搜集有赵丽颖相关报道的杂志,抽空多刷偶像出演的剧,还会在社交平台与黑粉开火,维护偶像的美好形象。

很多时候,郑思甚至会幻想未来某天,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赵丽颖”,站上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舞台,献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

似乎00后们对于未来有着更加具体的职业规划。“我想成为市长。”一位宁波的00后高中生告诉《IT时报》记者。他并不清楚这份工作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了解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看中的,仅仅是自己的名字时常出现在媒体和网络中。

成名,是不少00后的梦想。像李佳琦一样卖货,做下一个吴亦凡……一些00后向往着光鲜亮丽的工作,简单地认为成功只是在镜头前表演,或是凭借颜值和华服,能吸引一波粉丝,获取财富。

只是,他们忽略了,在成名之路上的付出、突围和困惑。

这是00后童星镁光灯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年少成名,背后牺牲的是童年应有的天真和自由。而如何往更高的方向发展,没有人能告诉这群孩子答案,包括他们的家长。

00后抖音红人

牺牲健康的代价

在00后大学生冯鑫(化名)看来,成名很简单。从2018年起,他开始关注吃播视频。身高1.8米,体重将近170斤的他,是一个大胃王,一顿能吃3碗饭,认为自己适合入这一行。

闲余之时,他会研究吃播的视频,和同学们讨论拍摄的套路,比如碗放在镜头前会变得很大、吃完以上厕所为由催吐再继续吃。在短视频平台上,他发现很多UP主拍到咀嚼的动作,还未下咽就切镜头。“吃的时候还可以停一停,多个镜头加速播放时可以防止露馅,还很鬼畜。”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他的父母并不支持,认为这会伤害身体。他的网红之路由此不了了之。

另一种对身体的伤害,是日夜颠倒的作息。曾有多篇报道,还原了李佳琦、薇娅下播后吸氧的细节。

即便如此,仍有00后愿意做主播。

“他们主要看中的是钱。” 一位杭州某MCN机构创始人告诉《IT时报》记者,00后本来就有日夜颠倒的作息,一天只上播4到5个小时,主播们靠卖颜值赚钱,收入能比传统行业高。

这是镜头前浮华的一面。

万晔(化名)是一名淘宝主播。他在广东惠州做直播,因为公司认为那里租房便宜。一间不到10平米的房间,是他下播后的生活空间。他还要和同事挤一张床。

1月15日晚间8时,他还在直播间叫卖特价鞋子,直到凌晨5点半他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长时间的夜间直播,令他在镜头前有些憔悴,声音中透着疲惫。他买了某进口品牌的奶蓟草护肝片养生。

“过完年还是回杭州吧。”他无法适应惠州闷热的天气,甚至没有娱乐消遣。他曾希望能够熬出头,只是现实距离他的梦想,有着一条鸿沟。

前述MCN机构创始人告诉记者,要打造一个成名的网红,MCN机构至少需要“烧”上百万资金。一般机构会同时推多个网红,筛选出第一梯队,作为资金的主要投放对象。商业变现能力,始终是MCN机构最关注的点。

这意味着,如果无法获得足够关注度,突围无望,即使多努力,一切只是徒劳。

在网红的江湖中,有少数的成功者,但更多的是像万晔这类付出过,却始终无法找到出路的迷茫者。

镜头造梦。00后们向往着手机上那个充满着金钱和欲望的梦,但只有走上这条路才会发现,成名路上的付出、割舍、迷茫和彷徨。

看不懂00后的消费观?

逛着二手平台,买着奢侈品

IT时报见习记者 徐晓倩

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里有句著名的台词:“心理上的青春期和生理上的青春期不同”。首批00后20岁了,他们已经开始走向社会。然而,从生理上来说,他们是抗拒的。

他们成长的2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20年,也是中国城市家庭生育子女的低谷。1990年中国城市家庭生育子女数为1.55个,到了2000年,该数字仅为0.94个。这意味着相较于90后,00后的原生家庭收入更高,同时他们还能独享父母的爱。

00后惊人的消费能力早已让世界看见, 奢侈品牌开始关注00后的需求。去年,京东iPhone 11预售数据显示,成交用户里超过九成都是中青年,其中,16-19岁用户占比高达59.17%。

