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祖:孙伯渊与吴湖帆书画鉴藏的几件轶事

著名作家郑重先生在《海上收藏世家》一书中,对我国著名收藏家孙伯渊有这样一段介绍:“走在嵩山路上,路旁的梧桐幽森,两侧的房屋仍是旧时容貌,只是弄堂小店的各色广告掩没了旧屋的沧桑,更不要说昔日的文化氛围了。现在看来这条很不起眼的马路,当年却是令人流连忘返的书画之乡。海上两大画家吴湖帆、冯超然卷帘相望,碑帖专家、收藏家孙伯渊和他们对巷而居,经常在这里走动的还有陆廉夫、赵叔孺,他们也在附近赁屋而居。一路之隔的孙伯渊的石湖草堂,虽说是一改昔日之旧观,却还能感受到墨石的余辉……”他在《张葱玉日记·诗稿》一书的前言中介绍:“在这个收藏群落中有庞莱臣、费子诒、狄平子、吴湖帆、谭敬、蒋穀孙、曹大铁、孙伯渊、丁惠康、孙邦瑞、潘博山、黄宝熙、魏廷荣、许姬传、许思源、王伯元、徐伯韬、盛耀祖、盛恩颐、王季铨、项季翰、徐俊卿、徐邦达。在上海滩,他们是呼风唤雨的收藏家群落。”

先祖父孙伯渊与吴湖帆先生是吴中挚友,相约来沪后,先祖父的石湖草堂和吴湖帆的梅影书屋是只隔一条嵩山路的对门,近在咫尺,因此两人更是朝夕相处,过从甚密,共享鉴藏的喜悦。余年少时亦常出入吴府聆听先生之教诲,至今历历在目,而吾名亦为先生所赐,至今已是四代世交,倍感两家人之情更上一层也。

近年出版的《吴湖帆文稿》一书中,吴先生记有不少二位老先生的书画鉴赏轶事。今将先祖父伯渊和吴湖帆先生的几件鉴藏绘画轶事整理如下:

一、吴湖帆先生凡二十四年集成《明四大家集锦卷》。先祖父助其如愿。

吴先生此生除了收到举世闻名的黄公望《剩山图》之外,又一杰作是他用了二十四年的时间将明四大家相仿尺幅者集成了《明四大家集锦卷》。日前见到由颜梅华口述、陈祖恩撰稿《我的老师吴湖帆》一文(刊《世纪》2016年第4期)亦提到此卷,但多有谬误。按照《吴湖帆文稿》之“吴氏书画记”记载,还其史事之实。

(一)甲戌(1934年)春吴先生四十一岁,第一幅收到《沈石田渔隐图》,先生将其装裱于卷首第一幅,后面配置文彭《五湖渔隐》诗一首。吴先生在此图的题识曰:“成化三年丁亥所作,是年四十一岁,越三载庚寅,而文、唐始诞生,明代画坛牛耳舍公其谁,余获于甲戌之春,适四十一岁,湖帆志喜。”

(二)戊寅(1938年)吴先生四十五岁,第二幅收到《仇实父访梅图》,吴先生将其装裱于是卷第四幅,后配置“四明丰存叔书”《孤山催梅诗》。吴先生在此图首题识曰:“仇氏纸本画殊尠见,此图用笔之精,与《江南春卷》可争胜。图中景物似是孤山故事,人物神情精到,非他人可及,亦仇画中隽品也,湖帆珍藏。”在《孤山催梅诗》后再题曰:“右为四明丰存叔书《孤山催梅诗》,余于明人诗册分出,续仇画之后,甚相称,于是四大家画卷后明贤题字亦足成矣。留为后世艺坛佳话,戊戌(1958年)长夏重装题记。”

(三)戊寅(1938年)第三幅收到《唐六如文会图》,先生将其装裱于是卷第二幅,后配置王文恪(王鏊)《六十寿筵词》。吴先生在此图首题识曰:“作于正德己巳,为王文恪六十寿者。六如为文恪及门得意士,时年四十岁,笔致秀美,正才华焕采时也。湖帆所得唐画甲观。”在王文恪自寿诗后再题曰:“震泽王文恪公字守溪,号济之,正德己巳年正六十,以大学士告归,是岁八月诞辰欢醉,作自寿词四首,用宋笺自书,大小与六如画相等。王书唐画余得时中距二十年,可谓巧合。”

