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五霸是五个人,战国七雄是七个国家?霸和雄有何不同?
公元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从此周天子权威不在,春秋时代拉开帷幕。
春秋时期,全国有140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周天子的王命不行,导致了列国内乱和诸侯兼并,此外戎狄横行,华夷杂处,天下大乱。
春秋
当时的中原诸夏所最感威胁者,南方楚国、山中北戎。周天子既然权威不在,无法抵御外侮,于是便产生了齐桓、晋文的霸业。
霸主的意思,大致有四:尊王、攘夷、禁抑篡弑、裁制兼并。
也就是说,最初的霸主是代周天子行王政,于是周的天下可以得到苟延残喘。孔子曾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便说明了齐桓公称霸的尊王攘夷的重要性。
春秋列国
霸政可以说是变相的统治中心,其事创始于齐,而完成于晋。总观当时霸政,有二大要义:
一、霸政是中原诸夏农耕民族的城市联盟,以抵抗北方游牧部落之侵略,使中原不致沦亡于游牧民族之手。
二、霸政是为了联合抵抗南方楚国的武力兼并。
春秋时期的国与战国时期的国并不相同,更像是古希腊的城邦,是不连续的,没有明确的国界,霸主便是城邦的联盟。为了争取成为霸主,各诸侯相互争斗,而霸主随君主的变迁而变化,因此春秋五霸是五个人。
春秋争霸是城邦联盟
春秋五霸,“五”大约是虚指,并非真的只有五个人,春秋五霸有七种说法: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五霸无论有几种说法,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最没有争议的,史称“齐桓晋文”。
春秋争霸的结果,是诸夏逐渐联合,而楚国开始融入华夏。
后来霸主会盟频繁,诸侯畏佬,常常让大夫代行,于是大权开始旁落。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拉开了战国时期的帷幕。
到战国时期后,春秋时期半独立的贵族城邑被连片的国家行政单位所替代。各国都开始修“长城”,不再是各个贵族经营自己封地城邑的防御。既然修了长城、设置了专职边防军团、给专业军队指定了后勤供应模式,各国便有了边界,一个国家便不再因一个君主的能力而骤然兴衰。于是战国七雄便不再指人,而是七个国家。
春秋后期,在城邦的基础上形成了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中晋五强的局面,而三家分晋的结果便是晋国一分为三,于是五强便变成了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国土兼并
春秋五霸的说法不一,但战国七雄却很明确——齐、楚、秦、燕、赵、魏、韩。春秋五霸的五只是君主的列举,是城邦联盟;而战国七雄的七则是国力的评估,是国土兼并。
那霸和雄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国历史上,霸与王相对,并非一个好的褒义词。也就是说霸主,虽然获得了实力认可,但其道德地位则被不置可否。霸道与王道相对,在儒家看来,则是路线之争。
“雄”,则是个褒贬义兼具的字,看跟谁结合:英雄、枭雄、奸雄,由褒到贬。
奸雄曹操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孙权是英雄,尊刘贬曹倾向很明显。
王、霸、雄,其中雄是霸与王的过渡地带:实行王道的雄是英雄,霸道的雄是奸雄,王霸道杂之的是是枭雄。
在儒家眼中,霸主,不如群雄;而群雄,不如帝王。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