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名宦-赵焕传

赵焕传(草稿)(2009-10-11 15:13:34)

转载▼赵焕(1541—1619),字文光,号吉亭,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曾任乌程知县、工部主事、御史、顺天府丞、左剑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吏部侍郎、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赵焕为官明末乱世,为人耿直,不畏强权,一生官场坎坷,多次被弹劾,多次隐退,又多次被神宗起用,做的是遭罪的官。七十八岁时卒,熹宗时赠官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著有《怡真亭诗存》八卷传世。东莱赵氏原为河北真定赵云的后代。赵云随刘备人住四川后,他的后裔逐渐散居海内南北。明朝初年,赵焕五世祖赵守义任金州卫(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经历,因获战功提升为佥事,举家前往东莱。曾祖父赵秀明朝增生,祖父赵惠庠生。父亲赵孟为明朝贡生,官至衡州府(今湖南衡阳市)知县。万历时,赵耀,赵焕,赵灿兄弟三人赐称“东来三凤”。赵耀进士及第,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赵灿进士及第,中省试举人第一,授国子监司业,曾任官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卒后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明清时,赵焕所在家族人才辈出。赵士哲官至都御史,自幼聪慧好学,尤善著文,著述等身。崇祯五年(1632),登州叛将孔有德围莱州,赵士哲起草讨贼檄文,顷刻写成,坚守城头半年之久。围城解除后,被奖赏得超贡。李自成攻下京城后,派伪官接受莱州,莱城官员面面相觑,没有一人敢出声的,惟独赵士哲面对伪官大加斥责,并将伪官绑缚处斩。甲申北京城破后,赵士哲避兵登州松椒山,与弟子董潐耦耕海上,被乡人私谥文潜先生。赵士哲著有《建文年谱》、《石室谈诗》、《辽宫词》等。新城县士子王士禄称赵士哲的诗如"寒客衣单,孀妇泪尽"。赵耀之子,赵焕的侄赵胤昌,进士。先任直隶沭阳县知县,又调曲周县知县,后考选为广西道监察御史。赵胤昌子赵士元,赵士宽,赵士完,赵士冕,赵士亮兄弟五人被时人称为“赵氏五虎”。赵士完是崇祯五年举人,因明末政局不稳,弃家南下,任南明宏光皇帝大学士,后北归。清人进关后隐居不出,赵士完与顾炎武结为挚友。赵焕家族成员情况如此万历三年(1575),神宗宦官张宏仗势营私,无理要求赵焕任用他的党羽真定,管理朝廷材木专卖事宜。赵焕坚决不同意,与给事中侯于赵共同上疏神宗。时大学士首辅大臣张居正位高权重,朝中许多官员都竭力巴结,独赵焕焕不肯曲意逢迎。张居正父死,按旧例应回老家守丧,朝中一些趋炎附势的大臣,认为朝廷一天也不能缺少张居正,就联名上疏神宗,请求挽留张居正,满朝大臣唯独赵焕没有署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三月,神宗为广开言路,颁“求言诏”。赵焕上疏进言,“请恢圣度,纳忠言,谨频笑,信政令,时召大臣商榷治理,次第举行实政。弊在内府者一切报罢,而饬戒督抚有司务求民瘼”。赵焕请求皇帝开阔胸襟,接纳逆耳忠言,使朝廷颁布的法律制度取信于民;皇上应该经常与大臣议事,寻找行之有效的治理国家的办法;严惩官场腐败现象,整饬吏治,使各级官吏都能体察百姓疾苦,认真执政。神宗接纳了赵焕的建议,并任命赵焕为工部右侍郎,再提拔为吏部左侍郎。但不久,赵焕即向皇上乞假回乡。赵焕归家不久,神宗就任命他为南京右都御史。赵焕以“亲老”(父母年纪大)为理由拒绝赴职。此时,赵焕的兄长赵耀任辽东巡抚佥都御史,做封疆大臣时间很久,也上书神宗请求辞官归乡。吏部认为赵耀是赵家长子,就批準赵耀回家侍奉父母,而催促赵焕上任。赵焕隻好重返朝廷任职,并兼任刑部尚书。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出兵侵犯朝鲜,神宗派李汝松为统帅,带大兵援朝,取得平壤大捷。时朝廷大臣就对日本“朝贡”之事,产生激烈争吵。赵焕坚决反对对日本“朝贡”,触怒支持和谈一派的神宗。李如松家中塾师诸龙光挟私报复,诬陷李如松“通倭下吏”,“私许日本与天朝结亲”。诸龙光诬陷李如松案情查明后,被判"枷赤日中"刑,并发配瘴乡充军。赵焕认为诸龙光罪不当死,而受枷刑生命难保,就连续两次上疏力争,再次触犯圣颜,遭到神宗的责骂。恰好此时朝廷讨论浙江巡按使彭应参案件,赵焕又没有看皇帝眼色行事,惹得神宗更加不满。赵焕看到朝廷黑暗,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就以生病为借口,要求辞官回乡。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七月,赵焕在吏部尚书位上,按照年例,调离御史孙振基,王时熙,魏云中到京外任职,引起三人不满。按照明制,科道官员从京城外调地方,要与都察院吏科协议。御史汤兆京九依旧例,弹劾赵焕越权,朋党周起元,李邦华,孙居相,贺烺等人也相继弹劾赵焕专横擅权。赵焕上疏力辩,并送上辞呈,以杜门不出相要挟。神宗无奈,下诏好言抚慰赵焕,并给周起元等人以扣除俸薪处分,给贺烺以降级处分。