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郭杜街道岔道口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新区政府正西1.5公里,郭杜街办正东1公里处。东邻已拆迁的茅坡村,南依大、小居安村,西与郭北村、郭南村相连,翻过村北大坡便到雁塔区翟家堡村。2个村民小组,280余户,906人。国家征收土地前有耕地1146亩,1999年至今已将村里的耕地全部征收。村南紧邻韦郭大道,公交车四通八达。
据村中老人讲,因村处于道路分叉处,故得名岔道口。
原名又称连云堡。旧有四周城墙,南门最为壮观。有城楼二层,专人看管,早开晚关。二层楼上有神像三尊,正中神像为关公,关公背后有一石碑,石碑上刻有连云堡三字,后老人将石碑上三字重刻镶嵌于南城门楼上。
据《长安县志》载,唐代及以前长安、万年两县的村庄没有岔道口村记载,清嘉庆年间《长安县志》,才有岔道口村名。
据老人传说,最初为王、惠两姓建村,宋姓为王、惠两姓请来的教书先生居住于此,后因自然灾害等历史原因,惠姓大量外迁,至新中国成立后全村仅存4户。新中国成立前后,移居来李、程、吴、尚、陈姓等,现村中最大两户为王、宋。民国18年(1929)108人,新中国成立时近400人,1954年高级合作社时444人。
改革开放前,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兼种谷子、红薯、马铃薯以及少部分蔬菜、西瓜等。土地下户后,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农闲时,一部分人做起家庭小生意,有人外出打工。
1999年,土地开始被征收,陕西师范大学在村南建成,村西有挚信樱花园小区,村北有雅居乐小区,村东有国色天香住宅区,周围还有大型超市等。村民将宅基地全部建成二层、三层楼房,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村中。2012年部分村民自发筹资,建设街道上下水、进行路面硬化工程,现有500米工程已完
工。
2006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每年由村中统一缴纳合疗费用。2007年修建健身运动广场,铺花砖462平方米,修建篮球场500平方米,有多种儿童、成人健身器械。2010年村里组织村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2年村中6位80岁以上老人领取生活保障金。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建有庙宇两间,后改为村中最早的学校。20世纪70年代初,有一到五年级五个班,学生70多人,教师6人。1997年校舍全新化,村两委会组织村民集资13万元,占地3.6亩,1998年8月建成两层十六间422平方米全新教学大楼。2002年撤点并校,学生转至郭杜中心小学,现为村两委会办公地点。
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年,村中就有因原家庭成分原因被耽搁的大龄青年考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后又有两名学生被录取到西安交通大学,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每年都有2名学生考上大学本科。
村中最有名的老艺人为戏剧界名人宋上华老先生。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