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山祠话张良
文:甄承民
图:来自网络
西汉王朝,世历千年,那些功业不朽的文臣武将至今家喻户晓,影响犹在,然其中最知名者,非留侯张良莫属。
清明后,疏雨过,残寒销尽,花径敛红的暮春时节,我和朋友车过汉中,在留坝谒拜了张良庙。张良庙又称留侯祠,坐落于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的留侯镇的庙台子街上,南距汉中100公里,到留坝县城10公里。据介绍,这里的地名都因张良封爵留侯而得名。
导游说,当年张良帮助刘邦成就帝王之业后,看到韩信、彭越等功臣先后被杀,深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不辞而别,随赤松子游,后留在秦岭深处的紫柏山潜心修道,辟谷成仙。
400多年后的东汉末年,张良的第十世孙张鲁做了汉中王,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盖世而讨封,不以位极人臣而自居的超群脱俗之德,便修建了这座"汉张留侯祠",至今已1700多年。现在的张良祠成了道教圣地,四方览胜谒拜者络绎不绝。
来到山祠前,果然与山外大相径庭。抬望眼,青砖砌成的山门上方横刻五个朱红大字:"汉张留侯祠"。山门左右镌刻一幅楹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圯桥三进升云霞。"祠院内的建筑都蕴含着与留侯有关的故事。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过"进履桥"、"三清殿"和"三官殿"等,便来到大殿所在院落。
大殿雄伟庄严,上书"明哲风高和"帝王之师"。殿内原有张良塑像被毁,但现存歌颂张良的诗联条幅却不少。如"秦世无双国士,汉廷第一名臣”和"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等。院内,还有民国冯玉祥将军拜谒张良时所立碑勒铭曰:"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存;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
在山祠边走边看边听中,我竟走了神。我想,张良的故事在汉朝龙兴之地的汉中还真不少。
其实,当年汉高祖刘邦封张良为留侯,其封地在今江苏沛县微山湖一带。在汉朝的龙兴之地汉中如此,就是在汉高祖刘邦的老家、留侯的封地,沛县微山湖一带有关张良的故事也是俯拾即是。如徐州子房山,至今流传着楚汉相争时张良登山吹箫,曲奏楚歌,声动乡情,涣散军志,助刘邦战胜项羽的故事。微山湖中微山岛上张良墓前长年累月香火不断。
据我所知,目前在全国,张良辟谷地20多处,张良祠庙有100座上下,张良墓地也不下10处之多。真可谓是汉留侯张良名传千古,仙踪万里。
这是在民间,就是历朝历代的庙堂,张良也倍受尊崇。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设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祭。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仍以张良配享武成王庙。此后明清两朝张良尊位依旧。
当代,张良更是走进了文学艺术的殿堂,有关张良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
张良一生确实做得不错,受到后世的尊崇也是无与伦比的。但据我所知,张良与历史上的一些圣贤豪杰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后汉书*黄琼传》中的一句名言,是说一些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常是名不符实。我想,张良也大概如此。
要说张良的功绩贡献,主要在其军师谋略。公元前209年,在共反暴秦的斗争中刘邦张良留城(今江苏沛县)相会,两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确立了主从关系。自此张良鞍前马后跟着刘邦出主意,想办法,当上了军师,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制胜于无形"。
作为军师,历朝历代的说法不一,其职能有异,人数不限,通常以出谋划策为主要任务,但一般级别不高,说话办事要看领导的脸色,没有最后决定权。如果意见被领导采纳,且实践证明是对的,将会名利双收;否则,那你什么都不是。就拿张良来说也是如此。张良对西汉王朝立有大功,刘邦曾夸赞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其中所说的"运筹帷幄",实际上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建言献计,二是决策拍板,二者缺一不可。从当时情况来看,张良的贡献应在于前者,而刘邦的作用则在于后者。二者的有机结合,才实现了决胜千里的结果。张良的幸运之处就在于"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仕“,选准了路,找准了主。
否则,张良的结局就要学范增了。范增是项羽的谋士,才智比肩张良,然在项羽帐下壮志未酬,留下终身遗憾。张良曾说:"我蒙皇上信任,当军师,不过出了点主意就封万户侯,这已是最高待遇了。"当然,其中也有谦虚和避嫌的成分,总的来说应是肺腑之言。
除此之外,张良其它的功绩贡献就大打折扣了。张良没有像韩信那样,有统帅千军、冲锋陷阵于疆场的能力,不是帅才;没有像萧何那样,有后方不乱,粮道不绝的治府能耐,不是吏才。众所周知,刘邦的最大长处是会用人,为什么在战火纷飞,急于用人之际,刘邦没有把张良放在统军治府的一线?
