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赵国楚国齐国先后称霸?为何韩国屡受大国欺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百家争鸣,诸侯与诸侯之间也混战不断。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时期发展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实力也开始此增彼长,那么,在战国前中后三个时期,华夏大地的诸侯国们的实力是如何变迁的呢?本篇文章,就带大家盘点一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实力变迁。
战国初期,战国七霸还未真正形成,魏国成为当时第一霸主
战国初期,战国七雄的格局还没有正式的形成;当时秦国还偏居西北,实力也没有后期那么强盛,甚至秦国还不断的被魏国、匈奴不断侵扰。在这个时期的秦国国穷民弱,人口也不多,军队规模也远比不上中原其他的国家。
那么,为什么秦国的人口会远少于中原各国呢?其中有个原因就是当时中原的人口几乎集中在魏、赵、韩、齐国几家中,而秦国、楚国等疆域大国反而人多地少,所以,在战国初期,基本上不是按照领土大小来排列军力强盛。
而秦国的邻居魏国在战国初期那是风头很足,不仅国力强盛,人口繁多,甚至凭借着自己国家占据着中原交通要道,魏国经贸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特别是在魏惠王执政期间,魏国的势力一度达到极盛,几乎没哪个诸侯敢去招惹魏国,并且在魏惠王期间,魏国的军队已经强盛到一个近乎无敌一般的存在,魏惠王也想着一统三晋,然后进而图谋天下。
因此,魏惠王的野心也是十分巨大,更是直接发动军队攻打赵国,如果按照当时魏赵两国如果单打独斗,那么赵国必败,不过齐国的介入却直接带崩了魏国,甚至也因为这次围魏救赵,直接使得魏国国力开始下降,可以说,围魏救赵就是魏国强盛走向衰落的分水岭。
我们再说说魏国旁边的韩国,韩国这个国家是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国家,因为土地太少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实并不强,整体国家军队规模也并不庞大。
另外魏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国力经常欺负秦国和韩国,这也使得韩国的生存压力骤然上升。韩国在战国前中后期的存在感都不强,原因就是韩国的国家体量太小了,而且还被秦魏包围起来,这样的战略地缘也导致了韩国失去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而北方的赵国,在这个时期只能够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地区大国,他们比秦国强一些,和齐国实力差不多,不过,赵国的军队无法像魏国、齐国那样完全集结,因为赵国的北方是实力强大的少数游牧民族。
也因此,赵国实力在战国前期实质上是被北方民族给限制住,如果没有北方民族的压力,那么,赵国还是有能力和魏国一战。
而最东边的齐国,齐国这个国家非常的富裕,但是人口却不怎么理想,原因就是齐国偏东,受限于地理形势的约束,齐国的人口比不上中原地区密集的人口规模,所以,齐国人口是本国的一大弊端。
另外齐国的军队最多的时候也就十几万人,最少的时候也有个五六万人,所以,齐国的军事实力比较均衡,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
而最东北的燕国更不用说了,国家狭小,人口稀少,并且还面临着东北少数民族的压力,燕国西部有着较好的地形屏障,这就是使得中原国家对燕国的侵扰较少,所以,燕国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抗北方民族,一部燕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春秋战国对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
东南方的吴国,实力还不错,甚至吴国在当时拥有着小强一样的实力,谁都踩不死,当时吴国吞并了越国后,实力大增,不管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是在诸侯中排名靠前,也因此,吴国国君也是非常嚣张,最终在越国国君勾践的策划下,诸国和越国联合起来把吴国给灭了。
而吞并吴国大部分土地的越国,同样也不是一个长久的政权,吴国在灭亡那一刻就注定吴地这块地方再也没办法产生诸侯势力,因为这块地方太过易攻难守了,外面打进吴地很容易,但是吴地要打出去就有些困难,所以,越国没过太久就被楚国给灭掉了。
楚国和秦国差不多一个模样,地广人稀,而且南方还夷越少数民族。最关键的是,中原商道很少有经过楚国的,这就使得了楚国经济发展的不理想,而农业发展同样也不咸不淡。
