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话说中医门派 之 经方派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的门派,有朋友一听中医居然还有门派,就感觉很奇怪了。其实所谓门派就是见解不同和治疗手段的差异。这就像中华武学一样,门派林立高手如云。在中医的历史上同样有着很多绝世高手,他们云游天下,济世活人,创立学说,开山立派,并且有很多故事的流传下来。今天我们这一集讲座就是主讲中医的各个主要门派,以及各门派中的开山祖师。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战乱频发、瘟疫横行,疾病蔓延,往往是白骨累累,每逢这个时候必有大医家出现,他们身穿青衣云履,云游天下,济世救人。古有伊尹、张仲景、孙思邈。明清时期有李时珍、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近现代有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等等。他们心怀慈悲,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把一部一部医学秘籍公之于众,使得天下众生免受疾病之苦。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医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他们所创立的学说与门派。

就象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一样,天下武学分藏于少林、武当、五岳剑派和其他各门派之中, 其中各门派各有绝技,各有杰出人物。中医也是这样,传统中医的门派有:经方派、补土派、滋阴派、温病派、火神派等5大门派。在这些中医的5大门派中,大家各有所长,各有杰出人物。

讲到这里,大家肯定有点好奇,中医的这些门派都是在什么时代产生的呢?每一派的掌门人又是谁呢?他们又各有什么传奇呢?下面就让我们一一道来。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医的5大门派,首先是经方派,经方派的掌门人就是后世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张仲景是中医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其在中医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至今无人超越,也无法超越。

那么,张仲景依靠什么本事和贡献奠定了他在中医界的地位呢?这个在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应该说张仲景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六经病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开创六经辨证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世称《伤寒杂病论》这部书为“方书之祖”。也就是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方剂类书籍的祖师爷,因此,经方派是名副其实的医学正宗,这个是毫无争议的。

历史上经方派医生善治伤寒病和各种疑难杂症,且用药简练,一般药味很少,而其效非常显著,往往一两副药就能解决问题。后世人说,经方治病,一剂知,两剂止。经方这种神奇疗效真是让后世医生向往不已。

下面讲补土派,补土派是金元时名医李东垣创立的,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是《脾胃论》,因此,又称脾胃派。李东垣开创了中医脾胃学说之先河,在老年病的论述上提出以下三个观点:1、强调元气强弱,胃气为本。2、调理脾胃,老年当先。3、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补土派的特点是善治脾胃病,通过调理脾胃中焦,以达到交通阴阳的目的。李东垣的学说,为后世医家治疗脾胃虚证开出了一条路径。

下面讲滋阴派,滋阴派是元代医家朱丹溪创立,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还是《丹溪心法》。朱丹溪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所谓相火指的就是肝火,他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于邪火,能煎熬人体真阴,并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是什么结论呢?他认为为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希望大家记住这个结论,后面我们会详细讲解滋阴派,到时候,我们还会讲这个理论。朱丹溪的滋阴派学说,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滋阴派在疾病的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下面讲温病派。温病学派的建立是在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开山立派有3本著作,其中有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温热论》和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学派是伴随明清时代的瘟疫而诞生的一个全新的理论。温病派善治温热病、和温热类传染病。所谓温病指的是温热病,和伤寒病的病因正好相反,温病学派理论的出现,是对《伤寒论》的一个创造性的补充。如果我们说张仲景所代表的经方派是武术门派中的少林派,那么温病学派就是武当派。由此可见温病学派的重要地位。

下面讲火神派,火神派是由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开山立派。郑钦安是清末名医, 著有《医理真传》四卷、《伤寒恒论》十卷、《医法圆通》四卷。郑钦安因善用桂枝、附子等热药。因此 被尊为“火神。火神派的观点认为人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这个观点正好和滋阴派相反。火神派善治寒证和心脏功能衰竭的危症。近代火神派医生李可老先生,用附子常用到每副药250克,而国家药典规定用量是不得超过10克,而李可老先生的起手用量就是30克,往往能够起死回生,治疗好了很多心衰患者。

好了,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中医5大门派的一些观点和特点。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着重讲一下经方派,关于其他四大门派的讲座我们会陆续推出,欢迎大家关注,今天我们主讲经方派。

为什么先讲经方派呢?

