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班这些人】导师班第二年:化暗为明(连载五)
有个师妹看完上一篇“化零为整”,追问我为什么要找线索?线索是个什么东西?
线索就是线头呀,线头后面要不是跟着一团乱麻,就是拉出来发现什么也没有。我们要找的是那一团乱麻,把它理清楚。
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可是咨询师要很清楚,我们要处理的是什么,或者更准确一点,我们能处理的是什么。
我们要处理的是曾经被压抑的情绪和感觉。
这些情绪和感觉是需要被具体化的,需要附着在某个具体的人或者事上面。
有的人上来就很清楚自己困扰的问题和事件,也有些时候,案主只是对自己的困扰并不是很清楚,但他会隐约有一些感觉,愤怒或者恐惧或者悲伤。这时候需要把这些飘在空中的感觉抓住,让它具象化,化身为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让案主的感官可以全方位的触碰到这些人和事,那些曾经被压抑的感觉和情绪才有机会被看见和重新被经历。
找到线索之后,顺着线索处理试试看,有的时候可以找到这个事件,有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或者有,但没到时候。
那怎么辨认这个事件里,有没有被压抑或者逃避的部分呢?
答案很简单又不简单——保持一个正常人的头脑和判断力。
正常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呢?——前后一致;因果一致;语言、身体和情感一致。
(一)前后一致:前面的叙述和后面的叙述是一致的,前面说我父母对我很好,可是后面却讲到他们会打我,这是事实的前后不一致。
(二)因果一致:原因和结果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我小时候很苦,所以现在对孩子,虽然看起来很不好,但我觉得很好很满意,为什么?因为我小时候更苦啊,他现在已经不错了。这个是符合逻辑的。
(三)语言、身体和情感一致:嘴里说愤怒的时候,身体要紧张啊,握拳头,想踢想打,这都是正常;嘴里说生气,打起来却没力气,还往后退,那就不是生气啊,应该是有别的,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不一致的部分,都是我们想逃想压抑某些事实或情感造成的,就是可以继续去探索的部分。
但是能够辨认这些不一致却不容易,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压抑的部分,如果不去处理自己的障碍,我们就会对自己撒谎,对于案主的迂回,暗地里我们也觉得没有问题,甚至理所当然,更别提去处理了。
所以,最难的是做个正常人,自然的人。虽然那是我们本来就有的能力。
(本文作者:导师班学员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