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东软却难盈利,技术赋能医疗和保险是门好生意吗?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技术是解决保险与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基底,却不是唯一要素。
5月底,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熙康、东软医疗同时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
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东软集团创立于1991年,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业务领域覆盖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及软件产品与服务。此次上市的东软熙康和东软医疗,应该算作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分支。
其中,东软熙康为东软集团在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投资的企业,致力于构造专业的新医疗服务平台,为城市、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广泛赋能。而东软医疗,则瞄准医疗影像器械市场,曾先后获得高盛、百度、中国人保等知名机构投资。若是此次两家机构均能顺利上市,则“东软系”在港股的资本版图将扩大至三家。
从东软集团在互联网医疗的布局来看,较强的技术基因注定了东软熙康走的是一条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不一样的路。
深陷亏损旋涡
根据东软熙康递交的招股书,我们先来看下其整体表现。
营收层面,东软熙康近三年营收分别为3.18亿元、4亿元、5.03亿元。但在营收持续增长的态势下,近三年东软熙康仍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2.32亿元、2.18亿元、2亿元。
另外在今年一季度,东软熙康营收为6342万元,同比增长129.7%,亏损达1.1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0.98亿元的亏损,同比增长13.3%。对于近几年的持续亏损,东软熙康表示主要是由于其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及产生的收入无法完全补足各项成本开支。
图片来源:东软熙康招股书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东软集团通过东软(香港)间接持有27.94%股权,东软控股通过斯迈威、东控国际第五及东控国际第七间接持有23.42%股权,中国人保财险直接持有14.30股权。
作为一家新医疗服务平台,东软熙康的领先优势是打造了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入口的云医院平台,并建立了一个云医院网络,将城市中的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患者和保险公司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公平地获得医疗资源并更有效和高效地交付医疗服务。
这一优势体现在数据上,截至2021年3月31日,东软熙康的网络已包括我国25个城市的以城市为入口的云医院平台。同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覆盖的城市数量计算,东软熙康已打造出中国最大的云医院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东软熙康首先汇总并整理来自多个来源的大量原始数据,突出这些之前未充分利用的数据的价值,从而推动医疗健康参与者作出更加准确、高效的决策。
从患者角度,东软熙康平台的最大特色是可促进基层、第二层及康复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慢病患者可以将其智能医疗设备与相应账户连接,自己和医生都可以及时跟踪、管理其健康。从保险公司角度,东软熙康可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帮助保险公司对账单进行规范化审查。
云医疗健康服务为顶梁柱
具体到分类及收入来源,东软熙康的主要业务包括云医院平台服务、云医疗健康服务以及智能医疗健康产品。从营收来看,云医疗健康服务虽然近三年占比连续下降,但2020年占比仍高达55.2%,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其余两大业务,云医院平台服务及智能医疗健康产品,在2020年分别占比15.6%、29.2%。
图片来源:东软熙康招股书
首先,作为营收主力,云医疗健康板块主要是东软熙康平台上的医疗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为患者提供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因此,该板块收入主要来源于由其自身医疗机构或注册的医疗专业人员向患者提供服务后收取的服务费、对第三方医疗机构收取的平台管理费,以及通过健康管理中心向个人和企业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收取的服务费用。
其次,作为第二大收入来源,云医院平台服务板块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7.4%提升至2020年的15.6%,主要业务内容是向地方政府、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提供平台接入服务和其他集成服务,以此向这三方收取经常性费用或固定收费。
不可否认,这一板块的业务最能突出东软熙康的技术底色。2014年,东软熙康开始在宁波建设中国首个城域云医院平台,即宁波云医院,移动应用程序于2015年上线。在政府主导下,强化基层医疗或许是宁波云医院最为重要的目的。2020年12月前,宁波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加入宁波云医院平台,为宁波11个区县的超过850万居民提供服务。
