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练习35丨留心厌恶感
为什么我们听过无数道理,却仍然无法过好这一生?
因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头到脚的距离。
如果我们只是头脑知道,脚步却迟迟不迈开,那么,不管是多么正确的道理,对我们而言,也只是一个摆设。
不管是灵性修持,还是心理成长,或是身体训练,
都需要日复一日地操练。
因为,
一个观念要变成行动,
一个行动要变成习惯,
都需要我们带着意识不断重复,
最后才会变成我们的细胞记忆,
真正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
因此,我们从浩瀚的资料中精选了每周一次的觉察练习。
一个练习操练一周(我们已经组建操练群,入群请见文后方式)。
如果你跟随着我们,
一起做完这一年50次的觉察练习,
你会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更丰富的自己。
本周练习
留心你感受到的厌恶,以及对某人某事的消极情绪。
这些厌恶的感觉有的比较常见,比如气急败坏;有的非常严重,比如暴跳如雷和深仇大恨。试着观察,在厌恶感产生前,有什么事情?
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这一系列感官以及思维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一天中最早什么时候感受到这种厌恶感?
提醒你自己
把写有“留心厌恶感”的小纸条贴在各个可能使你产生厌恶感的地方,比如镜子上,电脑屏幕上,和车的仪表盘上。你也可以用照片代替,只要上面有一个正在皱眉头的人。
探索结果
当我们做这个练习时,我们发现厌恶感在我们的精神/感情世界里存在的范围比我们想象得更广。
厌恶感可能在我们拉开一天的序幕时,和闹钟的铃声一起出现,或者当我们腰酸背痛地起床的时候。早晨的新闻,地铁或者加油站里长长的队伍,或者与家人同事客户的碰面等等,都可能导致厌恶感。
有一次,我在车里等我先生从家里出来。我无所事事地看着窗外,然后注意到栅栏那里的蒲公英长高了很多,看上去很快就会开花。一刹那间我有种要从车里里冲出来,抓着我的修枝剪去把它们赶尽杀绝的冲动。而且同时我心里还在想着,“去死吧!”我意识到这种冲动是怒气的源头,是这个世界上一切战争的源头。而这种怨气正占据着我的内心。
我没有那么讨厌蒲公英。它们金光闪闪的花盘看上去明亮极了,很有助于冥想。近距离看蒲公英可以转化一个人消极的情绪。这不是说我从此会随便让蒲公英到处疯长,而是我会等着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去给草坪除草。我会推着我的除草机,在心里练习怎么感恩蒲公英旺盛的生命力,怎么给予一切在草丛里驻扎的小生命应有的关怀。
进一步思考
厌恶感可能占据生活的每一天,哪怕那一天我们觉得自己过得很开心。发现这个真相很有点让人郁闷。但是与此同时,意识到厌恶感的无处不在是很重要的。厌恶是佛教传统认为三种受苦根源的其中一种---贪(执念),嗔(厌恶),痴(逃避)。这三样被认为是受苦的根源是因为就如同美德会影响自己以及他人,它们给我们带来痛苦与麻烦也会殃及到自己以及身边的人。
厌恶是恼怒与好斗的根源,并且十分不易使人察觉。厌恶来自于一种错觉就是如果我们可以摆脱某人某事,我们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但是我们人类想要摆脱的东西,可能小到一只蚊子,大到一个国家。
还有一些比这种错觉更荒唐的想法就是,“如果我可以随心所以摆弄这些东西,如果这些人都听我的,那我就会很开心。“这种想法很荒唐是基于如下两点原因。第一,就算我们有随心所欲指挥世界的能力,让一切都围着我们转,这种状态最多只能持续一秒。
因为每个人对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思指挥这个世界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对其他人并没有那么理想。第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以强迫式地改造世界把它变得“完美“注定会失败。
有时候我在修道院周围散步时,会隐隐感觉都我的内心有点不是滋味。这是一种若有若无,却占据我身心的厌恶感觉。这种感觉很大原因是由于我的工作导致,因为我发现了很多问题,迫切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改变现状。这种感觉来自于对不完美的关注。当这种必要的关注使我感觉难受时,我就得想法转变心情,学着去怎么“欣赏事情本来的样子。“
正念练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在任何境地下都能怡然自得,无论发生了什么变故都能不慌不忙。这个练习促使我们学会如何捕捉每个生灵完美的一面。它也使我们能够带着爱与善意去体会我们感受到的厌恶与排斥感。
结语
佛陀有一句很著名的谏言,“怒不止怒,唯爱是正道。”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厌恶感,并使用抗生素---爱与善意,去消除它。
若想加入每周练习,请联系观心阁小助手入群
观心阁小助手微信:18106906992
本练习取自书籍《How to Train a Wild Elephant》,目前国内没有中译本。这是我们团队尽心翻译出来的,请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转载请联系后台。若涉及版权问题,也请联系后台工作人员。
编辑:情子(微:478797840)
审稿:刘芳芳(微:liufangfang1503)
(有成长需求或合作意向可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