00后一边享受着时代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快感,一边盘算着如何攒下一笔钱,继续支撑自己的兴趣。相关数据显示,在成长阶段,00后的存款约为90后的3倍。

“破产三姐妹”

“这几个月迷上盲盒了,已经买了有十多只了。”提起感兴趣的事物,罗怡(化名)的声音里明显有了波动。小玩偶和偶像肖战、王一博的照片,一同被放在了她卧室里最显眼的地方。

2013年,13岁的罗怡在朋友的疯狂安利下种草了JK制服。母亲第一眼看到她穿日系校园风的JK制服,竟用了“妖魔鬼怪”这个词来形容。而罗怡非常享受穿上制服的那一刻,整个人就像踩在棉花糖上。

穿上JK制服的罗怡

幸好,同龄人的抱团取暖让她并不孤独,在互联网圈子里,类似爱好并不小众。

“第一次穿汉服走上街头我是犹豫的,二三线城市能接受汉服的人太少了,总有人会认为你是另类。”刚上大一的子美(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子美将一半的生活费都砸向了汉服,“我对服饰比较挑剔,有时候会买布料自制汉服。”现在,汉服已经成了子美的日常服饰,她开始不在乎外界的眼光。

腾讯在2019年发布的《00后研究报告》显示,43%的00后表示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很多时间和金钱。

JK制服和洛丽塔洋装、汉服一起,被称为“破产三姐妹”。闲鱼上挂出的日制校供制服,一条短裙的价格大多集中在400~1000元人民币不等,有些稀有的套装甚至能达到几千元。日牌BABY2015年曾经出了一款名为“中村十字”的裙子,二手转卖后曾被拍出11万元的“天价”。

洛丽塔洋装

在罗怡看来,比起真正的头部玩家,她算是比较克制的,但依然难逃烧钱的宿命。她的衣柜里有十多套JK制服,其中最贵的超过1000元,其余均价在500元以上。

“即使没有钱,我也不会去买盗版。”几位00后的回复在这点上达成了共识。

JK制服圈也是把正版捧到了制高点,“不买正版=爱得不够深沉=不配穿”。但凡和穿了盗版裙的女孩在街头擦肩而过,罗怡能一眼看出。“刚进这个圈难免会踩雷买了盗版,我最看不惯的是明明知道是盗版却要买的人,这是对圈子文化的不尊重。”

买得起名包 攒得起小金库

安娜(化名)还记得她入手的第一只名牌包包,是Chanel的经典款,到手价4万元。刷卡的那一瞬间,安娜只是隐隐肉疼。

记者在和多位00后交流后发现,他们在奢侈品的消费上毫不手软,但往往在细微的几块钱上斤斤计较。“校门口的烧饼贵了1块钱,突然不想买了。”阿狸(化名)向记者抱怨。

2019年,安娜到中国香港开启大学生活,高昂的生活费让她难以支撑自己买买买的欲望。于是,安娜迎来了人生的首次创业——代购。

与专职代购不同,安娜不喜欢在朋友圈刷屏,“朋友圈是社交工具,我不想污染它。”安娜建了一个微信群,凭借社交媒体的六度分隔理论,聊天群汇聚了一个小世界。每隔半个月,安娜才会去深圳统一发货。

安娜的下一个目标是攒上一笔钱后购入一只“蓝血”包包,在她看来,买包是具有投资性质的。

大部分00后家长身上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舍得为孩子花钱。以18岁以下的00后为例,他们平均每月可支配零用钱370元,其中有七成家长并不关心零用钱的去向。

虽然父母们不理解,但始终都支持着罗怡的喜好。父亲为女儿买到了一票难求的东方卫视跨年演唱会门票。

“新鲜的小赞(粉丝对肖战的昵称),请你查收。”罗怡的母亲花了好长时间才在一众顶流中认出了她的爱豆(偶像),为了与女儿有共同语言,母亲开始关注娱乐新闻。

克制自己的小金库,是多个00后共同的想法。“算了一下,我在闲鱼上有500多元的收入。”罗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售卖爱豆周边。

近日,闲鱼出了一份《00后20岁生活图鉴》,报告指出,00后的买卖多与爱好有关,他们一年会在闲鱼卖出三双闲置潮鞋,同时又会买入2双。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00后最懂社交语境,不少00后在韩星粉丝圈习得了一套高超的媒介操作技巧,打榜、控评、宣传……于是,她们把经验带到了卖货上。

“我挂在闲鱼上的手幅,一天就能卖掉。”罗怡的语气中有点骄傲。

“我也在经营着小红书,希望自己能成为卖货圈子的小网红。”安娜的社交账号也不定期更新着口红测试、开箱测评、探店等,虽然点赞人数不多,但她决定坚持下去。

00后的社交生活有何不同?