因为经方派是源头。这就像天下武学出少林一样。中医的门派自然也有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就是经方派,因此,我们讲中医的各门派当然要从源头说起了。那么,这个源头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中医的源头。

说道中医的源头,很多朋友就会想到《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认为这是中医最早的著作,有历史知识的朋友都知道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都是中华的人文始祖,创造中华文化的人物。这个年代要追溯到5000年以前了。而实际上《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并不是黄帝和炎帝的著作,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没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记述下来这个复杂知识系统。

而中医真正能够形成体系,主要还是在汉代,因为在汉代有中医的几部著作相继问世,这其中有《汤液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篇》、《伤寒杂病论》。我之所以按照这个顺序来排列,也是有其历史意义的。

第一部是《汤液经》是汉代出现的中医著作,相传作者为商代的宰相伊尹所著。伊尹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也是道家人物之一。《汤液经》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的中医著作,其医学宗旨和重要内容在于服食补益和养生延年,体现了道家重生养生的思想,《汤液经》对后来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此书并归于经方派。可见汉代就已经有了经方派。《汉书》〈艺文志〉说此书内容主要是以方剂为主,而《伤寒论》中许多方剂都源出此书。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也引用了《汤液经》当中的许多条文,可惜的是《汤液经》这部书在唐代之后失传,因此也使得历代医家皆忽略了本书的重要性。

第二部中医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又称《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发源于何时无法考证,靠着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到了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也不是一人。据说此书缘起于神农氏,因此用了取名《神农本草经》,现在看来呢,很有可能是这部书的作者是希望借助名人效应使医书得以流传。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记载了365种中草药。《神农本草经》是成书最早的一部中药学著作。我们现在学习中药学,很多内容都出自《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包括后来李时珍编纂的《本草纲目》也借鉴了《神农本草经》的很多内容。

第三部著作是《素问经》,《素问经》是我们现代所见到的《黄帝内经》的上部,下部是《灵枢经》,而《灵枢经》早在东周战国时期就成书了。《灵枢经》和《素问经》的作者不详,这两部书其间相差几百年,作者并非一个人,但是这两部书,同样都是借黄帝之名而成书,且内容前后关联,因此合称《黄帝内经》。

《素问经》的主要内容是讲人与自然乃至和道之间的关系,其中大量引用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观点,因此也不可能是黄帝的作品,因为在黄帝那个时代还没有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观点出现,因此这是借黄帝之名的一部著作,目的还是为了避免争议,并且能使这部书流传下来。

《素问经》共9卷,81篇。这部书主要是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及其深奥广博。是《灵枢经》的姊妹篇。

下面讲中医学的第四部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虽然这部著作相对前面几部书面世最晚,但是他汲取前人的经验最多,理论更丰满,实用性更强。根据古代医家的考证,《伤寒杂病论》大量借鉴了《汤液经》的方剂,和《黄帝内经》的理论,以及《神农本草经》的中药学知识。

应该说在汉代,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成熟期,在这两三百年的时间里,相继有《汤液经》、《神农本草经》、《素问经》和《伤寒杂病论》这四部中医学巨著相继问世。而有意思的是《神农本草经》、《素问经》都没有作者署名,《汤液经》也有借名人效应之嫌,关于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讲。只有《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明确。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在这部著作出现之前,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理论还不够完善,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开创性的提出六经疾病的特点和传变规律,以及处方和治疗办法。是一部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中医学著作,也是一本临症指南。

可惜的是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伤寒杂病论》几经失传,又几经整理刊印,到了现代人我们看到的早已经不是完整版的《伤寒杂病论》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战乱频发,在仲景逝世不久,原书就散失不全了。曾经担任魏、晋两朝太医令的王叔和在民间搜集《伤寒杂病论》的遗卷,收集上来资料的就很混乱了,只得重新编辑整理。因此将《伤寒杂病论》拆分成为两部书,分别命名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到了唐朝,唐朝的大医家孙思邈晚年编纂《千金翼方》时,收载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今人称之为千金本《伤寒论》,也有称之为唐本《伤寒论》。