同时,截至2021年3月31日,已有1815家医院与东软熙康的云医院网络连接,相关医疗资源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大。
最后,与具有较强电商基因的阿里、京东以药品零售板块为主要营收来源不同,东软熙康智能医疗健康产品收入占比在2020年为29.2%,相比2018年的21.4%有所提升,但并不是大头。销售产品主要包括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智慧云诊室和智慧云药房、面向农村社区医生的健康一体机及面向家庭的智慧医疗健康设备。
图片来源:东软熙康招股书
单纯从商业模式来看,东软熙康三大主要业务板块联系紧密,比较容易产生协同效应,三个“小轮子”向同一方向滚动,整个“大轮子”的速度就能得到提升。其中,云医院服务平台是整个解决方案的切入点,也是基底。在这之上,云医疗健康板块链接线上线下,惠及患者和医疗从业人员;智能医疗健康产品则丰富了医疗服务场景,能够将生命体征和检测结果数字化并传输到平台上,为个人建立健康记录,方便后续的远程医疗咨询等服务的提供。
人保入股,东软凭借技术杀入保险领域
有了数据、科技打底,身处医疗健康行业的东软熙康很自然的寻求与商业保险的合作,同时也得到了保险公司的青睐。2016年,东软熙康宣布完成第二轮融资,引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等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为6400万美金。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目前东软熙康与融盛财险合作,在鞍山开展管理式医疗健康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融盛财险由东软集团等六家知名企业联合发起设立,2020年11月,东软集团对其增资,完成后持有其33.05%的股权。根据融盛保险发布的2020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同比增长41.01%,净亏损0.65亿,同比增长46.83%。
此外,2016年,东软集团的公告显示其拟出资1亿元,与阳光产险、阳光人寿共同参与设立阳光融和健康险公司(暂定名),占股20%,进军专业健康险领域。但目前,并没有更多相关信息流出。
可以看出,凭借技术优势,东软集团在保险领域一直在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参与融盛保险的设立,也是在其既有智能汽车互联领域的优势之上,向保险行业的延伸。但无论是在医疗还是保险行业,“互联网+”的实现都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产品、服务的打磨之外,运营等环节同样重要。
盈利难题何解?
身为“东软系”的一员,东软熙康自然得到了东软集团的大力支持。近三年,东软集团是东软熙康前五大供应商之一,分别占其总采购额的8.7%、7.8%和4.0%。同时在2018年,东软集团也是其五大客户之一,占东软熙康总收入的2.0%。可以说,东软熙康与东软集团的业务关系紧密。
但在东软集团的输血下,东软熙康仍未实现盈利。
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对于竞争者来说本来就是“慢热”的,需要企业耐得住寂寞,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平台构建等层面,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医疗成为一大风口,竞争逐渐激烈,近三年东软熙康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持续增长,2020年达到0.97亿元。
与东软熙康相比,“东软系”另一家拟上市的东软医疗情况要好些,但同样面临挑战。近三年,东软医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12亿元、19.07亿元和24.59亿元,净利润为1.69亿元、0.82亿元和0.93亿元。但同期,东软医疗收到政府补助9820万元、9250万元及1.67亿元,刨去这一部分,东软医疗在2018年、2019年则处在亏损状态。
实际上,对于两家公司的上市,东软集团早有打算。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表示,将进一步打造上市公司集群,以此为基础运用好资本市场,构建企业发展的新生态。
但在这一过程中,东软熙康如何完善其商业模式,实现盈利,成为外界关注焦点。毕竟,云医院网络作为东软熙康的核心竞争优势,目前营收占比并不高。并且,以城市为入口的模式,在已经落地的城市尚需要不断打磨和运营,在新区域的应用和可扩展性也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整个互联网医疗的立身之本,近三年东软熙康的研发开支均在销售及市场推广、行政开支之下。2020年,东软熙康的研发开支为0.67亿,同年行政开支为1.13亿,约为研发开支的两倍。
但不可否认,东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仍有着吸引力。根据IDC在《中国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17:新兴技术厂商快速进步》给出的数据,在医疗信息化市场,东软连续八年稳居中国医疗IT解决方案厂商排行榜第一位。2017年底,东软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另一布局—东软望海,获15.04亿元增资,其中,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合计增资达14.42亿元。
实际上,放眼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阿里、京东等巨头营收主要来源仍在药品零售,技术特性以及与商业保险合作仍在探索中前进。但数据、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对于医疗还是保险,都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底,却不是转型成功与否的唯一评判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