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到精通,结构化面试如何通过自学实现华丽逆袭
许多同学在职备考公务员,一方面被工作牵制,另一方面还有兼顾家庭,复习之路可谓充满辛酸,更别提脱岗去参加那些几天几夜的实体班了。即便请出了假,也担心实体班师资堪忧,质量参差不齐。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想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自学之路,但作为零基础的萌新们,自学真的可以成才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一直以来,更多的是专注于面试方法和技巧层面的研究,没有专门针对自学的方法步骤写一篇相对系统的入门级文章。后来发现对这方面有需求的同学不在少数。平日里工作繁忙,趁周六坐下来,写写如何通过自学,实现面试的华丽逆袭。
第一、不疯魔不成活,全心投入是前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自学备考,因为受到各种掣肘,一定要先过心理关,不要被时间不足、杂事烦扰所影响,更不要认为自己缺乏语言天赋和表达能力。
参加面试的大都是普通人,这些人中,在面试之前,绝大多数无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家智商也相差无几,没有必要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我一直把面试称为“瘸子里挑将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面试绝对不是优中选优的考试,而是在一群“跳梁小丑”中选几个过得去的人。不要认为这样形容有侮辱之嫌,站在考官角度,看对面那些考生的各种表演,用“群魔乱舞”来形容不足为过。
即便古之圣贤,其大成之作,也多是“发愤之所为作”,因此,既然要准备面试,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要学会从海绵里挤水,充分利用每一分时间,上班间歇,通勤路上,起床时分,睡前10分钟,都是学习的时间,一天浪费的时间堆积起来,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京剧业内的一句行话:“不疯魔不成活”,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大作为者,不乏疯魔之辈,唯有此等痴迷投入才能终成大器,你也需要具备一颗“疯魔”之心,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当然,这不是让你三更眠五更起,头悬梁锥刺股,那不是疯魔,是走火入魔。我只是强调一种状态上的投入。
记住:面试没有捷径,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能赢得成功!
第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题型是基础
首先明确一点,辅导班是有用的,对于面试小白来说,辅导班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你了解各类题型的切入点,并且通过强化练习,让你有话可说。
这是一条科学的途径,我们不能全盘否认辅导班的作用,彻底抛开套路练习,进行反科学的学习。这就像想跑步要先学会走路一样,试图一口吃成胖子的,无一例外都被撑死了。
我们要深入了解结构化面试特点,具体包括两大方面:概况和题型。
概括包括结构化面试的基本情况,答题时间,考官有几位,评分标准,考场布局等等,这些非常基础的问题,你要有最基本的了解。许多事情之所以显得神秘和困难,是因为你不够了解它。这就像追星,当你远远仰望时,他们是神;当你深入了解时,你会发现很多明星就是学渣,甚至存在严重的人品问题,仅仅只是比你会表演、会唱歌。因此,了解面试的概括,有助于缓解你的紧张情绪,避免陷入煎熬和痛苦。
题型包括两大类:基本题型和创新题型。基础题型有四种,问题解决类、人际关系类、综合分析类、组织计划类;创新题型其实是在基础题型上的演变,本质还是那几种,近几年常见的新题型有串词类、讲故事类、驳论类、观点辨析类、排序类、观点选择类等。
每个基础题型当中还可以分类许多具体的小类,比如综合分析类,可以细分为社会现象类、对立观点类、漫画类、名言警句类、政策理解类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按照从大类到小类,把各种题型的基本思路都一一梳理出来,当然这一步可以走捷径,就是买本书,或者从网上下载相应的资料,不需要完全依靠自己梳理,也没必要。但是要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别人的资料只能参考,不能迷信。
这个步骤需要起码一个星期,此时你手头应该已经有了各类题型的模板以及例题,当你对各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就不会出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现象了,看到题目都觉得陌生,无法入手,起码看到题目知道该答几个方面内容。
切记:不要被网上各路反套路的牛鬼蛇神误导,盲目鄙视一切套路练习,试图一步登天,他们说的也许很有道理,但是不适合你。只有先学会套路,才有可能去掉套路,就像张无忌学太极拳,也是先学招式,才忘记招式。
第三、光练不说傻把式,真题演练是正途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真题练习是从理论到实战的桥梁,当我们了解了各类题型的思维之后,还停留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地步,下一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要通过大量的真题练习,让这些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言,成为自己的本能。
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答题思维的完整性。比如一个社会现象分析题,你首先要给这个社会现象定性,也就是戴帽子;其次,如果是负面社会现象,你要着重分析原因,因为负面现象是需要解决的,那么就必须要知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原因的时候,你还要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比如从主观和客观入手,从历史和现实入手,从软件和硬件入手等,还要看看是不是需要说几句影响;再次要提出对策,对策要有针对性、可行性;最后要做个结尾。
这样的话,最起码你的答案是一个完整的答案,内容也会比较充实,不会出现遗漏现象。我特别强调答案的完整性。这是有据可依的,因为考官手里的评分标准,大多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只是在具体的内容上,会有一些难点是普通考生想不到的,便于拉开区分度。而考官评分的时候,在考生表现没有特别突出的情况下,答题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吻合度是重要的评分标准。因此,让内容尽可能完整,才是有的放矢的答题方式!