于是赵焕收回辞呈,继续为神宗效劳。不久,赵焕又遭到给事中李成名“党同伐异”的弹劾,赵焕便力请辞职还乡,神宗一再不允。赵焕便称病不出,神宗没有法,便赐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公车),让赵焕归乡。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赵焕第二次任刑部尚书时,临沂人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能诗文,善书画,万历二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迁太仆寺少卿。邢侗36岁时,因受张居正株连,辞官归家。邢侗朝夕临摩二王书法三十年,书艺大进,被誉为“人书同贵,墨迹与黄金同价”。 时任吏部尚书的杨巍与邢侗是姻亲,杨巍不方便公开推荐邢侗复出做官,便让赵焕出面推荐。赵焕很敬重邢侗的为人,连续上疏推荐,都没有成功。赵焕再次上疏,言辞激烈,邢侗仍然没有被朝廷任用。后来当神宗起用邢侗的诏书快到临沂时,邢侗已经去世了。赵焕非常痛惜,亲自给邢侗题写了墓碑“海内大孝明公子愿邢先生之墓”。邢侗在《答大司寇赵吉亭先生》文中说:“先生之急不肖也,不肖盖有闻也。先生每向人言:吾党邢君廉士也,文士也,意气士也。侗乃时用嗟感慨谓:世有先生知我,我即死无憾也。”以此可知邢侗对赵焕深怀知遇之恩,而赵焕爱才惜才之心也表现得淋漓尽緻。万历四十年(1612年)时,神宗因宠幸郑贵妃,废长子朱常洛,私许要立郑氏所生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与坚守太祖“立嫡立长”遗训的朝廷大臣发生冲突,双方已对峙争论十几年。神宗耍赖,便以“郊庙弗躬,朝讲希御,封章多滞”相对抗,即不上朝,不接见大臣,不批奏疏文件,竟然三十年不理政事。万历四十三年(1615)二月,赵焕赋闲十六年后,被任命做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时, 朝廷内枢几乎瘫痪。当时宰辅隻剩下大学士叶向高一人,叶向高无法处理朝廷事务,干脆在家装病,几个月不出家门。“六卿止一焕在”,吏部除了赵焕外竟然“无复堂上官”。而兵部连一个侍郎都没有,户部、礼部、工部各有一侍郎,都察院八年没有正职。按照旧例,六部应该各设立给事中五十人,御史一百一十人。赵焕多次向明神宗上书,要求给各部署增补官员,而神宗对于赵焕的奏折一概“留中不报”,气得赵焕胡子直翘。赵焕昼夜上疏,神宗才采纳赵焕意见,每部各任命侍郎四人,考选补充给事中十七人,御史五十人。赵焕的艰苦努力,得到朝中上下的一緻称赞。此时,朝中朋党势大,官员议论角立。攻击东林党的大臣,想方设法疏远赵焕与东林党的关系,拉拢赵焕攻击东林。赵焕正直倔强,享有清廉名声,又是刚从老家复被起用的,不愿意被牵扯进门派党争。这样一来,东林党人认为赵焕部和他们套近乎,关系就不够和谐,赵焕提出的主张建议,常常被东林党否定,连续遭到御史李若星、给事中孙振基等人的弹劾。赵焕感觉朝廷难以立身,再次上疏明神宗,请求去职还乡。明神宗下诏抚慰,一再挽留赵焕,赵焕仍然郁郁不乐。万历四十六年(1618),朝廷东林党人大势已去,代之以齐、楚、浙三党鼎立。其中,齐党亓诗教的实力很大,把持著政权。此时,吏部尚书郑继之辞官归乡,急需人填补空缺。亓诗教认为赵焕“乡人老而易制”,就向神宗力荐,辞官不到两年的赵焕再次出任吏部尚书。此时,七十七岁高龄的赵焕,已没有当年锐气,凡事听从亓诗教的指挥,没有半点相左意见,"素望益损"。但神宗认为赵焕操守清廉,还是一如既往信任赵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明朝大军在萨尔浒被后金打败,辽东告警,京师震动,神宗却仍然沉迷酒色,闭门不出。赵焕心燎火急,亲率文武百官至九华门, “九卿伏阙”,跪求到当天傍晚,神宗才让宦官传旨一个字:“退”。次日,赵焕再次上疏,催促神宗临朝,并作危语说:“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意思是说,等到京城遭到蹂躏,敌人打开国门的时候,你皇帝老儿还能身处深宫高枕无忧,称病闭门不出吗?神宗阅后非常不满,更加厌恶赵焕。按当时朝廷规定,大臣任职到了一定时间考察合格后,应该加官晋爵,赵焕任职“考满”,就是考察得了“优秀”,就要求神宗给加官晋爵,神宗却故意施冷脸不予理睬。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十一月,赵焕为政半个世纪,在满怀委屈中郁郁而死,终年七十八岁。赵焕死时没有得到朝廷任何恤典,晚景悲凉。直到明光宗继位,才恢复了赵焕的恤典。明熹宗初年,追赠赵焕为太子太保。附:赵焕世谱真定赵云-----------(赵孟四世祖,)世祖)赵守义,明初任金州卫,迁东莱.(山东莱州县)二世祖三世祖:赵秀,(字)嵩毓,[明初增广生员.]┕→ 父亲,赵惠,字大宽,┕→ 5]赵孟,字晋臣,(贡生,知县.有三子.)┕━━→ 赵耀(字文明,号见田,兵部尚书,1571年进士)┕━→ 7世]  赵胤昌,字世茂,有五子,称"赵氏五龙",┕━→  赵士元,┕━━→ 8]3赵士亮,┈┈┈>8世]赵玉藻,(泛玉字辈.)┕━→ 赵士宽,赵士完,┕━→ 8]5赵士冕.┕━━→ 6]2 赵焕(字文光,号吉亭,尚书,1566年进士)┕━━→ 6]3赵灿(根据《明史》整理,参考网络部分材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