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李运富院长致辞:大学的根本在创新
大学的根本在创新
各位老师,亲爱的“2020级”新生同学们:
大家好!祝贺新生们考入郑州大学!欢迎你们选择了文学院!
今年由于情况特殊,我们的开学比往年晚了一些。谢谢大家的配合,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平安迎来了2020级的249位本科生、123位硕士生和9位博士生。按照惯例,在开学典礼的时候,作为院长应该说几句话。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跟大家谈谈对“大学”的认识。
大学者,相对于中学而言,固然规模比较大,层次比较高,但我觉得这不是根本的区别。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大学是创造知识的地方。中学的知识大都是已有的现成的,教学上偏重识记、理解和应用;大学的知识则往往是推陈出新的,需要老师创造,也需要学生创造,教学上偏重评论、质疑和提出新看法。所以中学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大学重在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发现新材料、新规律;二是发明新观点、新理论。无论是发现还是发明,都需要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
所以在大学里听课也好,看书也好,重要的不是接受别人现成的结论,而是看他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博士生、硕士生,更要有问题意识。这个“问题”的“问”,在中学阶段可以理解为“询问”,不懂就询问别人;而到了大学,应该理解为“疑问”,有疑而质问自己,得靠自己解决问题。
宋代学者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大学老师上课,一般得自己编写教材,里面有自己的东西;即使使用别人的教材,也往往会加入自己的评论和看法。通过教材来质疑、辩论,用老师自己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缘起和症结所在。如果能于别人无疑处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学史求其真,学理求其通”,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和最有力的证据,推论出新的结果,那才是具有大学特征的课堂。
例如汉字研究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一种学术,其基础理论“形音义三要素说”从古至今没有人怀疑。但我在汉字学课堂上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形”属于文字,“音义”属于语言,文字记录语言,形成的对应关系应该是“形—(音 义)”或“形—音”“形—义”,都是二元对立,怎么会是“形、音、义”三足鼎立或三者并列呢!这在理论上讲不通。而且,“音、义”既然属于语言,却作为汉字的两个“要素”,那汉字学就得研究“音义”系统,导致内容庞杂,难免跟语言学交叉。于是有人主张汉字学只讲“形”,排除“音义”。可这样一来,汉字学又显得干瘪,没有多少内容可讲。这说明汉字学的研究思路存在问题,需要从体系上加以解决。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从研究对象的本体出发。汉字的本体不包括“音义”,但也不只是简单的“形”。我们认为,汉字的本体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外观的书写“形体”,二是内在的构造“理据”,三是实际的表达“职用”。立足本体,分别从形体、理据、职用三个维度考察汉字现象,就自然形成三个平面的学术系统,也就是汉字学的三个分支学科:汉字形体学、汉字理据学、汉字职用学。这三个分支学科既非并列关系,也非层叠关系,而是三维的立体关系,它们从不同视角展现汉字的三个平面状况,我们称之为“汉字学三平面理论”。“汉字学三平面理论”是个新的体系,它不仅解决了汉字学内容上“庞杂”与“干瘪”的问题,也避免了把不同层面的现象搅和到一个平面而产生的种种争议。这样的新理论放在大学课堂上讲,就体现了大学知识的创造性。
大学老师力图创造新知识并在课堂上示范性讲出来,相应地,学生学习时也应该不要囿于旧知识,而要关注老师提出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对老师的新知识也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质疑驳辩的勇气。
杰出人才是在不断质疑、不断思考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常有媒体报道,在外国的大学里,教授讲课很不轻松,常常会被学生质疑提问,有时还会有激烈的争辩。
据说钱学森求学美国时曾跟导师冯·卡门争论问题,始终坚持己见,把导师气得摔门而出,但第二天冯·卡门承认钱学森是对的。
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有两个叫海森伯、泡利的学生整天跟他们的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争论不休,后来这两个学生跟他们的老师一样,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常跟他的老师柏拉图争论得面红耳赤,并且留下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名言。
质疑并不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科学问题。只有不断被质疑,科学才能不断创新,真理才能越来越明。质疑与创新正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更是一流大学应该营造的教学环境和应该树立的人才目标。
郑州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正在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迈进。希望你们在郑大的求学过程中注重培养质疑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将来创造自己的新发现和新发明打下坚实基础。就像我们的院训所期待的:文根中土,学达天下!
谢谢大家!
讲稿: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