“有血有肉”的QQ,“公事公办”的微信

IT时报记者 李蕴坤

90后和00后开始有了明显的界限。首先泾渭分明的一条就是两者的社交圈。90后深陷微信,通讯录好友动辄千百人,加班加点的时候少不了被工作群、项目群刷屏。与之相对的,则是00后对微信的“冷漠”。

微信作为00后与家人长辈的连接工具,再加上支付功能,对00后来说相当于“经济基础”的地位。可他们的“上层建筑”不在这儿,有关于学习目标、兴趣爱好、校园八卦等新鲜事的话题,00后统统交给QQ。

90后的青春符号

是被 00后遗忘的账号

2005年,紧随着Facebook崛起的脚步,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立一年,国内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了校内账户,一边发布照片和新鲜事,一边寻找多年不联系的中小学同学。

三年时间,校内网快速累积注册用户1500万,成为承载80后、90后成长记忆的一枚青春符号。

然而,对00后来说却不过尔尔。

马修(化名)是今年刚满20岁的初代00后。尽管人人网诞生之时他还只是个学龄前儿童,但在人人网如日中天之时,00后也曾经为之侧目。随后马修升入初中,正值青春期的他听说人人网是时下大学生的标配,于是他注册了人人账号。

“一个无趣的网站。”马修如此评价自己7年前的试水。彼时,即使拥有情侣空间、情侣树等特色功能,人人网也没能唤醒马修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他记得自己只在注册时登录过一次,如今7年过去,他却连当初的账号都记不起来了。

在马修心里同样“过气”的还有新浪微博,2010年脱颖而出的社交网站。18岁那年,他跟风注册了微博,最终也和人人一样成了闲置的账号。微博上,他没有关注过任何人,仅仅是冲着明星效应想去看看知名大V都发了些什么。“也是登录过一次,想找点好玩的东西,可看下来挺无聊的。”马修毫不客气地说。

作为初代00后,马修身上并不缺少好奇心。在经历成人礼之前,他居住在南方某二线城市的下辖县,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虽然已在市面上兴起,却还未在他们这一辈学生之间普及。手里的诺基亚功能机多少削减了他对社交网站的好感度。从此,横跨在90后与00后之间的距离,怎一个“代沟”了得?

QQ不“过气”,一半靠“00”

腾讯QQ在2019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半QQ会员是00后。为什么当80后、90后纷纷将QQ视为历史时,它依然是00后心中的“常春藤”?

00后可以独享父母的爱,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彻底孤独的一代,因此00后更珍惜和朋友互动的机会。

他们的圈子文化或许不那么八面玲珑,但足够有的放矢,能帮助拥有相同爱好的人找到认同感。譬如00后喜欢使用的网络“黑话”:nss(暖说说)、xswl(笑死我了)、求扩列(请求扩充好友列表)、nbcs(nobody cares)等。

“我不当码农,我要当人工智能工程师。”认定目标就努力下去,因此他的假期一点也不清闲,参加各类大学生学术竞赛,从早到晚都被学英语、做题、参加网上的算法比赛等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也时常在QQ群里同参赛队友们讨论任务进度、分享参考文献以及GitHub上下载的词库。这些压缩文件在QQ里可以直接查看,不像微信需要选择其他应用才能打开。

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足以令00后满足,他们乐于通过互联网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马修和队友们喜欢在QQ群里分享各种俱乐部的链接来进行练习赛。“在QQ上处理文件感觉更方便,大家还会在群里发成语接龙红包、画图红包之类的,功能更丰富。”

同为腾讯旗下的聊天工具微信社交关系中的引线是人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共同爱好”,多少缺了点真性情。所以,社交目的更加单纯、兼具年轻态与娱乐性的QQ自然就成了00后的首选。

除此之外,马修的长辈、老师们“抛弃”QQ已久,正好为这群00后年轻人保留了一块不受干扰的“净土”。在QQ空间上发说说不需要丝毫顾虑,不存在“屏蔽”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小动作,可以让他们享有更多社交自由。

老年人才用微信?

