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心率快到90次/分,应该给予治疗吗?多少心率算正常?
血压与心率均为健康评估的重要指标,无论是血压升高,还是心率增快,均会增加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同时可能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那么,高血压患者心率90次/分正常吗?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正常范围的血压与心率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保障,健康人群血压不应低于90/60mmHg,同时不应高于120/80mmHg;心率不应低于60次/分,同时不应高于100次/分。当血压或心率超出正常范围,血压升高的幅度越大,心脏搏动的节奏越快,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就越高,所以将血压与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可终生受益。虽然心率的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却不能以此作为心率达标的参考范围。原因有二:
一是心率增快本身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血压升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心脏每一次射血量的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主动脉与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的减弱、循环血量的增加、心率的加快等均可升高血压。其中,心率并非超出正常范围才会对血压产生影响,即使心率在正常范围可能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日本曾经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于心率低于58次/分的人群,心率超过71次/分的人群在3年后高血压发生率增加61%。当然,心率越快,对血压的影响就越大。心率对血压的影响还可从另一类人群中得到证实,精神紧张或长期焦虑的人群,心率显著快于普通人群,这部分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较高,通常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经过调整心态、减慢心率等治疗后血压也可逐渐下降。
二是心率增快可增加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血压是血液作用于血管侧壁产生的压力,随着血压的升高,血管壁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当心率增快时,可进一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斑块的稳定性,增加斑块破裂风险,更容易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时,伴随心率增快,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不利于冠心病病情的控制;若高血压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率增快时,更易触发心律失常;高血压本身可引起肾脏损害,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合并心率增快时,白蛋白尿可进一步加重。所以高血压与心率增快可协同损害靶器官,增加心血管事件,可协同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高血压患者对心率的管理应更加严格。
那么,高血压患者心率控制在多少为宜呢?我国一项对高血压的研究显示,当心率位于60-79次/分时,不仅平均血压水平最低,而且血压达标率最高。当然,研究的前提是规范、合理治疗高血压,在此基础上,将心率控制在该范围,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同时可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因此,高血压患者心率的控制有两种参考指标:一是静息心率,以控制在80次/分以下为宜;二是平均心率,需要通过24小时动态心率监测获得,以控制在75次/分以下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心率控制目标是针对单纯高血压合并心率增快的患者,若合并其它疾病,则应结合病情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若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应将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下;若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由于心率储备降低,心率则不应控制得太低。②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若为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率应控制在50-60次/分;若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心率应控制在55-60次/分。③合并快速房颤的患者,心室率应控制在110次/分以下。④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心率应控制在50-60次/分。
减慢心率的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静坐少动、肥胖、代谢紊乱的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与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抵抗有关,这部分患者通过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少饮浓茶与咖啡等,在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减慢心率。非药物治疗心率未达标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控制心率,常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具有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优选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不良反应较少,在减慢心率的同时可降低血压。除开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患者还可选择钙通道阻滞剂中的地尔硫卓与维拉帕米等,也具有减慢心率的作用,但这类药物不具有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若高血压患者合并了其它疾病,控制心率的药物在选择上也存在差异。如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还可选择卡维地洛减慢心率;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还可选用伊伐布雷定减慢心率;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应联用硝普钠等药物,以尽快使血压达标,降低主动脉破裂风险。
综上,高血压合并心率增快的患者,应将静息心率控制在80次/分以下,将24小时平均心率控制在75次/分以下,以增加血压达标率,同时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降心率的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如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必要时应给予药物控制心率,药物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也可选择钙通道阻滞剂中的地尔硫卓与维拉帕米等药物,具体药物的选择应结合病情而定。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