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下】
到达那烂陀寺
西行五万余里,历经磨难的玄奘终于穿越了中原无数小国,踏上印度国土,进入古印度的佛学研究中心——那烂陀寺,这是玄奘万里跋涉的目的地。
僧侣们陪同玄奘去拜见那烂陀寺的主持戒贤大师,他已经一百多岁了。戒贤问:“你从哪里来?”
玄奘答道:“我从遥远的东土大唐来,来向您学习《瑜伽师地论》,以便在东土弘扬佛法。”
听了玄奘的话,戒贤老泪纵横。原来,戒贤患有风湿,每次发作,痛如火烧刀割,三年前尤为严重,痛得使他不想活下去,于是他决定绝食至死。当天夜里,他梦见了菩萨。菩萨对他说:“我知道你要放弃身体,所以特来劝戒。如果你能把《瑜伽师地论》传扬到还没看到的地方,你的病自会痊愈。三年后,将有支那僧人向你求法,你一定要传法与他,让他带回东土发扬光大。你安心等他来吧。”神奇的是,从梦中醒后,戒贤的风湿病就完全好了。
戒贤的这个梦,发生在三年前,而玄奘西行出发到那烂陀寺,也正是三年整。玄奘听了戒贤的叙述,悲喜交集,因缘际会实属天意,他们的相逢也是神的安排吧!于是玄奘正式拜戒贤为师,从之学习五年,兼学印度的语言。
后来,玄奘又寻访了印度次大陆诸多国家,遍访名师,成为印度宗教的最高权威。在古印度国王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声名达到顶峰,从此在印度声名大震,无人能及。他与戒日王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玄奘在印度备受膜拜,就连他脚上的麻鞋,都被信徒供为圣物,有的国王甚至要为玄奘供养一百座寺院。但玄奘没有忘记初衷,自己西行求法,是为了东归振兴中土的佛教。公元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
高接远迎的东归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玄奘抵达甘肃敦煌,他致信唐太宗,报告自己“私往天竺”,请求回国。七个月后,太宗言辞热情地回信了:“可即速来,与朕相见。”
因太宗当时在洛阳宫,就敕令西京留守房玄龄,遣官奉迎玄奘入弘福寺,一切费用由朝廷供给。
长安城万人空巷,沿路排成了长达十里的欢迎队伍,人们争前恐后,争睹这位历经千难万险的僧人。在房玄龄的陪同下,玄奘法师从西部都亭驿缓缓步入弘福寺。十七年前,他栖栖遑遑离开长安,没想到,回来时受到高接远迎,盛况空前。
在长安朱雀大街南端,陈列出玄奘从印度用二十匹马驮回来的佛经,520夹共657部、如来肉身舍利150粒,以及金、银等佛像七尊。僧尼随行护送,各色仪仗庄严隆重,香烟缭绕,散花供养,梵乐偈赞不绝。竞相瞻仰的百姓、士人和官吏集聚如云,十分拥挤。为避免踩踏事件,官府通知大家就地烧香散花,不可移动。
当日,天空中出现七彩祥云,宛转盘旋在佛经的正上方,方圆几里,迎送至弘福寺。
唐太宗与玄奘的第一次见面
太宗李世民九岁时,患目疾,父亲李渊为此曾亲自到长安草堂寺,拜佛以求保佑。后李世民果真疾愈,李渊就造了一尊石佛,送入寺内供奉。儿时的这段经历,使李世民念念不忘,他曾亲自撰诗,赞颂草堂寺祖师鸠摩罗什,登基就位之前,他和佛教僧侣也交往密切。
继位后,太宗李世民立即宣布废止限制佛教发展的诏令,开始“度僧立寺,广事弘持”,大力振兴佛教。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太宗召玄奘入宫。见到玄奘,太宗随即起身恭迎,极为殷勤,赐坐说:“法师要西行求法,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啊?”
玄奘谢罪道:“当初确实再三表奏,因为诚愿微浅,没有得到准许。求法心切,只好不顾国法,擅自出关。专擅之罪,深感惭愧。”
太宗安慰说:“法师是出家人,已与尘俗脱离,更何况冒生命危险,志在普度众生,令朕非常钦佩,以后就不必再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接着,太宗又一一询问西域风土民情、政教法令,玄奘法师随问作答,条理分明,记忆清晰。
太宗非常高兴,说:“从前苻坚说释道安是法器,无人不崇敬。我看法师您言辞典雅、风节贞谨,远超古人啊!”