另外,唐代著名医家王焘 [tāo]编著了一部《外台秘要》,其间收录了《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也收录了《金匮要略》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些内容和王叔和整理的《金匮要略》内容并不一致。因此推测,王焘所藏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版本,因此又称王焘本为外台本《伤寒论》。

另外,唐宋期间还有流传到日本的两个版本,有康治本和康平本两个版本。后期又反流回中国,为后人研究《伤寒论》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到了宋代有宋本《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问世。宋本《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为宋代校正医书局所整理完成。这两部书内容类似,只是名称不同。

明代赵刻本《伤寒论》问世,所谓赵刻本是指明代富商赵开美捐钱刻印,因此称为赵刻本。

金代医学家成无己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做注,著成《注解伤寒论》。

到了晚清又出现了一部《桂林古本伤寒论》,传为张仲景46代玄孙张绍祖秘藏之珍本,于光绪二十年,传给他的徒弟左盛德。

这就是《伤寒杂病论论》经过这2000多年的流传,几经辗转,通过各个渠道流传下来的,因此我们现代看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经过各个朝代大医家的整理的著作,已经不仅仅是张仲景的作品了。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经方派,当中的经方就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有方剂113首,应用药物82种。《金匮要略》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记载疾病60余种,收录方剂262首。我们所说的经方,指的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除此之外,都不能称之为经方。因此,所谓经方就是经典所记载的方剂的意思。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中医历史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这其中有,商朝宰相伊尹,后世被尊为医圣。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后世被尊为亚圣。这两位就是经方派创始人,第一代掌门人是伊尹,第二代掌门人就是张仲景。到了唐朝由于《汤液经》的失传,更是因为《伤寒杂病论》的光辉太过灿烂,到后来,大家就只知道张仲景而不知道伊尹了。

今天我们就揭开历史帷幕的一角,简单介绍一下,中医历史上的第一位医圣伊尹。历史上的伊尹是一位大贤,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伊尹的本事太大,大的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他即是军事家、政治家、医学家、巫师、美食家,还是道家人物,他精通烹饪、医术和巫术和治国之道与兵法。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在商朝建立后,封他做了宰相,他深入的实践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之道,每天在那烹饪、垂钓做了个逍遥宰相。因此,后世有人说伊尹是个厨师。他一生留下了两部著作,一部是《伊尹》五十一篇,另外一部就是《汤液经》,其中《伊尹》五十一篇是一部兵书。

这两部著作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是否为同一个人所著,实在使人困惑。历史上关于《汤液经》是否为伊尹所著是争议的,因为中国历史上类似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这样的著作都是借古人之名才得以流传,而《汤液经》这部著作是否也是这样就不得而知了。但历代大医家都坚信《汤液经》为伊尹所著。只可惜作者未能如愿。《汤液经》还是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所幸的是我们在《伤寒杂病论》当中可以依稀看到了《汤液经》的影子。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张仲景。

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瘟疫流行,在汉桓帝在位时有大瘟疫三次,之后的汉灵帝在位时有大疫五次,到了汉献帝建安年间更时疫病流行。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张仲景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在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张仲景10岁左右时,身为名门望族子弟的张仲景就拜当时的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我们都知道,名门望族的子弟很少有专职学医的,虽然过去的大知识分子,例如孔明、范仲淹都讲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但也只是说说而已。而真正愿意做医生的几乎没有,况且他们还都不是出生在名门望族。这个不仅过去不愿意学,现代社会也是一样的。而张仲景学医,恐怕也是因为时代背景的无奈,这个时代也就是因为瘟疫太厉害了。

张伯祖是当时是一位名医,他医术高明,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因此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因此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学习医术非常用心,从不怕苦累。张伯祖也非常喜欢这个学生,因此倾囊相授。张仲景不仅认真学习老师的传授,而且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经》、《灵枢经》、《难经》、《汤液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学著作。