不,只是降格成了情报网

张小龙说,近100万人的微信好友已经突破了5000人。可当中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好友呢?如今的微信,说是“微信一下,马上to B”也不为过。

马修的微信就是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产物。“好友?几十个吧。”微信用来沟通最多的对象就是马修的家人,但家人并不会隔着屏幕跟他闲话家常。“我和他们说的话通常也只是‘哦、嗯、好’而已,聊的话题基本就是‘没钱了’或者‘什么时候回来’。”

或许是微信社交写作“朋友圈”、读作“工作圈”的特点,“抹杀”了马修宣泄情感的可能。他的朋友圈被设置为“仅三日可见”,除了一句禅意十足的个性签名,看不到任何有个人色彩的东西。

“就算我发朋友圈,也会提前把家人屏蔽的,估计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这就是他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小伙伴分享生活照时的反应。在他可见的范围里,给那些同学点赞、评论的数量也十分寥寥,哪怕是十几个小时以前的状态也只收到2个赞。

相形之下,QQ上的马修活得要有“血肉”得多。旅行、潜水、攀岩、健身、射箭、跳伞,众多个性标签交织之下迅速勾勒出一个健康鲜活的青年形象。QQ空间里,马修的个人照片和他的偶像“金刚狼”均占有一席之地。“QQ好友大概有200多人,我刷QQ空间的频率会比朋友圈高很多。”

他可以第一时间知道XX考试考得如何、XX这学期选了哪门课以及XX居然脱单了;刷到莫名其妙的“说说”时,他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心照不宣地表示鄙视:“‘啊,我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个阴谋,其实是个笑话’,这发的什么玩意?”

在一条“XX大学表白墙”的账号下甚至可以看到300多个点赞的壮观场面。“图4简直是我心里的典型女友。”其中一条评论如是说,和微信朋友圈里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评论区南辕北辙。

不同于每日一刷的QQ,马修平均2天才会刷新一次微信。之所以割舍不了微信,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微信支付与公众号两大功能。

因为将来有留学的打算,所以马修和许多留学中介互加了好友。他粗略估算,自己的朋友圈刷出来80%都是广告。另外,他还关注了上百个公众号,留学中心、外研社英语学习、算法与数学之美、网络安全大赛、冲浪自由潜等,从专业到兴趣无所不包。

微信于他,不是只有老年人才用的过气产品,只是背离了实时聊天工具的初衷,降格成了一张情报网而已。

00后的职业起点在哪?

创业者,进击

IT时报见习记者 李玉洋

日前,一份《上海市00后的画像报告》引发关注,大富翁、美食家、普通人、企业家、电竞明星、旅游家、漫画家等成为上海00后的梦想排序。令人惊讶的是,普通人竟然排进了前三。

排在普通人之后就是企业家,相比给别人打工,00后似乎更想创业。最早的一批00后已经开始冲进创业圈,“在我拿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和奖金的时候”,90后“打着王者荣耀、拿着基本工资,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80、70后这些“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没办法了解互联网”。

人人都想当CEO

“我不认为创业和年龄有关,欧美15岁创业很正常。” 00后创业者李昕泽对《IT时报》记者说。

李昕泽

他是崇才科技CEO,15岁时用母亲的名义注册了公司,被称为“中国首位00后CEO”。企查查显示,崇才科技主营开发手机App、智能手表、手机等业务。

“大部分人被年龄限制了想法,18岁就该独立,26岁就该结婚。我认为15岁创业很正常,重要的是知识以及对人生、未来规划的认识。”李昕泽说。

两年多前,因“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没办法了解互联网”的言论,李昕泽一时间刷屏全网;两年过后,他依然坚持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三四十岁的企业家大部分出生在第一代互联网时代,那个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触到互联网,不能说有一个雷军、周鸿祎就等于所有人都懂了。”

像李昕泽这样的00后创业者并不少见。2016年,12岁的陈禹恒和10岁的弟弟陈禹容,打造了一款专属00后的社交App“H3Y!”,陈禹恒还上榜了《2019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榜单.