另外,还要注意做好总结,每练习完一道题目,都要分析自己答题的思路是什么,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参考答案的高明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有哪些知识点是自己没掌握的,哪些语言是自己不会表述的。随着答题数量的增加,每道题目都会变成你的知识储备,最后才能实现知识迁移。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背诵,
这是解决“茶壶到饺子,有话说不出”的有效方法,有效背诵永远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没有积累就没有面试。
另外还要强调一点,真题练习不要每道题目都花费大量时间,那会让你变得焦虑,觉得进度很慢,而要精炼和粗炼相结合。对于比较经典的题目、没有思路的题目要精炼,主要目的是为了补短板,增知识;对于有思路的题目,粗炼即可,主要目的是为增加熟练度。
第四、推陈出新,脱口而出臻化境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学习,你要达到的水平是:对于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都比较娴熟,知识储备实现了大幅提升。此时给你一道常规题目,如果给你充足的时间,你能够把答案相对比较完整的答出来,而且内容比较丰富。如果没有做到,请继续。
但此时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在极短时间内组织思路,流畅答题,并且内容上缺乏亮点。
不要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此时应该做的是限时强化训练。要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强迫自己对每道题目在一分钟内列出提纲或者打出腹稿,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这里我强调下,打腹稿看起来似乎难度更大,但经过大量的实践验证,正常人通过十天半个月的练习,往往都能够做到脱稿答题,而且比列提纲更为容易。这似乎是一个反人类现象,实际上道理很简单。面试从本质上更考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在纸上列提纲,会让我们过度依赖提纲,束缚了思维发散。打腹稿看起来难度更大,但实际上更适合面试发挥,就像我们平时讲话,谁会看着提纲聊天?
通过限时强化练习,来逼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思考,形成答案。但是这里要注意,在基础还没打扎实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进行限时强化练习,否则只会越练越没自信,等于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还不给自己留个透气孔。
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快速思考、流畅答题,同时在内容上要注意去套路化和增加亮点,但是去套路化不是让你抛弃一些模板,而是让你的表述更加具体化、细节化、自然化,把前期积累的素材,进行优化和巩固,用自己舒服的表述方式讲出来。你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多逼自己一把,你会发现有很多新想法、新思维迸现。
这里我更强调具体化,举个例子,我上周的面试交流课中讲了应急题,题目是这样的:某村村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运送水果的卡车翻了,司机受伤,当地村民围观并哄抢水果,一位村民来到你的办公室报告这一情况,你作为村长助理采取什么行动?
我在讲解过程中,提到卡车翻车这个细节,司机大概率会被困车内,这时候不仅需要叫医生,还需要叫消防队,才能实现有效救人,而且也是为了防止货车爆炸,起火等二次事故。而叫医生的时候,要注意通知当地乡镇卫生院,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
这其中的消防队、二次事故、卫生院都是属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如果你在答题中能够说出来,就属于亮点了。
在后期还要进行模拟练习,找你的家人、朋友充当考官,你要对着他们答题,而不要一个人自娱自乐,当然有条件的可以找已经上岸的朋友,最好是找当过考官的人,这会跟你更加有针对性的指点。这能让你最大限度的克服面试紧张感,提前适应对着人说话的考场氛围,实现心理脱敏。
写了将近四千字,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提到,挂一漏万是难免的,而且文章写太长了,也会让大家丧失阅读的兴趣,所以我尽可能的把大概的过程讲清楚,文后还列了几篇可以配套学习的文章链接,大家可以花上半天时间,对照学习下,能够有个比较清晰的复习思路,当然,对于有自己清晰复习思路的同学,本文可以忽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家有问题,也可以在文后留言,我尽可能的解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