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当初为什么不逼我?”当孩子不想学习时,请看看这篇文章

朋友阿岚是一个向来奉行“快乐教育”的妈妈,用她的话来说:

'孩子从玩中获得一切知识,任何早教班、补习班都是焦虑的产物,没有压力的童年才是健康快乐的。'

但是,今年疫情在家的这段时间,她发现:
娃脑子里只有一件事——看动画片。
书本、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动画片面前都是浮云。
桐华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会逐渐形成两种人,一种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种因懒散而失败。
亲爱的家长们,你想要孩子成为哪种人?
01
那些从小不被“逼”的孩子
成为了生活的弱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
当孩子对舞蹈、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二话不说给报了班。
然而当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想要放弃时,父母遵从了孩子的决定。
他们往往会这样想,是不是我的孩子没有天赋,是不是应该让他去学习他擅长的强项才会事半功倍?
殊不知,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
这时候父母尊重孩子的本能,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
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这样的孩子,只能沦为生活的弱者。
而成为强者的孩子,小时候都在做什么呢?
一个8岁的小姑娘,每周要往返上海学琴两次。

从南昌到上海,700多公里的路途,8个多小时的火车,小女孩风雨无阻。

在火车上,小女孩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玩闹,而是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熟悉明天上课的谱子。

就连在楼下等老师上课时,也不忘以桌为琴继续练习。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学习结束后,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回南昌。

可就是在回家的途中,小女孩也没有休息,继续写作业,复盘今天上课的感受......
看到这一幕,不少网友表示,“孩子辛苦,大人更辛苦。”
然而在这辛苦的背后,我却看到了一个未来可期的优秀孩子。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在孩子该学习的年龄,适当“逼”一把,陪他们一起坚持下去。
因为儿时所经历的辛苦与痛苦,终究会在日后变成可以闪耀未来的一道光。
02
不逼孩子一把,
你永远不知孩子的潜力有多大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钢琴家吉娜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学琴的故事。
在她的记忆里,没有一天是不练琴的。
不管是生日、圣诞节,甚至是新年,吉娜都不能放松。
因为只要不是天天练琴,琴技就会慢慢退步。
从7岁开始,吉娜就被父母要求每天必须坚持练琴3个小时。
但高强度的练琴经历,不仅没让吉娜对父母产生怨恨,反而十分感激当年他们对自己的“逼迫”。
因为那些被父母逼着学琴的日子,让她变成了最好的自己。
可见,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来自父母的放纵。
前段时间,易烊千玺的弟弟易烊昱华创造了最小年纪盲拧还原二阶魔方的世界纪录。

哥哥是全能偶像,弟弟也智商爆表,这让很多网友都感叹,易烊千玺家庭基因真强大。

“弟弟太六了,千妈到底有什么育儿宝典!”

主持人李艾还特地发微博:

“我现在比较想看易烊千玺妈妈出育儿书,除了基因,还有什么其他秘诀把孩子都培养的那么优秀!”

事实上,如果回顾一下易烊千玺最近几年的采访,你会发现,这对兄弟没什么背景,出身也非大富之家。
但关键是,他俩有个超级鸡娃的妈妈。
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爸妈怀里撒娇的时候,2岁的易烊千玺已经在妈妈的带领下,开始辗转于10个培训班了。

从魔术、变脸、葫芦丝、书法......到5岁时的中国舞、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

家里的花销,除了生活费,所有的都用来给孩子学才艺。

易烊千玺妈妈曾在一档综艺里表示:

“应该没有几个人可能经历过,我跟千玺之间的这些东西,真的很辛苦......”

而妈妈对弟弟的培养,至易烊昱华明事理起,也从未放松过。
在盲拧魔方上有天赋不够,还要让娃知道刻苦才是成功的捷径。
从今年1月份接触魔方开始,易烊昱华每天训练6小时,从基础手法到盲拧训练,短短数月,成绩甚至超过很多成年人。
很难想象,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是怎么在高强度里的训练里坚持下来的。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正是千妈的严格管教和用心栽培,才造就了今天的易烊千玺和易烊昱华。

正如千妈说的那样:

“现在辛苦一点,以后就能很幸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每一个孩子的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在孩子想要放弃时,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适当的“逼”一把,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下去。
03
父母的选择
决定孩子一生!
英国有一句谚语,叫“七岁看老”,纪录片《人生七年》的拍摄灵感也是来源于此。
跟拍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孩子,然后每隔七年,再次采访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给人最大的震撼,就是在每隔7年的拍摄节点里,受访者的真实生活状态。
农场主的儿子尼克,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随后又移民到美国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一路从助教升任副教授、教授。
家境一般的尼尔,从一开始就跌入谷底,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四处流浪,靠政府的救济金度日。

得出的结论很真实,也很扎心:

阶层和家庭只能决定人的起点,每个人做的选择才会真正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童年时期来自父母的选择。

是从小“逼”他学会坚持,不要放弃?还是奉行“孩子开心就好”,帮他“挡掉”成长路上必经的苦难和挫折?

有远见的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
养育子女,从来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

孩子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他们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在坦途中茁壮成长,在逆境时也不轻易放弃。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 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 对着钢琴说话”

这是周杰伦写在《听妈妈的话》中的开头,同时也道出他的童年经历。
他说,“要不是妈妈拿着藤条逼着学琴,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所以周杰伦十分感谢母亲当年的“逼迫”,让他如今可以骄傲地活着!
孩子的不坚持,多半源于父母的放任。
如果父母选择错误,孩子便会错过很多未来本该拥有的精彩人生。

作者六六说:

“只要道路正确,并坚持不偷懒,我不能保证你过上万人之上的生活,但五千人以上是肯定的。”

所以,当孩子在选择放弃之前,请父母鼓励孩子再坚持一下。

坚持虽难,但为了不让孩子的人生留有遗憾,父母必须教会孩子不能轻言放弃。
最后也请告诉您的孩子,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

那些你吃过的苦,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你最大的底气。

点个“在看”,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