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

一篇报道出来之后,人们的反映是:发抖,悲愤,绝望,无奈,不知所措。

悲剧总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给你看。

这一天,社交媒体上被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如果你是于欢,你会怎么做?

周五晚上,犀利财经在上海看了一个中国原创音乐剧《紫石街》,故事内容改编自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武松杀嫂”。

周六上午,首发在《南方周末》上的《刺死辱母者》一文轰动了整个朋友圈,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新闻报道可以如此刷屏,可以引起民众这么多的讨论,在网易上创造了“跟帖”纪录,在新浪话题榜上产生了超过2亿个讨论,让多家媒体用社论来对此发表看法,甚至引起了数百万粉丝量的大V毒舌电影高喊出“我恳求判「刺死辱母者」无罪”。

网络上的群起激愤,仿佛是古代衙门前的乡亲们在集体“击鼓鸣冤”。

一篇报道震撼了人心。(点击原文,查看《刺死辱母者》文章)

《刺死辱母者》,短短五个字的题目,触目惊心。

刺,这个字不由让人想起《荆轲刺秦王》、《刺客聂影娘》,有神秘感和些许侠客风,却也是无奈和挣扎;

死,昭示了这是一桩血案;

辱,古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这样的手段往往会让人生不如死,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毁;

母,一位女性,一位母亲,却成为了被侮辱的对象;

者,带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实施侮辱行为的人,一个是实施了杀人行为的人。

《南方周末》记者王瑞锋用了三千多字,大概七分钟的阅读时间,非常克制的笔触告诉了民众一部看似香港古惑仔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剧情片,但是现实总是比电影要更残酷。

▌ 刺杀者,于欢

22岁的山东青年于欢,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杀人!

南方周末中提到,杜志浩脱下裤子,用极端手段污辱于欢母亲苏银霞。而被按在旁边的于欢咬牙切齿,几近崩溃。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目睹了自己母亲被羞辱的全过程。而且,这样的羞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一次比一次更过分,一次比一次变本加厉。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案发前一天,2016年4月13日,于欢母亲苏银霞到已抵押的房子里拿东西。据她提供的情况说明,在房间里,吴学占让手下拉屎,并将苏银霞按进马桶里,要求还钱。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西方,人们铭记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形象。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无论中西方,母亲都是一个光辉形象。

就算是小时候玩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都在寓意母鸡哪怕是面对硕大无比的老鹰,都会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而当面对11个流氓的羞辱,当时的于欢,心里受到的创伤一定是亿万个雷击,他无能为力去保护他母亲。

在电影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你骂我可以,但不要骂我妈。”

而这些歹徒却用最卑劣的手段在精神上去折磨他,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人在绝望和无助中或许就是如此,多么希望真的有上帝的出现,在无可奈何中只能寄望于虚无缥缈的神力。

警察的转身离去或许是压倒于欢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来还有那么一点希望,但是发现到来的只是绝望,站在悬崖边瑟瑟发抖的他瞬间被推下了深渊。他想冲出去凭着最后一点力气抓住那根救命稻草,可是重重阻挠之下,他抓不住的稻草变成了凶器。

毒Sir说了一句话,他不拔刀,他一辈子就会永远陷入噩梦;他拔了刀,被判无期,他母亲的后半生也一样是噩梦。

2017年2月17日,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而对于于欢代理人主张的正当防卫,法院认为:

虽然当时于欢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也遭到对方侮辱和辱骂,但对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经出警的情况下,被告人于欢及其母亲的生命健康权被侵犯的危险性较小,“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

周杰伦有一首歌这么唱到:

我真的看不下去 以为我较细汉

……

如果真的我有一双翅, 二双翅膀

随时出发 偷偷出发 我一定带我妈走

……

种种的暴力因素一定都会有原因

……

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

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

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

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

▌ 被辱者,母亲

一个女的,如果被冠上女企业家的名头,那她在“男性社会”里就是刺头,这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夫教子、温文婉约的女子形象,甚至有人会觉得抢了家里男人的风头,喧宾夺主,可能还会成为三姑六婆嚼舌根、家长里短的对象。

48岁的苏银霞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中被冠以“女企业家”。别人的口中的她,是个能干的女人。早年养猪,后来去新疆轧棉花,还去南方打工,发现商机后就回到山东开厂做刹车片。她的魄力也不小,赚钱之后不含糊,继续投钱投产,后来将创办的源大工贸搬进了山东聊城市冠县工业园内。但是扩张的同时,市场行情却突然急转直下,苏银霞的公司只能靠借款继续维系,入不敷出之后连高利贷都借了。

两年间,她面临着来自借款者、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的诉讼,涉及金额近2000万元。

由于报道中几乎没有提到于欢的父亲,可想而知,在一个小县城,能办厂开公司养员工的苏银霞,“女强人”的轮廓十分清晰。于欢也一直在这个女强人的庇护下长大。

难道苏银霞不知道吗,坊间都称借高利贷就是跟黑社会签约。所以在不少人看来,去借高利贷的人也不是什么好鸟,不是赌徒就是吸毒的,若是企业好端端的,为何要借钱?为啥银行不向银行借款?

