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的开关|胫骨前肌
肌的开关
骨骼肌易损伤部位常发生于肌腹与肌腱连接处,也叫腱肌结合部位,此处较其他部位更僵硬;其次易损伤部位为肌腱与骨膜连接处,称为肌腱骨膜接头(肌的起止点),此处缺乏血液供应并且僵硬度较高。
骨骼肌损伤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薄弱部位造成的;另一方面与反射性损伤有关,如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骨膜、支持带中的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的信号异常(信号错误、减少或增加),可造成传出信号(肌的收缩)的错误,而出现肌的收缩顺序、张力发生变化,继发肌的损伤。这其中的损伤机制和运动感知觉系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一侧的骶骼关节损伤造成感受器传入信号错误,可出现同侧骼腰肌、腰方肌、梨状肌紧张,同侧臀大肌和对侧臀中肌薄弱。
因此,骨骼肌损伤的原因可能是关节周围的感受器功能障碍。研究表明,筋膜中的感受器是骨骼肌中的6倍之多,广义的筋膜包括关节囊、韧带、骨膜及肌外膜等,因此人体感受器较多的位置均在关节周围。
综上所述,一块肌出现薄弱或紧张,可能是由肌的起止点和(或)腱肌结合部位损伤造成(运动感知觉的传出点),也可能是由于骨骼肌周围关节中的感受器传入信号异常(运动感知觉的传入点)。所以,可以认为肌的起止点、腱肌结合部位、关节周围筋膜是“肌的开关”。
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外侧面
止点:内侧楔骨跖面、第1跖骨底
神经支配:腓深神经
功能 |
|
协同肌 |
拮抗肌 |
踝关节伸展(使足部背屈) |
|
趾长伸肌、踇长伸肌 |
腓肠肌、比目鱼肌、踇长屈肌、腓骨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 |
足部旋后(跖屈、内翻加内收) |
|
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 |
腓骨肌、第三腓骨肌、趾长伸肌 |
胫骨前肌综合征
胫骨前肌筋膜腔由外侧腓骨和前骨间膜,内侧胫骨,前方位深筋膜,后方胫腓骨间膜,上方胫腓关节,下方伸肌支持带。这样使该筋膜腔组成一个由坚韧结构包围的圆柱状间隙。
由于胫前肌筋膜腔是一个被骨和筋膜所包围的近乎密闭的腔隙,当此筋膜腔内容物突然增加时,其周围组织不能相应扩大(如同颅骨腔及其内容物),压力迅速增高,导致胫前肌群血液循环特别是肌肉内微循环障碍,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肌肉缺血性坏死。
导致筋膜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有:急性过度劳损如远距离急行、跑步等运动后,由于肌肉过度疲劳,细胞外液积聚,使肌肉的体积增加;局部肌肉的直接外伤,使肌肉出血、渗出、水肿,肌肉肿胀、体积增加;另外胫前动脉栓塞,也会造成胫前肌群坏死。
诊断
本病见于青壮年男性,多因平素运动少,突然进行了剧烈的以下肢为主的运动所致。临床多见胫骨前肌疼痛,肿胀、潮红、行走困难。重者出现胫骨前肌麻痹。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增高。
触诊
体位:受检者仰卧位
方法:检察者触及胫骨干外侧缘,向外滑动至胫骨前肌纤维;受检者抵抗足背屈,以感受该肌张力。
局部肿胀、压痛,重者足下垂、足背挛缩,第1、2趾间背面三角区感觉减退,有时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治疗点肌的开关
传入点
踝关节前方周围筋膜
传出点
胫骨前肌的起止点、骨骼肌腱肌结合部位。
同步书籍》》
《《同步课程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