《汉书》中曾说:"张良多病,未尝特将兵,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总之,张良"制胜于无形",与韩信灭魏、代和赵,降燕翦齐,垓下一战除项羽;与曹参的"身被七十创,攻占二国,一百二十二县"还是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刘邦称帝后封异姓王8位,侯爵143位。而"帝者之师"张良仅列侯爵的第62位,可谓爵不高,位不显。
至于在《史记》中,张良以留侯世家的身份,排在萧何、曹参之后,陈平、周勃之前,那则是百年后太史公司马迁摆弄的。
从大殿右侧过西面的方丈院,就到了南花园。只见园内有水池,潋滟的水光中立有六角"辟谷亭"。辟谷亭上为民国元老于右任题写的一幅楹联:"不从赤松子,安报黄石公。"导游说这里是张良辟谷之地,随后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张良功成身退、辟谷仙游的事。
其实,张良晚年的踪迹并不是这样的。据《史记*留侯世家》及有关史料记载,张良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随刘邦入关,至其病世的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的十几年间,历经高祖、惠帝和吕后执政时期,先后参与了许多朝政大事,如汉五年与娄敬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汉六年刘邦封张良为留侯,汉七年跟随刘邦讨伐谋反的代国陈豨,汉七年在洛阳南宫为刘邦献计急封雍齿,自汉十年后卷入废立太子事件,汉十一年到曲邮送亲征英布的刘邦,并被刘邦任命为太子少傅。
直到汉惠帝六年,齐悼惠王刘肥去世,惠帝还委派张良至齐国立刘肥儿子刘襄为齐王。以上史实充分证明张良没有时间能长期隐居山林,不知所终;张良没有那么超凡脱俗,轻易退出朝廷政治,了却为官情结。
当然,张良由于体弱多病,崇信黄老,因此去静居行气,辟谷轻身倒是有可能。那么,张良是怎么解决"工学矛盾"的呢?估计是在家修心养性学辟谷。
《汉书》说,张良"从入关,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余。”就是像后来的唐朝诗人白居易那样"在家出家",朝廷有事我给你出主意、想办法,没事我就在家拜学黄老、导引辟谷,工作学习两不误。有则故事可以证明。说张良修仙,不食五谷,导引轻身。由于张良在废立太子的事情上给吕后帮了忙,吕后感激,就在高祖死后去劝张良毋自苦,说道,"人生一辈子,正如白驹过隙,何必自寻烦恼到如此地步!"结果,张良听从了吕后的劝告,再食人间烟火。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张良既然选择朝廷这块是非之地,就不可能做到洁身自好。比如废立储君的事,这是国家大事,也是皇家最敏感的家事,通常文臣武将不愿介入。刘邦爱屋及乌,因喜爱戚夫人而欲废太子刘盈改立爱子刘如意。
张良被迫于吕后的压力,帮助她出主意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刘盈,使刘邦改变了初衷。后来张良还做了太子少傅,当了刘盈的老师,上了吕氏集团的战车。另外,还有一事更是影响了张良的声誉。张良次子张辟强,15岁时即官至侍中。汉惠帝刘盈逝世后,吕后哭而不掉泪。张辟强建议丞相陈平迎合吕后,拜外戚吕台、吕产和吕禄为王,以免杀身之祸。陈平依照张辟强说的办了,吕后果然很高兴,为儿子送葬的哭声才变得悲伤起来。
这事可是一件通天大事,它改变了刘邦"非刘不王"的遗嘱,危及刘氏江山。有人说当时张良还没死,这主意是张良出的;有人为了保张良的声誉,说当时张良已死,这主意是张辟强的。就这,史界争论了两千多年,至今无果。我想,上述两种说法不论何者成立,张良都不能脱掉干系。
回转山祠广场,凭栏远眺云海仙山、玉宇琼阁,让我思绪万千。张良,一个集功过是非、喜怒哀乐于一身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却走上了庙堂之高,在烛香缭绕中吃起了冷猪肉。这种被神化的原因,可能是帝王朝廷政治上的需要?也许是贤人隐士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抑或是平民百姓对宗教信仰的企盼?
然而,不论怎么认识和理解,张良自从走上神坛,就改变了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渐渐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或思想上的希冀,完全变了模样。
现在,人类社会已跨入二十一世纪,被神化、理想化了的张良形象,在人们心中依然鲜活。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有理想才有奋斗目标,有信仰就有道德底线。
我之所以"不尽人情"地披露张良的本来面目,其想法就是提醒人们,要把神化、理想化的张良与历史上真实的张良区分开来,要不然,历史成了任人涂抹的小姑娘,那可真就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