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是如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候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民族英雄等,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人。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于普宁老县城病逝。林则徐的著作有《云左山房文钞》、《林则徐集》等。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生性聪颖,在四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但由于家庭困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秋应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了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招入幕府。
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地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无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九月进京召见,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销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道光十九年正月抵达广州,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锁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商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中国第一人臣林则徐率众翻译西方书籍虎门销烟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练习。
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日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
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林则徐把西方各国作为一面镜子,已经参照出中国非惟在地理方位上不在世界的中心,特别是在国力方面也并不是万国来朝的中央大国。在中国近代,坦率而明确地承认西方先进和中国落后的是从林则徐开始的,这是艰难而珍贵的第一步。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认识自己不容易,反省自己的落后更不容易,特别是在中国对于自己有一种“世界中心”感觉的传统氛围中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