同年,14岁的喻言成立了诺亚科技,2018年她在一档电视节目上狂怼成年人“打着《王者荣耀》、拿着基本工资,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而走红;开发一款儿童和青少年互动学习App的中国香港14岁少年叶礽僖说:“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有梦想,不早不晚,当下就是实现的最好时机。”

喻言

手机、社交、直播、游戏、动漫,00后的创业方向朝着移动互联网、二次元的方向去,已经踏入社会的00后不再愿意往工厂、底层服务业或实业去,世界未来一定属于00后,但00后的选择是否也会令社会焦虑?

创业明星难逃“雷声大雨点小”

无论搁在哪个时代,创业都不是易事。

李昕泽还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大二学生,攻读经济和语言专业。两年半近50万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由父母提供,创业挣到的钱都用于公司开销。

李昕泽

“目前公司收入来源主要有广告、赞助、会员充值,除去房租、水电、人工、差旅等费用,每月有四到五位数的进账。”李昕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这种境况。

同样举步维艰的还有陈氏兄弟和喻言的创业项目,最终都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H3Y!”虽然可以通过二维码下载App,但无法登录或注册,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进入诺亚大陆官方微信服务号菜单里的共享商城,商城上的热门商品评论几乎全部为零,服务号最新一次更新内容是在2018年6月,总共只推送了8篇文章,官方客服微信也无人回复。

庆幸的是,陈氏兄弟、喻言的家庭条件都还不错,可以托起他们的创业梦。前者的母亲原为盛大游戏CEO,被业内称为“游戏女王”,父亲曾先后在微软、快钱、诺亚舟等公司高层任职,后创立上海和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后者父亲是一名互联网电商工程师,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但不是所有00后都有后退的可能。在点赞00后创业者无畏的同时,或许应该像周鸿祎所说的那样不应只是围观看热闹,而要点醒00后,“推波助澜让孩子真以为自己很牛,对孩子毫无帮助,也害了孩子”。

学得会赚钱 也要学得会抗压

身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00后是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这个空间的?

李昕泽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不用露脸的名利场,网上大部分人有梦想,就跟20年前北京天桥下面弹吉他的年轻人一样,但说不清楚梦想是什么,横冲直撞在互联网空间,一窝蜂地聚集,一窝蜂地散去,“没有了这些人,互联网什么都不是;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这些年变化的是人。”

比起90后,00后在移动互联网和内容大爆发的科技背景下,上网时间更多,内容更丰富,互联网虚拟消费比例更高,也更乐于表达自我。

少女木汁是典型的00后代表,她曾在《奇葩大会》上称经营公众号自己月入十万。虽然学习不怎么努力,但却在努力赚钱,当coser、做微商、画插画、做游戏代练,甚至在40度的天气背着化妆箱绕着公园走了两圈只为了100块钱。

她直言“创立公号的目的就是想赚钱”,当得知某个很一般的公众号作者一篇广告费竟然能有几千甚至上万时,她决定开号。

“互联网是一个门槛最低,也是最虚无缥缈的行业,但我一直希望做实体经济。”就如李昕泽所言,移动互联网降低了创业门槛。

年后,李昕泽公司将在河南部署一期占地600亩的外贸项目。“计划对接河南郸城和哈萨克斯坦的外贸公司,让河南农产品点对点出口,带动扶贫。说得直接点,就是种地、搞外贸。” 往来谈合作的人很多,但有诚意的很少。

至于这个项目能否落地,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很多我认识的00后还是可以吃苦的,但少部分人旅个游走两公里就喊累。”复盘这几年的创业经历,李昕泽觉得00后还是好高骛远,缺乏抗压能力。“谁还没个梦想,但是最后都会成为其他人梦想的打工仔”。

社会的压力在变大,90、80后已经习惯了承受压力,但00后还在适应的路上。

作者/孙鹏飞 徐晓倩 李蕴坤 李玉洋

编辑/挨踢妹

图片/IT时报 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