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懒成笨
(1006)
积懒成笨
这两天我到八年级临时代课,按照老师的叮嘱,我的任务是辅导学生做套练习,然后再评评。像很多普通班一样,后面有几个学生明显不在做题的状态。我走过去,问一个上课前还生龙活虎的男孩。“为什么不做题呢?”“不会。”他回答的很干脆,我也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我翻开课本,把第三章比较重要的四个概念和公式划出来,然后说:“题不用写了,这一节你的任务是把他们抄抄记住。”过了五六分钟,我又转到了他的面前。只见他的练习本上潦潦草草的连一个概念也没抄完整。我让他站了起来,问他为什么不写,他不吱声。前面不知那两个学生偷偷地小声说了两个字,一个是“笨”,一个是“懒”。
我始终认为,笨学生不会调皮,调皮的学生都不笨,他们的笨,都是因懒而笨,积懒成笨。
晚上,和七年级的王主任聊起,他也有同感。
懒是一种习惯,就像每天早晨,有的孩子能自己醒来,有的需要家长的反复督促一样,它的根最主要就在家里。
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们每天都要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所有的学生好像也都特别聪明,只要不是双百,哪怕有个99分,家长也常常不很满意。到了四五年级,由于心疼孩子太辛苦,也由于自己也慢慢地懒了,于是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次作业不写也没啥,考个90分也蛮不错嘛”。到了初中,很多家长就更加放得开了,“考个中等也不赖,比我上学的时候好多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偷懒,孩子也就在自己的行动上偷懒,一次、两次好像影响不大,但是一年、两年,孩子对学习的放纵就日积月累成为了习惯,积懒成笨,就成就了中学教室后面那一个又一个差生。
在学校,作为老师,我们都曾见证一些聪明的学生因为懒而成为了差生。也曾见证很多并不聪明的学生,因为勤奋、刻苦,一步一步成为了好学生。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地方,也是检验学生各种品质习惯的地方。但是教育的根永远在家庭,不仅仅是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自身的言谈举止。
学校不是万能的,要想使学生取得好成绩,不仅需要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还需要家长们的鼎力配合与支持,特别是家长自身的耐心与坚持。
积懒成笨,不仅仅是学生的错,家长也应该承担相当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