在借高利贷之前,于欢母亲一定也知道还不起钱的后果,她不是第一个借高利贷的,一定听说过各种追债方法。当然,她也不是最后一个借高利贷的人,或许是真的是走投无路了,苏银霞不得不向吴学占借高利贷135万元,约定月利息10%(远超法律规定的36%年利息上限)。后面还款184万元,并将一套140平米价值70万的房子抵债后,还剩17万实在还不起。于是,就出现了报道中的悲剧。

在血案发生后不久,苏银霞则另因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也被警察带走。

▌ 被杀者,杜三

杜志浩是冠县斜店乡南史村人,因在家中排行老三,被人称为“杜三”。

杜三没有正经职业,主要是帮人讨债,也就是俗称的“打手”,从事这一行的都是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有些是当地的恶霸,有些是乡镇上的小混混,在一些地方也称之为“烂仔”。

他给当地老家村民留下印象是因琐事“揍他舅舅”。

杜三是老手了,他有一套催债手段,他们也看准了借高利贷的人不敢多声张,因为在他们的定义中,找他们借高利贷的也不是什么“好人”。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向于欢家催债了。

凶神恶煞欺负人惯了,他没有想到会有被反扑的一天。他没有想到一头忍无可忍的牛犊子会发疯了似的捅了他一刀,他捂着肚子开车去医院,但是因为失血过多还是死了。

可是他也没有想到,他也是有母亲生的人,在侮辱了别人的母亲之后,他自己的母亲也在为他的身后事到处奔波,也要继续上诉。

对于杜三的母亲来说,她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怎么样的人,但毕竟杜三是她身上的心头肉,就算他再坏再恶,作为母亲的她也希望杜三能浪子回头,也希望能救救他,要不然,她不会在2015年给东古城镇那名14岁女学生的母亲送东西。

但是这一次,杜三在一个儿子面前用“极端手段”羞辱了一个母亲,并把儿子按压在一旁让其亲眼目睹了一场人伦惨剧,让羞辱、愤怒、无助、惊恐各种可怕的负面情感瞬间在于欢身上点燃,这场怒火最终喷向了杜三。

杜三有没有想过,每个人都有母亲,他也是一个有母亲的人,如果他亲眼见到自己的母亲遭遇到了这般侮辱,他会怎样呢?如今他已经没有机会再想了。

▌ 失踪者,父亲

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但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父亲,不见了。

躲避了?消失了?失踪了?父亲的角色在这个家庭和这个案件中完全变成了真空。

我们在各种新闻报道中看到了这个家庭的母亲,儿子,女儿,姑姑,姑父,唯独少了父亲。

甚至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只字未提起于欢的父亲。

姑姑于秀容说,“不知道被谁带走了,还是怎么了。”一个大活人就这么不见了,不是应该全家都很担心,不是应该全家都去找去了,他是怎么失踪的?为何突然失踪了?

如今,全国联网的公安信息系统那么发达,不少被拐儿童都可以很快找到,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人间蒸发了呢?儿子都被判无期徒刑了,老婆和女儿也被警方带走了,难道这个父亲都不关心家里的事情?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网上曾流传于欢父亲去年发过的一个帖子,控诉放高利贷方的恶行。但是目前,很难再找到这位父亲的相关信息,为何会在一个家庭遭遇如此变故的时候选择了“不翼而飞”,父亲的失踪留下了很多谜团?

▌ 执法者,警察

在我们从小的教育中,都是这么描述警察的:

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老师:有困难找警察,人民警察为人民。

我们从小到大,从《黑猫警长》的动画片,到濮存昕饰演的电视剧《英雄无悔》,无论是父母的教育,还是书籍的描写,警察叔叔都是一个高大上的形象,不少小孩子长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人民警察。在崇尚功夫文化武侠风的中国,警察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化身。

不过,社交媒体上,警察是这样发声的:

倘若是电视剧的情节,在报警后,于欢和他母亲应该很快就能被解围,催债人有可能还会被一网打尽。

但是,真实往往那样冷漠。

南方周末报道称,判决书显示,多名现场人员证实,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来了4分钟后,部分人员送民警走出办公楼。

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要有人送民警出来,是谁送民警出来?为何民警要到院内进一步了解情况?不过,可想而知的是,民警或许对于欢一家的情况非常清楚,估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接到报警。

在案发的前一天,于欢母亲苏银霞就因为不堪受辱,四次拨打110和市长热线。随后,民警过来了解完情况,准备离开时,苏银霞试图跟着警察一起离开,被吴学占拦住。但是报道后续没有讲明,被拦住后,警察去哪儿了?

有人在讨论公权力和私权利。有人会援引了前苏联作家马雅可夫斯基说的,“当社会将你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不要忘了,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这句话是否真是马雅可夫斯基说的,我无从考证。

但是,我们还是相信在这么多的刷屏背后,是善的力量在呼唤正义的出现,我们不提倡以暴制暴的防卫,流血事件只会继续激化矛盾。

目前,各方争议的焦点在于,于欢杀人算不算正当防卫?判无期徒刑应不应当?

我们更加希望司法能给予一个公正的判决。

我们也看到了山东省高院已经受理当事人上诉,看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已派员到山东调查。但是无论最后的判决如何,这个案件都将成为一个标杆,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企业借了高利贷。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生命的离去,我们不想再看到另一个家庭妻离子散,我们更不愿意看到再出现下一个于欢,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还会有下一个杜三,毕竟他也是有母亲的人。

文末,犀利财经节选了一部分《南方周末》1999新年献词,重温一下温暖的声音。

▌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

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