在东汉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张仲景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由此可见,张仲景的家庭背景是很厉害的。这个不是普通百姓能做到的。一个地方的乡绅联合推荐你去做官,这个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能做到的呢?即使是一般富商也没这个能力。举个同时代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同时代的曹操同样是举孝廉进入的官场。

也就是张仲景刚刚进入官场的几年,南阳地区发生了几次大的瘟疫让许多人丧命。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名门望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时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可是对于伤寒这个病却束手无策。于是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在他做官期间也不间断的给百姓看病。

可是做官期间怎么看病呢?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则端坐在大堂之上,挨个地仔细为患者诊治。由于他的医术很高,因此每逢初一十五,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患者,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通称为中医为坐堂医生。

到了公元196~219年,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类似现代的省长。也就是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据考证《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说到《伤寒论》这部著作是历代医家的必修课,从古至今关于伤寒论的注解数不胜数,即使到了现在在中医学方面注解最多的书籍仍然是伤寒论这部著作。因为他辩证简单,效果显著,为历代中医所重视。

那么,我们说了半天《伤寒论》多么厉害,何以见得呢?我们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下面我们就说说近代经方大家刘渡舟先生的一个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

七十年代,河北某化工厂发生火灾,因为有毒物质吸入导致六十余人中毒。中毒者的症状是:发热,胸闷痛,出现肺水肿、呼吸道、食道、胃粘膜水肿,也有重症昏迷的患者。当时请到的西医束手无策。后来请到了刘老,刘老诊察之后,果断处方:“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其中小柴胡汤7味药,小陷胸汤3味药,煮了一大锅,中毒者服用之后,大部分人在当天就恢复了,中毒最严重的患者也一周时间也恢复了。

后来有人问刘老,你连患者中的什么毒都不清楚,这毒又是怎么解的呢?刘老说,根据伤寒论的条文治的。什么条文呢?《伤寒论》378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另一条是《伤寒论》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之前的中毒患者,恶心呕吐,符合小柴胡汤证的特点,又有胃部按之疼痛的特点,因此符合两条的症状,自然是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合在一起用了。这就是经方治病的特点。

另外,我这里还有两个病例,其中一个是在17年的一个病例。有个朋友的母亲得了一种怪病,饮水即吐,口干不渴,其他饮食都一切正常。问我这个病怎么治,我给开了四味药,茯苓,桂枝,生姜,炙甘草,嘱咐他一付药喝三天,早晚各一杯。三天后回复,恢复正常。

后来朋友问起这个病怎么治的,我说伤寒论上都写着呢,伤寒论第74条,饮水即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您母亲口不渴就适用茯苓甘草汤了。患者大呼神奇。

另外还有一个案例,18年初,有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因为听我的课程跑到我这里看病胸闷,主要症状就是胸闷、烦躁,失眠。患病多年,经多方治疗无效。后来我观察这个病,应该用栀子豉汤,可是想了想如果只开栀子豉汤一共两味药,为避免患者有意见,于是又加了三味清热化痰的药,一共开了3付药。这个患者之后就没再见面。半年过后,这个患者突然来电话说,我的病好了,想去看看你。我问他怎么好的,他说就是您开的那个方子,我连吃了几周就好了。

那么这个病是怎么治的呢?就是根据《伤寒论》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鼓汤主之。栀子豉汤这个方子就是治疗胸中烦闷的,根据记载,刘渡舟老师还用他治疗过哮喘,也就是这两味药,效果非常明显。这就是经方医生的治病特点。

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句话告诉我们说,一个经方医生需要通过四诊的手段辨别了解患者的病症所在,也就是病发在哪一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明确用什么方剂,并且随着疾病的变化而调整方剂,这就是后人总结的六经辨证。关于六经辨证我们之前的课程有详细的讲过,这里就不重复讲解了。

历史上,经方医生的用药特点是用药严格遵守经方的法度,一般用药精炼,药量都很少,就比如说经方大家刘渡舟,开方子很少有超过10味药的方子,而且药量都很轻,几乎见不到超过20g药。而往往是几服药下去,病症就有明显的改善。古人形容经方治病的效果是,一剂知,两剂止。