太宗见玄奘法师的器度见识有公卿之才,就劝他还俗,辅政做官。玄奘法师辞谢说,让自己还俗,有如水上之船,离开水到陆地,不但发挥不了作用,很快也会腐朽。因此他只想弘扬佛法,以报国恩,于是太宗便不再勉强。
太宗与玄奘法师相谈甚契,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他们的谈话从日出卯时开始,一直持续到酉时,夜色降临,闭鼓方罢。
一年后,玄奘法师奉诏撰述的《大唐西域记》完成了。这是由玄奘口述、辩机笔录的一部历史地理巨著,共12卷,介绍了玄奘所到的110个国家以及传闻中的28个国家的真实情况,包括地理形势、农业物产、国王宫室、军事司法、宗教风俗等几十方面的内容,还记载了很多佛教故事和传说,价值不可估量。
《大唐西域记》也为印度历史弥补了详细史料。根据Indu的读音,玄奘将“天竺”正名为“印度”,印度史的重建,玄奘法师功不可没。
看了《大唐西域记》,太宗对玄奘法师更是赞扬有加,他再次请玄奘法师还俗,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但玄奘念念不忘的,是从印度带回来的600多部经书还没有译成汉文,他请求太宗支持翻译佛经。
开设译场
在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奉诏主持开设了国家译场,一批最有学识的高僧,在玄奘带领下一起从事经卷的整理翻译。
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玄奘主持弘福寺译场,翻译工作有十道工序,设各类专职,分工明确。每天,玄奘对当天完成的任务都有安排,白天没有完成的,晚上一定继续完成。译经结束,还要诵经拜佛,直至三更才睡,然后五更起床,继续翻译。
不到20年的时间,玄奘主持翻译佛经1335卷,几乎是每5天就翻译出一卷,相当于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还多。
太宗亲自为《瑜伽师地论》作序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翻译完成《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送太宗详览。太宗看后,连赞“佛教广大”,并承认自己以前对佛教的一些非议都是妄言。
太宗特别供养玄奘法师摩云袈裟一件、剃刀一把。这件价值万金的摩云袈裟,可谓天衣无缝,绣制精妙,看不出针线缝制的痕迹,费时达数年之久。
太宗下令把新译的《瑜伽师地论》复抄九本,流通全国,并亲自为经书写序,名“大唐三藏圣教序”,共七百八十一字。此篇圣教序说明了佛教东传、奘师西游的情形,赞誉玄奘法师为“法门之领袖”、 “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敕令将之贯于众经之首。太子李治为经书写了后记。
在庆福殿中,百官侍立,太宗独赐玄奘法师上坐,使人对群臣宣读圣教序。从此,朝廷众臣纷纷读经,佛法得到了空前弘扬。玄奘法师经常被留在宫中,太宗向他咨询佛法。朝廷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宰相于志宁等,也都与玄奘法师交好,成为佛教信徒。
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玄奘法师入住新建的大慈恩寺翻经院译经,慈恩寺译场是唐代规模较大、设备周全、组织完善的钦定译场。
在太宗的扶持下,佛教在大唐开始复苏,贞观年间得到了极大弘扬,“天下僧尼,数盈十万”,海内各寺达三千七百一十六所,气象繁盛。
太宗由多次劝玄奘还俗辅佐朝廷,也逐渐转变了观念,对学佛出家更为尊重景仰,他曾叹曰:“出家者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
在御榻前为太宗讲经
