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探病的康熙帝究竟看到了什么,作出杀掉鳌拜的决定?

说起康熙的丰功伟绩,那可真能好好说道说道了,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君王,在位那么久,让满朝文武都宾服于他,将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那是他的皇帝之路走的可不是那么太平呢!在刚继位不久,就有一个大老虎觊觎,没错,就是鳌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康熙是怎么拿下鳌拜,实操政权的?

  当时整个皇室都笼罩在天花的阴霾之下,顺治皇帝也得的是天花。康熙得过一次,就再也不会的第二次了,于是康熙成了接班人。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继位。  由于康熙年幼,所以顺治皇帝特意选了四位辅政大臣辅佐康熙,这四位就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赫舍里·索尼,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他的孙女赫舍里氏后来成为康熙的皇后。  苏克萨哈,姓纳喇,满洲正白旗人,其父为额驸苏纳。世祖时擢为议政大臣,后于顺治七年告摄政王多尔衮图谋不轨,多尔衮被追黜,其被晋为内大臣。  钮祜禄·遏必隆,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功臣钮祜禄·额亦都之子。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以战功封公爵,因战功卓著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  按道理来说,顺治皇帝的这个安排还是颇具智慧的。这四个辅政大臣相互制约,确保康熙皇帝江山的稳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首先,德高望重的索尼由于年老体衰,精力大不如以前,索性作壁上观,以年老多病为理由,畏事避祸,拒绝过问朝政,享受人生。一个不问世事,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剩下的三个人中,遏必隆是个软弱无力的主,没啥主见,结果鳌拜根本就不将其放在眼中,成了鳌拜的附庸。而苏克萨哈虽然贵为辅臣,但因为他靠出卖多尔衮起家的,所以威望很低,而且他的才能根本不是鳌拜的对手。  一个不问事,一个无能,一个不是对手,于是当年顺治留下的权力平衡体系彻底瓦解,成了鳌拜一个人的天下,如脱缰之野马的鳌拜很快权倾朝野,一手执掌着朝政大权,根本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官员们呈送康熙帝的奏折,他经常不交给皇帝看便自作主张批阅。对于不肯党附自己的官员,更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这直接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  为了确保皇权不至于旁落,康熙14岁的时候,决定亲政,而且康熙皇帝表现出了别样的成熟,英明能干,以至于舆论都要求辅臣归政于皇帝。但这样做却激化了鳌拜和康熙之间的矛盾。鳌拜依然不愿意放权,但朝中舆论实在不可消。于是鳌拜开始"生病"了,他托病不朝。  众所周知,这是以退为进,满朝文武都知道鳌拜是假装生病,所以,大家依然向鳌拜汇报工作,反而康熙没事可做。因为大臣都去向生病的鳌拜汇报工作了,而鳌拜生病,没办法向康熙汇报。最后康熙被逼的没办法,决定去探望生病的鳌拜。

  康熙探望鳌拜是没有经过任何通报,直接走到鳌拜的面前对他嘘寒问暖。结果鳌拜对康熙的突然到访有些措手不及,以至于藏在身边的刀不小心显露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在场的人都非常紧张,尤其是众侍卫,无比捏了一把汗,这么近的距离,鳌拜若想伤害康熙简直易如反掌。其实,鳌拜虽然嚣张跋扈,但并没有要杀害康熙的打算,但眼前的情形有些尴尬。  很快,康熙就打破了这个尴尬,智慧的康熙握住鳌拜的手说:"满族勇士,身不离刃,这是本色,少保没有忘本。"  鳌拜连连谢恩。随后康熙回到了皇宫,回到皇宫后,康熙就对身边的心腹说:"鳌拜必须除掉"。

  为了铲除鳌拜,康熙开始训练"布库",最终康熙八年的时候,鳌拜被擒拿,并囚禁了鳌拜。之后康熙收回所有权力,开始治理朝政。

  对于智擒鳌拜,《清史稿·圣祖本纪》是这样描述的:康熙八年五月"戊申,诏逮辅臣鳌拜交廷鞫。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  事实上,任何大臣都不能在皇帝面前现刀的,这无疑是对皇权的藐视,任何皇帝都不可能容忍。

年轻的康熙,为了自己的权力,用智谋夺取了鳌拜的权力,也将他推入囚笼。这本来没有什么对错可言,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康熙也想到了鳌拜的诸多好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鳌拜,玄烨是绝对当不了皇帝,而清廷能不能入关问鼎中原,还是一个未知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