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敦煌人吃什么(附一则:和尚尼姑也喝酒)
据文献记载,敦煌人的主食,除了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还有粟、黍、粳米及大量的豆类食物。荒年的时候,草籽也会成为他们的食物。敦煌人的副食也比较丰富。敦煌有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牛羊等家畜是肉食和乳品的来源。敦煌人喜欢狩猎,这也是他们获取肉食的手段之一。
敦煌人的主食以各种饼为主。敦煌饼类食物的名称有近三十种之多,比任何史料中出现的都多,有胡饼、馒头、水饼、白饼、薄饼、蒸饼、烧饼、沙饼、乳饼、菜饼、煎饼、馓枝、梧桐饼、环饼、索饼、龙虎蛇饼、菜模子、小食子等。这些饼大部分用麦面做成,少部分用粟面或糜面做成。
敦煌人还喜爱喝粥,敦煌的粥有浆水粥、白粥、米浆水、酹粥等,不仅可以用米或小米做,还可以用面做。羹也是敦煌人经常性的饮食品种,敦煌人之所以喜爱粥及羹,与他们经常吃油炸食品有关。
当时敦煌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如灌肠面、糌粑。敦煌曾被吐蕃统治过一个时期,因而在生活上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敦煌人常将灌肠面用来祭神,看来,它是一种高级食物。而今天的藏族地区灌肠面仍是一种家常的吃法。糌粑也是藏饮食品种,在敦煌藏文卷子中有记载,说明在吐蕃统治时期,他们的饮食文化也在影响着敦煌人。
附:和尚尼姑也喝酒
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寺院和私人大量酿酒,城市中已经有很多的酒家和酒户。敦煌酒的品种非常多,酒的酿造技术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敦煌石窟中有世界上最早的蒸馏酒酿造图。
在敦煌,几乎每一个社会阶层的人都喜欢饮酒。军政首领、使节、走卒贩夫,都是酒店的常客,甚至连和尚尼姑,在面壁诵经之余,也会来上几口。寺院收入的大部分粟都用来酿酒或换酒。
当时,酒已不再是一种饮料,几乎一切世俗的社会活动甚至一些宗教活动,都少不了酒。如招待使节、祭祀娱神、节令仪式、各种宴会、迎来送往、婚丧庆典等,都必须有酒。
当时,敦煌人在喝酒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行酒令,那时称之为“喧拳”。敦煌人的酒量也非同小可,从一些文献记载计算,那时一些人每日可以饮酒达到六斤至九斤。但是,他们所饮的酒和现在的白酒是不一样的,大多都是粟酒,酒精含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