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篇 | 第九篇 — 气体灭火系统(附思维导图)

第九篇思维导图来啦~思维导图有助于大家加强串联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展思维,非常适用于回顾和巩固所学,大家可以和前几期的思维导图一起保存记忆哈~(文章末尾识别二维码回复关键词,获取全部思维导图哦)

这一期的思维导图还是给大家分成左右两部分哈~

思维导图左半部分

思维导图右半部分

(图片可点击放大看)

习题部分

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其最长喷放时间应为( )。

A.30s

B.48s

C.70s

D.60s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3.4.3 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2.关于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图书馆书库防护区设置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灭火设计浓度应采用8%

B. 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C. 灭火设计浓度为40%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可不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

D. 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开启前打开或与容器阀同时打开

E. 灭火设计浓度为9.5%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可不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E【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 3.1.2 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3.3.3 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故A错误;6.0.2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故B正确;5.0.9 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故D正确;5.0.4 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又根据附录 G:IG541 无毒性反应浓度为 43%,七氟丙烷的无毒性反应浓度为9%,故C正确,E错误。本题答案为A、E。

3.某电信公司的有人值班的通信机房采用了七氟丙烷预制灭火系统进行防护,委托了某消防检测机构对该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检测,下列检测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有 ( )。

A.存储容器储存压力为4.2MPa

B.防护区内设置了10台预制灭火装置,动作响应时间差为3s

C.系统设置了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D.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延迟喷射时间设置为30s

E.系统灭火设计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在防护区外设置了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DE【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6.0.8 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故A项不符合要求;3.1.4 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3.1.5 同一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故B项不符要求;5.0.2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故C项符合要求;5.0.3 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启动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故D项符合要求;5.0.4 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置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置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故E项符合要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