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三百年(300)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92)
第一个提出'吕后’问题的,是刘仁轨。中宗刚刚被废时,武则天写信给留守长安的刘仁轨,让他安心镇守关中。
'仁轨复上疏辞以衰老,请罢居守之任,因陈吕后祸败之事,以申规谏。’
刘仁轨先是说自己衰老不堪重任,接着便拿吕后作比,提出劝谏。他的报告原文没留下来,起码《全唐文》未收录,但武则天有个答复,引用了他的一些话,说得还挺重:'吕后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吕后专权,不但后世名声不好,自己吕氏家族也遭屠灭(吕禄、吕产是吕后两个侄子)。意思太后专权一时爽,最终是个亏本的买卖。
这话对武则天有没有用?有用,又没用。
说没用,因为之后武则天该专权照样专权,能爽先爽,死后的事哪管得了那么多。
说有用,刘仁轨的话提醒了她:太后抓权是不牢靠的,外戚很容易被皇族反攻倒算。看来,要有点新思维才行。
武则天一向高调,这时却把姿态放得很低,回信那叫一个谦虚:什么'远劳劝诫,引喻良深,愧慰交集’,还有'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不罔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不仅谦虚,简直谦卑。
武则天是个谦卑的人吗?
领导一反常态对你客气,你是不就该小心了?
不过,这次武则天不光嘴巴客气,还实实在在给刘仁轨晋升爵位,而且,让他安安稳稳在宰相位置上呆着,直到去世。
这情况怎么解释?
有人说,刘仁轨虽然劝谏,但他的出发点是为武则天好,立场还是拥护武则天的,所以受到优待。
这个说法不准确。
明明一个反对做吕后,一个偏要做吕后,怎么能说是拥护呢?
刘仁轨没遭殃,真正原因有三条:
第一因为他处的位置。他是西京留守在长安,当时武则天和朝廷班子在东都洛阳。废中宗后,武则天的主要精力放在稳定中央上,长安那边暂时顾不了。这种情况下,她不会贸然去动刘仁轨。
第二,刘仁轨转弯快。前面讲了,刘仁轨现在是一个'解事仆射’、圆滑的官僚。他劝谏完没多久,发现武则天铁了心要做吕后,立刻改变立场。不但改变立场,而且向武则天递出投名状。什么投名状?等下讲裴炎时再说。
第三,死得比较及时。刘仁轨上书在光宅元年(684年)年初,到垂拱元年(685年)正月就去世了。这中间还出了件大事:李勣之孙李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武则天忙着平叛,哪有功夫管他。而且借着平叛,她正要大开杀戒。高明的领导,做事情讲究一张一驰,下狠手的同时,总要办点善事,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局面。于是,刘仁轨死后,'则天废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乾 陵
至此,年逾八十的刘仁轨,不但实现了'富贵此翁’的人生目标,还大大享受了身后的哀荣。
作为力挽狂澜、平定百济的功臣,他完全有资格享受这个待遇;但作为李治死后,第一个公开反对武则天专权的大臣,不能不说这又是一种幸运。
武则天一贯的作风,第一挡我者死,第二有仇必报,忽然间如此大度,明显不科学。而且你看她给刘仁轨的答复,专挑说得最重的话复述,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感触最深,也可以理解为对刘仁轨的不悦和威胁——这话说得好哇,我记下了!
大领导说话讲究艺术,留有余味,让人去猜。李世民讲:'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人人都想猜中领导的心思,以求得自己的好处。那领导怎么办?只好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让底下人揣摩。揣摩的结果对自己有利,就再往前走走;不利,就退回来想别的招呗。
武则天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她不但做了吕后,连皇帝也当上了。那么,她那些'愧慰交集’啊、'罔然’啊、'思之’啊等等,是不是全属瞎话?假设刘仁轨多活些日子,他那个上疏算是进忠言呢,还是'违逆圣意’?
历史没有假设,刘仁轨已经盖棺定论,而另一位宰相裴炎,可就再没有他这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