太宗自年少就征战奔波,即位后又操劳国事,远征辽东以来,精神气力大不如前,受玄奘影响皈依三宝后,身心才得到调剂,对人间无常,也渐渐有所感悟。所以太宗对佛法就越加虔信。
玄奘不仅通达佛门奥义,对世事人情也非常圆容。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玄奘陪太宗在终南山的翠微宫同住,他们形影不离,谈论佛教中有关生死之事。
在御榻前,玄奘为太宗讲经,给了病重的皇帝很大的安慰。太宗去世前三天,玄奘完成了《心经》的翻译,此书的第一个读者就是太宗。
玄奘陪太宗走完了生命的最后进程,直到临终之前,太宗仍和他谈论佛法因果报应与轮回,深以“相见之晚,没有能力兴扶佛事了”为叹。
太宗病逝后,玄奘才随着送葬灵枢返回长安。
大唐盛世,佛家思想传播规模空前,官吏深信因果,廉洁奉公,百姓修心向善,民风淳朴,朝野上下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其时夜不闭户,行旅不需带食粮。
翻译《大般若经》
659年秋天,六十岁的玄奘入住陕西铜川附近的玉华寺,专心翻译《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内容繁浩,梵本原文就有二十万颂。参译的人一再请求效法鸠摩罗什,去繁从简,着重意译。
玄奘法师也想以删节翻译。但当天夜里,他做了恶梦:梦中或经历危险,孤独无助,或遇猛虎追逐,不能脱身,非常恐怖。
玄奘悟到,佛经翻译不可删繁从简,于是决定宣告采取广译。
宣告当晚,他就梦见,诸菩萨眉间放光明,照在自己身上,身心十分愉悦,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还梦见自己升高座,为大众说法,许多人围绕着自己,赞颂行礼。
从此,翻译《大般若经》时,玄奘完全按照梵文原本翻译,不敢删减一字。凡是汉文中无可对应的佛教特有用语,只取音译而不作意译。
此前的汉文译经,或偏直译,不符合汉人的语言习惯,或偏意译,损失了原意。玄奘提出了译经“五不翻”原则,以直译为主同时配合意译,既不损原意,又便于理解。
玄奘的译经,在语句、结构和风格上,更接近梵文,内容也较前人更加完备,在翻译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后人将玄奘所译佛经称为“新译”,而将此前的译经统称为“旧译”。
预知时日
翻译《大般若经》期间,玄奘曾对弟子说:人的形体虚幻,不能长久。我65岁时,一定会死在玉华寺里。……佛经数量巨大,我常常担心翻不完,大家要多努力,不要怕辛劳。”
五年后,六百卷的《大般若经》终于翻译完毕。自觉体力衰竭,玄奘就向弟子交代后事:“我到玉华寺,就是因为要翻译《大般若经》,如今已经译完,我的生命也快结束了。”
“我死了以后,后事务必俭省,只用一张粗席将我裹好,埋在偏僻的山水边即可。不要靠近宫寺,我身体不净,要离远一点。”
弟子哽咽流泪说:“您气力尚好,容颜也和以前一样,为什么忽然说这些啊?”
玄奘回答:“我自己知道,你们不必安慰我了。”
当时有门人外出,玄奘就对他说:“你去吧,我现在就与你作别。你再也不用来见我,来了也见不到我了。”
预知无常将至,剩下时日不多,玄奘想专精修持,便绝笔不再译经。
弟子梦见佛塔突然崩塌
公元664年初八日,一弟子夜间梦见一座高大庄严的佛塔突然崩塌。惊醒之后,弟子不知主何吉凶,就去请教玄奘,玄奘说:“这是我辞世的预兆,不关你的事。”
第二天傍晚,玄奘在房后跨门槛时,不慎摔了一跤。小腿上蹭破了一点皮肉,却病势沉重,昏迷不起。
直至十六日,玄奘才醒,喃喃自语道:“我的眼前有一朵白莲花,像盘子那么大,鲜净可爱。”
第二天,玄奘又梦见:成百上千的人,身穿锦绣衣裳,手捧鲜花珍宝,在禅房里来回穿行。他们身形高大,容貌庄严。院子后面的山陵之间,也突然布满鲜亮的金幡,林间奏响了天乐,门外停满无数宝车,车上装满各种奇珍美食,用来供养自己,都非人间的食物。
玄奘辞谢说:“此等珍味,只有证得神通的人才有资格享用,我还没达到这种境界,怎敢受用?”