不过这里需要和大家解释一下,经方治病所谓的一剂知,两剂止,是针对一个独立症状而言的,比如说大便不通,一副吃下去大便通畅了,就不要吃第二副药了,为什么呢?再吃就该拉肚子了。另外呢,还有一些身体比较健康的人,没有什么慢性病,有一些突发的症状,一般一两副药就解决了,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一剂知,两剂止,并不是几副药下去您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或者心血管病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家还要记住一句治疗慢性病的古训,叫作: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才是慢性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好了,讲到这里,关于中医经方派的内容就结束了。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0)

相关推荐

  • 公共基础知识: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在公基内容考察中,经常会涉及到常识类问题的考察,特别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考察一向比较频繁.其中,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又称汉医.汉方,东瀛人称之为"皇汉医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我 ...

  • 四诊 五行 六经 八纲

    法从仲景表裹六经定方药--治疗方法上,依照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面的,表里六经辨证体系选取处方,进行遣药.理崇岐黄阴阳五行辨病机--指导思想上,按照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对疾病的整个变化过程 ...

  • 【黄帝内经】夜话中医门派之一经方派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的门派,有朋友一听中医居然还有门派,就感觉很奇怪了.其实所谓门派 ...

  • 中医治疗急腹症案 – 经方派

    笔者的姥姥半个多月前大便不通,小腹痛,几天后突然半夜痛甚,实在忍不住才去了住院.期间医院让她禁食禁水,用输液维持基本生活,每天用清水.肥皂水灌肠,喝豆油来润滑,但都没有起效,逐渐从小腹痛发展成脐周痛. ...

  • 缠绵10年病痛看中医如何去根儿 – 经方派

    李某,女,69 岁,农民. 2007 年 9 月 11 日初诊.反复心烦.心悸.少寐.惊恐不安,时缓时急,逐年渐剧,已 10 年矣.(小编:今日看来,很可能是一个焦虑障碍,心烦心悸之症虽当时未行检查, ...

  • 熊继柏:中医治病不能以西医的诊断结果为依据 – 经方派

    中医治病不能以西医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只能以其为参考.不论西医的诊断结果是什么,中医都必须按自己的诊治法则进行辨证施治,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举个实例: 一位病人,胸满舌强,似痫非痫. 患者是一位19岁高中 ...

  • 卫生室里的中医故事 – 经方派

    中医不分国界,更没有城市农村之别,卫生室是中医的最前线,也是和疾病斗争的主战场,更是中医人的最佳修行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分享几则卫生室里的中医故事. 故事一:乌梅丸再次让我 ...

  • 一个中医爸爸的自述:女儿发热案 – 经方派

    小女团团,两岁零二个月,平素饮食睡眠均很规律,七月份的一天晚上无明显诱因半夜突然出现辗转反侧不眠,时有哭闹,刚开始我们以为是孩子没有睡好出现的哭闹,于是和宁宁一起变着法儿哄她,然而孩子哭闹越来越厉害, ...

  • 怪病难辨?中医经方显奇效 – 经方派

    情绪不能自主控制案 病翁,怪症年久,启齿即老泪纵横,无法控制,屡屡检查亦不知所以然. 吾诊脉望舌,未逮其邪.刻见翁以绢拭泪,好生可怜.试问家庭,诉家境优越,老伴健在,故可排除空巢忧寡.再询,得知其大便 ...

  • 3剂药搞定流感,看中医有什么妙方 – 经方派

    -1- 案例一 刘X,男,17岁.初诊2019年12月12日.发热2天,体温39℃,恶寒,微汗出,咽痛,腹胀,胸胁痛,舌红苔白,脉浮数. 予柴葛解肌汤加味: 组成 柴胡30g 葛根30g 黄芩15g ...

  • 宋柏杉:从一例长期发热案的治疗看中医的诊治思路 – 经方派

    先看一个病例:杜某,女,27岁,高热一年余,体温41.3℃,平常体温烧到38℃左右就觉得很正常了,在北京协和医院.宣武医院等,在承德当地承德市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共做过一百多次化验检查,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