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政对贾宝玉的思想转变,就在“一念之间”

文:专读红楼2020.11.3.头条号

《红楼梦》:贾政对贾宝玉的思想转变,就在“一念之间”。

在《红楼梦》里,贾政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人物。

一方面,他是男主角贾宝玉的亲爹。可实际上,他却只是荣国府的老二。这个身份在古代嫡庶传承的关系里,其实是比较尴尬的。

但贾政虽然是二房,头上没有荣国府的爵位继承,却又是整个贾府唯一出任实职官员的人物。更是受到母亲史老太君的青睐,成了荣国府的实际掌门人。

一直以来,贾政在读者的心目中,总是一副道貌岸然,不假言笑、迂腐不堪的形象。但到了一个地方,却画风突变,突然出现了显著的改变。那就是《红楼梦》第78回: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

要知道,贾政混到这个时候,头上的乌纱帽还只是一个赋闲的学政,也就难免有心灰意冷的时候,更不免有仕途艰难之叹。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些年来的磨合,他对自己的子孙们的发展,也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了。

首先当然是对贾宝玉的。所谓:

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

贾政心中认为的“贾府虽有深精举业”的,应该就是指中过进士、却早已出家做道士升天的贾敬,还有自己那个早夭的长子贾珠。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应该包括他本人。

《红楼梦》剧情发展到这个时候,贾政是精于举业的。

只可惜皇上开恩,准了他破格直接做了官,反而耽误了贾政走科举仕途的阳关大道。

看似是蒙皇恩浩荡,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贾政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上,贾政已经虚度了多少年岁月?

无法施展科举之才,这应该是贾政人生的一大憾事。也正是因为这个遗憾,曾经的贾政对儿子贾宝玉不喜欢科举可以说是厌恶至极,甚至不惜暴打。

但时至今日,如今的贾政,对贾宝玉也已经释然了,至少不再强逼宝玉去走科举的道路了。

这对于贾政来说,是一个重大转变。这也说明,晚年的贾政对于宝玉的看法,已渐渐和贾母相当了。

其次是对贾环和贾兰。

一个是庶子,一个是长孙。贾政眼中的这两个人,倒是走科举仕途的料,因此:

又要环兰二人举业。

这短短几个字,虽然只是一句话,已经表达出了贾政对贾环贾兰的期许。

要知道,贾环和贾兰和贾宝玉不一样。贾宝玉可以走诗酒放诞、快意人生的道路,家族的重担,从此可以卸下。

但是贾环和贾兰就不行了,不管成败,他们还得走科举之路。因为他们没有贾宝玉那样的贵妃姐姐啊。

或者说,贾政这样的规划,其实也是无情、更是无奈之举。贾宝玉可谓是百折不挠,无意科举了,强逼也没有用。反倒是贾环贾兰两人倒还有一线希望。所以,这也算是贾政的因材施教后的决定。

说话间,贾环叔侄亦到。贾政命他们看了题目。他两个虽能诗,较腹中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路,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第二件他二人才思滞钝,不及宝玉空灵娟逸,每作诗亦如八股之法,未免拘板庸涩。

我们每每认为,贾政是一个迂腐之人,不懂得变通。其实,到了第78回这个时候,尤其是和贾宝玉父子联手写下《姽婳将军林四娘》的诗歌的情节来看,接近晚年的贾政、自知功名或就止步于此的贾政,多少也减少了那些道貌岸然和功名利禄之心,难得地体现了更多的父子亲情。

毕竟,对贾宝玉来说,唯一的快乐就是放任自心,而不是寒窗苦读。

而贾政到底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认同了儿子的快乐才是他最想要的,不再强求把自己的理念灌输给子辈。这份改变,尽管有很多无奈,但更多了贴近人性人情的地方。

父子亲情的体现,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贾政的一生,直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回归自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