虽然推辞,玄奘仍进食不止。后来,他被侍者的咳声惊醒,将梦中的情景告诉了身边的寺主慧德法师,说:“这样看来,我一生修得的功德是存在的,佛教所说的因果,没有半点虚假啊。”慧德法师将这些都非常恭敬地记录下来。
接着,玄奘让僧人们读他翻译的佛经的名称,统计总共有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感到非常欣慰。
二十二日,玄奘将所有衣资清点布施,又令造像请僧众举行法事。
二十四日,玄奘让塑像工人在玉华寺的嘉寿殿竖起一菩提像,把骨架搭好。然后召集了所有身边译经的弟子,欣然辞别:“我俗身不净,已经厌离了。在这个世间,我要做的事情已经完成,没有必要继续驻留。我祈愿将来弥勒佛下生人间的时候,我能跟着他下世,广作佛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当夜,慧德法师就梦见:千尊金佛像从东方而来,进入玉华寺,花香满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玄奘不语,唯念诵佛经不停。
二月初四日,夜半,医僧明藏禅师亲眼看到:两个身高一丈多的人,共捧一朵白莲花,直到玄奘法师床前,白莲花有三重花瓣,光净鲜洁,如小车轮般大,叶子长一尺多。他们恭谨地对玄奘法师说:“法师从无始以来所有烦恼和各种有情的恶业,如今都因这小小的病苦,全部消除了,法师应该高兴啊!”
玄奘注视四周,合掌良久,然后右手支头,身体侧卧,左手舒放在左腿之上,不再说话,不再饮食,也不再动作。
初五,三更时分,弟子含悲启问:“和尚一定能生弥勒天吗?”
玄奘答道:“一定能。”说罢,呼吸逐渐微弱,不久就安然离世。宛若安祥入梦,其面色白里透红,和悦之状胜过平时。七天后大殓,玄奘法师的容颜丝毫没有变化,也没有异味。
噩耗传来,唐高宗罢朝三日,叹道:“朕失去了国宝!”在场文武百官也都面露悲伤,神色哀戚。
死后两个月 遗体形色如常
玄奘示寂前后,都有各种祥瑞之兆。
慈恩寺的明慧法师,夜夜诵经绕佛,一天夜里正绕佛经行时,忽然看到四道白虹南北横亘,皎洁明亮,很是惊异:从前世尊灭度时,有十二道白虹直贯太微,如今这个景象,难道是玉华寺的玄奘法师圆寂了吗?
直到第九天噩耗传到,果然玄奘法师离世的时刻,正是他看到白虹之时。
示寂一个月后,有人携带栴檀末香来,请求依印度习俗,将之涂于玄奘法师的遗体上。此时封棺已久,弟子们都不答应。
那人正色说:“弟子先不要代作决定,玄奘法师如果不允许,请示现迹象气味告知!”弟子不得已开棺。开棺后,在场的弟子们都闻到一股莲花般的特殊清香。那人把大殓的法服层层揭除,只留衫衣,发现玄奘法师相貌一如生前,安详地躺着,众人不禁一齐号哭。等那个人涂好香,为玄奘法师穿好殓服盖棺后,却突然不知去向了,众人都认为送香者是天人下凡。
玄奘法师圆寂两个月后,高宗下诏将玄奘法师的灵柩下葬于浐水之东白鹿原,并让僧尼制作幢盖前往送行,公元664年,黄历的四月十四日,葬礼在首都长安举行。
出殡当天,长安附近五百里内,送葬的队伍从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中途经过长安最主要的街道,向白鹿原进发。
送葬的队伍中,素盖白幢如白云浮动,乐声响彻云霄。丧事华丽,仅幢幡帐盖就有五百多种,东市各绢行用三千匹上绢,结扎一顶涅盘帐舆,工巧庄严。但弟子们不敢违背玄奘法师的夙愿,只以他的三件法衣及太宗所施的摩云袈裟安置在涅盘帐舆上前行,灵柩安放在竹席车中随后,玄奘的遗体,被粗席包裹在灵柩里。
送葬者有一百多万,从皇室到百姓,从佛门到俗世,没有不唏嘘落泪的。
当夜,僧俗留宿墓地守灵者,有三万多人。十五日清晨下葬封土时,哭声动地,天地变色,鸟兽哀鸣,草木悲凄。
《大唐故三藏玄焚法师行状》中说,玄奘法师去世60天后,颜色如生,还散发香气,甚至长出新发。
669年,唐高宗敕令迁葬玄奘到樊川北原,并建造塔宇,把玄奘的遗体从地下抬出来时,发现其面色如生。
845年,发生了会昌法难,即中国佛教史上最大的一场法难,寺庙尽毁,强令僧尼还俗,而长安的慈恩寺,则被明令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