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英国人的坦桑尼亚作家,却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古尔纳是谁?
“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
这是瑞典学院给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的颁奖词,这位坦桑尼亚作家,摘得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戏剧性的是,这位坦桑尼亚作家,非但不住在坦桑尼亚,甚至都不用坦桑尼亚的斯瓦希里语写作。他住在英国,用英语写作,撇去他坦桑尼亚难民的出身,这位“坦桑尼亚作家”,是个彻头彻尾的英国人。
而他的后殖民主义写作,充溢着白左式的政治正确色彩,抒发对难民文化疏离的同情,并声讨那些排斥难民的“老欧洲人。”
诺贝尔奖的娘家——瑞典,位于欧洲白左文化的中心北欧。这一次对难民作家的授奖、又可以突出其难民身份,又把文学深度捆绑了意识形态和政治议题。这也不免让笔者生疑:古尔纳在文学上的造诣,真的登峰造极了吗?
1948年,古尔纳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60年代,他的家乡,发生了革命,新生的坦桑尼亚,陷入极端民族主义的怪圈,掌权的黑人对阿拉伯裔公民大肆迫害,甚至屠杀。
18岁的古尔纳,逃离祖国,以难民的身份,去往英国。之后,他就读于坎特伯雷的基督教会学院。
特别要说明,桑给巴尔岛最初是英国殖民地,古尔纳少年时接受的即是英语教育,其家族也是殖民地政府的买办阶级。虽是以难民抵英,但日子过得并不差,读书写作,1982年,拿到了肯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是肯特大学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
除了1984年回家乡省亲,古尔纳都在英国工作、生活,算下来,早已是个英国人,而非坦桑尼亚人。
在古尔纳都创作中,难民叙事,贯穿始终。
目下,古尔纳已经出版了十部小说,还有不少短篇小说。
难民叙事是他的创作主轴,21岁时,他就以英语写作并发表作品,在他眼中,母语斯瓦希里语的文学作品,甚至不能算作文学,可以说,从精神上到创作上,他都是英国人,他的作品还保留了从莎士比亚到奈保的英语传统。
1987年,古尔纳推出他的处女作《离别的记忆》。按照英媒的说法,这部作品中,充斥着对殖民时代的故乡的怀念,呈现了后殖民时代坦桑尼亚的混乱、破碎,仿佛没了英国殖民者,坦桑尼亚就没了文明与秩序。
而后,他的小说《多蒂》,则着力描写了1950年代,黑人难民在充满种族歧视的英国的成长,某种程度来说,是他的自传。与其说,这是控诉种族歧视,不如说,表达了难民们对融入主流社会的渴望。
古尔纳的代表作是《赞美沉默》和《海边》,而这两本书,仍是千年不变地表达难民在英国社会中被排斥、被歧视、被边缘化。乃至到了最新作品《来世》,古尔纳的作品,仍在讲述难民的悲苦,一如21岁时开始写作时一样。
笔者没有完整阅读过古尔纳的作品,这位作家在中国,可谓极其冷门。但以更宏观的哲学视角看,一个大师级的作家,在描写世界时,应当呈现更圆融的世界观。
难民叙事,自然迎合了北欧白左的政治正确,但却刻意避开了,本来生活在欧洲的普通人的态度。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国家,陡然间,涌出那么多外来者,竞争生活资料和就业机会,又该如何看待呢?
近些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倾向,愈发明显,以至于世界范围内,都在质疑瑞典学院:文学,是颁给文学,还是政治正确?不书写瑞典人喜欢的价值观,就意味着与诺奖绝缘吗?
对这个问题,您,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