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这2个思维模型,就能解决生活中80%的问题

2936字 | 5分钟阅读

来源 | 湛庐文化

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有多强大,他的格局就有多大;一个企业的思维认知有多无限,它就可以走多远。

思维模型的好处,查理·芒格说得很明白:“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有哪些底层的思维模型是影响了我们的人生却一直被忽略的呢?

在研究了苹果、微软等公司以及马丁·路德·金等成功人士后,领导力专家、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凝练了两个思维模型:黄金圈思维和无限的游戏,他认为,正是这两个模型决定了为什么一些人能够在别人不能的地方激发出灵感和潜力。

01

黄金圈思维

西蒙·斯涅克发现最伟大的企业和个人,都有一种了不起的思维方式——黄金圈思维。

卓越的思考方式是由内到外:

WHY——>HOW——>WHAT

而大众的思维模式是由外及里:

WHAT——>HOW——>WHY

黄金圈思维

一般的大众思维,都是剥洋葱式从外而内,也就是从做什么开始,然后怎么做,最后才问为什么,从外向内思考。

但这个黄金圈思维的核心,就是在思考或沟通的时候,要采用由内圈向外圈的方式:

一、通过首先问WHY“为什么”,透视事物的本质及原因;

二、通过HOW“如何做”,构建事情解决的逻辑体系,找到实现的渠道通路;

三、最后WHAT“做什么”,构建纷繁复杂的业务枝蔓体系。

我们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所销售的产品、所提供的服务或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些人也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认为可以让自己有别于他人或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那些事。

但很少有人可以清清楚楚地说出自己是为什么而做的。

“为什么”是你的核心动力,比如说你的目标是赚钱。但你想要那笔钱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自由、旅行、让孩子过上自己不曾拥有过的生活,还是为了堆砌成就,显得自己高人一等?

但是请注意,“为什么”和“为金钱”没有任何关系。钱只是一个结果,永远只能是一个结果。而真正的“为什么”指的是:你的目的?你的信念?你的组织为什么存在?为什么别人在乎你?

用好了这套黄金圈思维,一个人在做决策和思考时就会首先了解清楚一件事情的缘由与目的,再想行动路线与具体落地执行。对于企业当然一样。这就是黄金圈思维的厉害之处,先从问题本身入手,会让你的思维逻辑简单,直接,犀利。

学习、商业、沟通.....你会发现黄金圈思维几乎能够应用到生活的每个场景中,它就是一个底层逻辑。

02

无限的游戏

如果说前边讲的“黄金圈思维“是关于我们是谁的声明,是价值观与信念的总和。

那么,“无限的游戏”思维则关乎未来,决定我们前进的方向,描绘了我们想要生活其中并愿意投身建设的那个世界。

西蒙·斯涅克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为什么”,而且,只要愿意挖掘,每个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的“为什么”,但并非每个人都必须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无限的游戏”。

“无限的游戏”是什么?

世界上两种类型的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的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的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西蒙·斯涅克在《无限的游戏》中详细论述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给人生和商业带来的巨大差别。

《无限的游戏》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无限游戏,最大的游戏就是“人生”。

有的人把人生视为一个接一个的“有限的游戏”,从每场考试到每个项目,始终在为外在的“头衔”而努力;而有的人则把人生看成一场“无限的游戏”,他们努力却更开放,接受各种可能性,并把可能性看成开启新“边界”的契机,更愿意过“传奇性的人生”。

后者的人生无疑更有意义和成就感!

其实,大到国家、教育,小到婚姻、友谊,都是无限的游戏。怎么玩儿这些游戏?斯涅克发现其实那些成功人士用的都是“无限的游戏”思维。

在前几天的十年演讲中,雷军说:很多人都很焦虑,其实我也很焦虑。但焦虑没有用!我们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心态,才能积极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成功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危机是你想不到的机会!

我们永远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那么,在危机当下,我们个人要怎么向“无限的游戏”玩家取经呢?

01

选择那些高尚的无限事业

什么是高尚的事业?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其实就是答案:“人生的幸福美满和企业经营的持续成功,一切都来源于我所倡导和实践的哲学思想,只要认真践行利他哲学思想,任何人都能实现幸福美好的人生。”

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个片段,地球面临末日之时,领航员空间站中存在一个“种子库”能确保在日后人类在登录新的移民星球时可以重建完整的人类文明。其实,在现实世界中真的有这样的种子库。

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科学家尼科莱·瓦维洛夫组建了一只科学家团队并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种子银行。

但在1941年,列宁格勒战役爆发后,希特勒专门组织了一支特别行动队去抢掠种子银行,那场战争里使得几十万人饿死或冻死。

1944年春天列宁格勒解封时,死亡名单上有9个名字正是肩负守护种子银行任务的科学家,他们饿死时,粮食种子就在身旁,所有人始终一粒都不肯吃。

1943年,一生都在试图解决饥荒问题的植物学家瓦维洛夫也因营养不良在狱中去世。

曾有人引用瓦维洛夫的话来谈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和展现的勇气:“我们将会走进柴堆,我们将会烈火焚身,但我们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

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能追随瓦维洛夫,能团结一致在围困中继续推进工作,是因为他们整个团队都明确知道,自己在参与一项远比他们个人更伟大的事业,这是高尚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使命”,这个使命超越了任何个人,超越了任何人在被围困期间所面临的痛苦和挣扎。

这个科学家团队,从领导者到团队成员的目光都非常长远,他们参与这场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全人类尽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对于商业而言,任何想要在无限游戏中成为领导者的人,都必须拥有一项愿意为之努力的、非常明确的高尚的事业。这和俗话说的“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是一个意思。

当然,我们不用像这些科学家一样献身,但我们可以选择更有意义的事业,不以“利害得失”而以“是非善恶”为工作目标,不以“是否利己”而以“是否真正利他”作为判断一切的准绳。

02

遇到问题,

用无限游戏思维进行决策

很多人在做决策时总是容易陷入有限游戏。

比如跳槽,我们常常关心的是薪资和职位,很少有人会问这份工作5年、10年后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赚钱固然重要,但赚钱也分眼前的钱和未来的钱。而用“无限的游戏”思维来看待工作,你就会更在意长远的成长性,职场路当然也会越走越宽。

很多企业CEO进行决策时,也常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比如:应该把企业价值观暂时置于次要地位,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来启动业务?还是坚守企业初心,拒绝一些眼前的机会呢?

美团CEO王兴的回答是:

无论何时,企业都不能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它所采取的每一个短期步骤,都要有长周期思维,都要以实现长期发展为目标。因为短期内的妥协一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和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的经营观也不谋而合:

所有只能产生短期利润的项目都不重要,无论现在赚多少钱;能够产生长期现金流的项目才是重要的,无论现在亏多少钱!

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思维层次的差异,要解决问题,需要思维上升级。

只有掌握了逻辑层次的分析工具,实现认知升级,才能促使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内在的渴望与动力,并以此创建更好的行动方案,最终实现叠加式的进步。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