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君子吃饭不求吃好吃饱,居住不求有安定的家。做事机敏,说话谨慎,就接近于正道。这样的人,就是好学的人。

赏析

孔子再次为我们具体阐释了何谓“好学”。
首先,“食无求饱”。以曹雪芹为代表,十年读书写作,举家食粥。
因要专注学习,所以,为生计打拼的时间就少,因而就有可能吃不饱。当然,要是从养生角度看,吃不饱也是一件好事。倘若,每顿酒足饭饱,反而会“饱暖思淫欲”,不太容易专注学习。
好多有钱人家的书橱,动辄几万,可是里面却空空如也,没几本书。即便有书也不看。这就是求饱之后的另一种现象。
其次, “居无求安”。以杜甫为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仍然孜孜以求地读书写作。
住得金碧辉煌,是否读书更有欲望呢?
读书讲究心境,素朴为本。倘若金碧辉煌,难免心生浮华之气,反而不利于安心读书。
好多古人读书,隐居山中茅屋,求得就是一个安静。
在孔子看来,在颠沛流离中,一样可以读书。
最后,敏于事而慎于言。如果说前两点并不专属儒家,道家亦主张素朴,那么这一点就是儒家的必杀技了。
这是入世的必杀技。足以让你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前面孔子不是说读书可能吃不饱、住不好吗?到这里,孔子说你读好了,然后用这招去入世,去求官名,简直易如反掌。
在孔子眼中,前两点在为入世做准备。并非要你一辈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而是要“敏于事而慎于言”,成为君王眼中有用的人。
这一点,就跟道家区分开来了。
道家主张“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做得差不多就行了,不是为了服务君王,而是自我养生的需要。同样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一个从入世,一个从出世养生的角度,两者大相径庭。
孔子的“有道而正”,说得就是入世,而非道家的“大道无为”。
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入世,而不是在贫困中读书至死。颜回可谓“有道而正”的楷模,他是要求颜回入世的,宣扬他的“仁义”思想,可惜早逝,使他少了一个得力干将。
虽然,讲入世比较功利,但这仍应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气质与品质。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