所以,战国初期的时局其实就是魏国一家独霸的时局,但是魏国的霸主却是有着一个限制,这个限制就是魏国无法同时面对两个及以上的国家联合攻击,围魏救赵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赵齐联合就把魏国给打崩。
战国中期赵国楚国齐国秦国相继霸主,时局呈现动态的稳定
发展到了战国中期阶段,那时霸主最初由赵国出现,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实施后,整个赵国都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局势,赵国的骑兵闻名天下,甚至连魏国精锐魏武卒都不敢与之交锋;不过,赵国的霸主渐渐沉默在诸国综合实力的此消彼长之中。
赵惠文王去世后,赵国的国力开始日渐衰落,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在当时还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也因此,这导致了当时一些诸侯国开始下意识的对赵国进行制约。
而第二个霸主就是楚国,楚国到了中期随着多年的发展,土地的作用开始越来越明显,楚国依仗着广袤的平原土地以及从中原掠夺来的人口,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而且楚国开通了水道贸易,中原的商贸也开始延伸到楚国来。楚国因此凭借国家势力成为了继赵国后另一个霸主。
第三个霸主就是齐国,齐国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齐国能够经久不衰,原因就是他们钱多,同样凭借着资本雄厚,齐国的实力也跟着发展起来,甚至齐国发展到中期,赵国、楚国都不敢随便招惹他们,因为他们的国家底子太丰厚了,丰厚到什么程度,齐国和诸侯国打持久战,诸侯国都不一定耗得过齐国。也因此,齐国的势力十分强大。
秦国吞并巴蜀,历经商鞅变法最终强大
接下来西北的秦国,经过吞并巴蜀和魏国一些领土,再加上商鞅变法,秦国的实力一跃千里,而且秦国拥有关中平原,农业经济和军事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秦人好斗,彪悍的单兵实力以及严密的军法约束,秦国军队成为了一支高纪律、高实力的军队。
我们再说说这四个霸主之外的其他三强,韩国依旧是夹在秦魏之间,秦国欺负完,魏国欺负,魏国欺负完,秦国继续欺负;所以,韩国进入了一个发展死胡同,他们铆足了劲准备搞改革,但是改革还没开始,秦魏就带领大军打了进来。
因而,韩国只能够委曲求全周旋与秦魏两个诸侯之间以求自保,所以,韩国根本就蹦跶不起来。
紧接着燕国,虽然没有韩国那么艰难的处境,但是强国赵国卡在他下面,燕国根本就是没机会发展,他们只能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付少数民族上面,也因此燕国的实力无法强大,甚至乐毅到燕国都没有真正把燕国培养成为一个霸主国家。
由此可见,燕国实力发展不起来很大根源是与国家地缘形势有极大的关系,而他们的人口也因为抵御少数民族而逐渐锐减;再加上燕国一直崇尚王道政治,依附强国而生存,在国家治理上,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燕国最终发展不起来。
魏国更不用说了,夹在秦国旁边根本就没有可能发展起来,魏国国君沉迷享乐,大臣们不思进取,魏国曾经辉煌的时代也早已过去;而在战国中后期的魏国,在合纵连横的计谋中,屡屡受挫,最终一手好牌被魏国国君打得稀碎。
战国晚期,一超对多强
到了战国晚期阶段,秦国凭借着超强的军力和后勤实力碾压其他六国,其他六国搞起了个合纵政策,但是很可惜这个政策,因为六国之间彼此怀疑而最终失败(秦国先后联合燕国、齐国离间六国内部)。
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奠定了秦国一统的大业,只不过六国负隅抵抗,也只能够被秦国一点点消耗完。
不过在那时候,赵国、齐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实力还是不小的,其中楚国更是被看作六国的希望;然而赵韩魏灭亡了,楚国都没有怎么出手,反而希望祸水东引,让秦国替自己解决东方的老敌人齐国。
同时楚国也是六国中最悲惨的国家,他们不仅被秦军灭掉,甚至还遭遇了秦军几次大屠杀,因而,楚国人是最痛恨秦国的国家;战国晚期的一超对多强格局基本奠定,而天下的统一也渐渐进入了尾声。
结尾
战国时期也代表着中原大地分崩离析几百年,终于迎来了一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大秦生涯,只可惜大秦仅仅存在几十年,就迅速被农民军和六国贵族军队给覆灭了。因而战国晚期阶段不仅仅比拼的是国力,也是人才,秦国人才济济,但是六国人才却并不多,这也是六国失败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