(四)丁酉(1957年)吴先生六十四岁,第四幅收到《文衡山有竹图》,先生将其装裱于是卷第三幅,后配置《祝枝山避暑于竹窗精舍诗》。吴先生在此图首题识曰:“此图未署年月,玩其用笔款书,盖五六十岁时所作。临川李氏旧藏,四卷中余得之最晚,四美方具,深自庆幸翰墨缘分不浅。湖帆识。”在祝枝山避暑诗后再题曰:“祝希哲避暑于竹窗精舍诗,乙酉为枝翁六十六岁,原装文画之后。”

此卷最后有吴先生长跋曰:“明季以来,未闻有将四大家画相仿尺幅集成一卷者,余自甲戌(1934年)獲沈石田《渔隐图》,迄丁酉(1957年)获文衡山《有竹图》,先后凡廿四年,其间先收仇十洲《访梅》一帧,后遇唐六如《文会图》又有二十年之经过。最后文画以石田《峦容川色图》及陈白阳《洛阳春色图》二卷易得,亦余沉浸于画中五十年之狂举乎,戊戌(1958年)七月初秋,装成记。”

上述《明四大家集锦卷》吴先生经过了二十四年漫长的收藏经历,集成了尺幅相仿的明四大家成一个整卷,而且在每一幅画后面由吴先生精心配置了相应名家的书诗,并在诗画前后撰写了题识,确实为明季以来所独创,故先生曰“沉浸于画中五十年之狂举”矣。这也再次说明了吴湖帆先生对收藏的真正执着和热爱。同样在此二十四年中,先祖父伯渊为了促成吴先生明四大家书画的合璧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

二、吴湖帆先生持赠孙伯渊《石湖草堂图》。

丁亥(1947年)闰二月,先祖父伯渊在梅景书屋见到吴先生藏有一册程孟阳画册,与石湖草堂所藏的一册程孟阳画册大小内容相同,二位老人乃将此二画册放在一起观摩,方知此二册为原来壹大册之失散之品,为璧合原件,伯渊欣然将石湖草堂所藏程孟阳画册赠送于吴湖帆先生,以使此册珠联璧合,吴先生在高兴之余提笔以仿程孟阳笔法绘了一件《石湖草堂图》还赠伯渊,以报翰墨珠联之缘。从吴先生的题识显示,二位老人的情义则是更深一层的,此图可惜在“文革”中遗失泯灭。

三、吴湖帆先生为吾父母结婚时作证婚人并持赠《并蒂芙蓉图》。

吴湖帆先生曾为我父母大人结婚时作证婚人,并持赠《并蒂芙蓉图》一幅,虽经“文革”,尚能保留珍藏至今,实为此生之幸事也。郑逸梅先生对吴先生荷花有过专门的描述:“吴先生画荷,叶叶花花,设色运墨,有全湿时为之,有半干时为之,有全干时为之。”“其神情潜注,兀是跟不上他操作之变幻,未免有窥夫子的门墙,莫由深入夫子的堂奥之感。”

先父堃镕在是卷跋曰:“吴湖帆先生与先父交垂五十年,岁月易逝已先后物故,先生曾为先君伯渊公作《石湖草堂图》横幅一帧,余结婚时以并蒂芙蓉图见赠,惟《石湖草堂图》已于'文革中失去,仅存上图,今检出装裱反复观赏,感慨不胜。”后有近代著名医师兼收藏家正衡居士陆平恕题跋,笔者自跋,吴湖帆孙吴元京先生跋,梅景书屋弟子、伯渊妹夫陆抑非长公子陆公望长跋。吴元京先生书引首“并蒂芙蓉图”,陆平恕先生题签。

吴先生家和我家已是四代世交。吴湖帆先生作为20世纪一位集鉴赏、收藏、绘画、诗词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其生平对艺术的贡献在中国的绘画史中和鉴藏研究领域中,必将留下光辉重彩的一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