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虽小味芬芳|作者何贤华,蕲春狮子镇人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朝宋之问《灵隐寺》中的诗句,夸张地描写桂花的芳香,实属惊人之作。桂花,又名木樨,常绿小乔木,冠卵圆形,高达十几米。它的种类有金桂,银桂,四季桂。
每年农历八月中旬左右,正是桂花盛开之时,置身桂花树下,那浓烈的香味,直扑鼻息,顿觉酣畅琳漓,飘飘欲仙。
我校有十几棵桂花树,那是二十多年前栽下的。有金桂和银桂。现在树高约七八米,枝丫繁密,翠叶长青。
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桂花树的样子。它没有水杉树的修长,没有松树的壮实,也没有塔松的秀气,给人笨笨的憨厚的模样。它的主干有单株,多株;树皮毛糙,不规则的斑纹点缀面上。树上枝丫有些凌乱,参差不齐,乍一看,像是不爱打扮的小姑娘,好久没梳理头发一样。它的叶片较硬,叶边呈锯齿形状,握在手中坚挺,有份量。挨挨挤挤的绿叶,俨然朝气十足的小伙子,为了抛头露面,互相遮挡着,排斥着,争着露出笑脸。
就是这样一种树,人人喜爱的桂花树。常见于公园、景区、庭院、路边,甚至田头地角或菜园里。花开时节,微风送来缕缕清香,醉人心田。
学校桂花树花开时,十分热闹。你看那金桂一片橘红,宛如贵妇人,优雅端庄,雍容华贵,款款而行;银桂一片清纯,又如步入婚姻殿堂的佳人,曼妙婀娜,驰魂夺魄。叶间米粒大小的花朵,四瓣张开,鲜亮晶莹,十分抢眼。它们或跃上枝头或隐匿叶丛,暗香涌动。课余之时,玩耍的孩子如蝴蝶般穿梭桂花树间,也许是桂花香气浓郁,惹得孩子们不自觉地伸出小手,想攀摘几朵桂花。但一想到老师的告诫,又悄悄缩回。只是徘徊树下,张望着小脑袋,看着满树的花朵在发呆……
整个校园浸在香气中。连流动的空气也是香的。
校园桂花芳香,也引来少数居民的攀摘。他们趁星期天时候,拿来床单,扛着竹竿,拚命抽打枝条,桂花树伤痕累累,枝折花落。见此情景,老师们心疼好几天。
桂花虽然花期短暂,却开得热烈,气度不凡。桂花虽然微小,可用途不少。除了泡桂花茶,做桂花糕,还有其他食用价值。更多的是让人们享受它的芳香。
其实,桂花树如其他植物一样,耐旱抗寒,适应能力强;只要给它一堆土,就能顽强生长,枝繁叶茂。每当桂花盛开时,我看到树下嬉戏奔跑的孩子们,那矫健的身影和欢乐的笑声,多像一棵棵傲然挺立校园的桂花树。待到他们成材时,也如桂花般绽放艳丽的花蕊,释放醉人的芬芳。
作者简介
何贤华,男,1964年生,湖北蕲春县狮子镇人。教师。1988年参加《春风》杂志社函授学习。做过多年电台通讯员。2003年曾供职于《羊城晚报》社。先后在《黄冈日报》《湖北农民报》(现《农村新报》)发表通讯(消息)和散文之类文章。涉及小说诗歌,尤其偏爱散文。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相声、曲艺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平台的维护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为了更好地服务分布全球各地的乡亲和各界读者,来稿中的部分合适作品,将会在今日头条、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和百度百家号等同名网络平台中刊发,敬请留意。
本平台对所有作品仅作展示,请各位作者请自行做好来稿的相关校验,以及文字的把关工作,各类文章文责归作者自负。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
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