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标准化思路
教研教学非常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所以很多机构都把教师队伍的重本率作为宣传的重点,或者把北大、清华名师作为招生的噱头。资金雄厚的大机构,自然可以重金礼聘名校毕业的老师。势单力薄的小机构,其实也不用过分担忧师资问题。
为什么无需担心呢?
第一,学历高、母校强,只代表老师的基本素养过硬,但不能跟教学能力过硬划等号。自己懂、自己会,不等于能够让别人懂,让别人会。不要讲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即便很多世界顶尖名校的大牌教授,写论文做研究,一把好手,上起课来,云里雾里,如听天书。教学能力(PCK)不只是专业强(课程知识)那么简单,还包含教学取向、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不懂学生,不懂启发,那就绝不是一个好的老师(参见:学科知识的螺旋)。
第二,虽然教研教学的可复制性差,但还是有标准化的空间。优秀的教研成果,还是能够通过技术化的手段传递给教师,让他成长的路径更加清晰。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课程系统化-学案模块化-教学程序化。
课程体系的搭建,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学案制作的基础。这部分工作难度最大,需要由机构最优秀的教研人员完成。这部分工作的核心,是要建立“内容-目标-目的一致性”:要考虑教学内容是不是跟教学目标匹配?教学目标跟中高考应试或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是不是匹配?
钟颖老师(2020)制作的表格(见下图),首先规划了每次课的主题,然后对每个主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接着就要参阅中高考真题和课程标准,提取每个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和能力要求,进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完成该表后,就可以交付其他老师制作学案。
学案产出,根据主题组织,按照知识点切分,模块化处理,包括小测、巩固、提升、引导、综合五大基础模块。
教学以学案模块为基础,根据正确率、学生差异两个分支条件判断执行相应流程。程序化的处理,一方面可以为缺少经验的教师提供帮扶,让TA有据可依,一方面又不会像背课一样,限制得过死,泯灭老师的主动性。
当课程-学案-教学三个环节的逻辑链条搭建好之后,只需要考查学案与课程的一致性,教学与学案的一致性,而不用再无头苍蝇似的,什么都要看,什么都要管。什么都管之后,又会陷在细节里而忽视了最终的目标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