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的《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设计出来的一个“莽撞”产物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辛丑条约》第一条内容其实不是赔钱,而是要求清政府向德国致歉,清廷便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对克林德公使被杀一案表示道歉,并在克林德被杀处所竖立铭志之碑。

近代以来,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或通商,或割地,或赔款,在诸多不平等条约中,《辛丑条约》绝对是里面的“王炸”。

谈到它,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赔偿4.5亿两白银,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

要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朝收入大为减少,到1900年前后,其岁入不过8800万两,支出却高达1.01亿两,这种窘况,显然已经不能用捉襟见肘来形容了,如果再加上地方赔偿的两千万两,整个庚子赔款已经高达十亿之巨了,这笔赔款直接影响了此后中国数十年的经济发展。

反正,为了还钱,大清已经把海关质押了出去。

其实,这只是物质层面的损失,《辛丑条约》对中国的伤害远不仅于此,它对中国人民的侮辱,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辛丑条约》的导火索

在今天的北京中山公园南门内,有一座四柱三楼的青石牌坊,正中间写有“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书。

这座牌坊看似普通,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国民所遭受屈辱的一个见证,因为它本名叫“克林德碑”,原本位于西总布胡同西口的大街正中,是为了“纪念”死去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而正是这个克林德,引发了十一列强侵华。

1900年的北京,波谲云诡。

在这年的一月,慈禧发布了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诏书,在整个华北地区,义和团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他们杀教士、教民、洋人,西方列强以维护本国公民安全为由,向清政府发出抗议,并且着手军事干预,到了6月18日这天,西方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此举彻底激怒了老佛爷,于是,慈禧第二天便下令,要求各国驻北京公使24小时内离京,因为,清朝已经正式向这些国家下了宣战书。

各国公使纷纷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递帖子,能拖一天是一天,毕竟,他们是机械化部队,从渤海杀到京城可能也就是几天时间。

德国公使克林德也是如此操作,但是,在6月20日这天,克林德冒着“有损尊严”的风险,带着翻译官柯达士亲赴总理衙门,准备静候清朝官员的接见。

当他们一行走到西总布胡同西口时,克林德所乘坐的轿子突然传来数声枪响,这位堂堂德国公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死了。

据柯达士回忆,事发时,克林德的轿子刚刚经过哈德门大街路西的巡捕房,枪响后,柯达士也被流弹击中,连爬带滚的总算是逃离现场。

击毙克林德的是一个名叫恩海的清兵,满洲正白旗人,家住东城北豆芽菜胡同,时任清朝神机营霆字对枪八队章京。

80天后,恩海在北京被逮捕,并于1900年12月31日在克林德身亡之处被处决。

这就有意思了,在杀掉克林德后,恩海为何不逃跑?据他交代,在行动之前,上级曾许诺,如果解决掉克林德,将会获得70两白银,还会官升一级。

但是在完事后,他只收到40两,敢情这买命钱也被“外包”了。

从这个结果看,似乎这是一场完全由清兵主导的挑衅行动。

但是,这里面也有疑点,克林德本就是一位桀骜不驯之人,在事发的前几天,他还在城门楼上命令德国士兵对着操练的中国人肆意开枪,那次当场就有七八个人被射杀,他也是极力主张对义和团对清政府实施强硬政策的中坚力量。

所以,对于当天发生的事件而言,第一枪到底是谁开的,至今仍然是个谜团,这点就连当事人柯达士都无法确定。

不过,蹊跷的是,在事发的前六天,也就是6月14日,上海《字林西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是驻京公使有一人遇害,到了6月16日,英国电讯公司也刊登了克林德被害的消息。

真是邪门了,似乎有人已经“预料”到克林德必死无疑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克林德已经被“安排”得妥妥的了了,而有这么大能量的国家,当时不外呼英、俄等国,克林德本人也成了该事件的导火索,这和十几年后萨拉热窝那个事简直是一模一样的。

八国(实际十一国)正式组成联军,开始了侵华军事行动。

二、列强入侵概况

从行军路线来看,列强是从大沽口登陆,经廊坊抵达北京。

这是一种“直捣黄龙”的打法,慈禧太后显然招架不住洋枪火炮,一口气逃到了太原。

整个军事行动,其实可以用“莽撞”两个字来描述。比如,在战争初期,其实西方列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诉求是什么,法国出兵的理由是保护自己的公民,英国和沙俄是竞争对手,沙俄想在中国的西北、东北等地攫取更大的利益,英国看到法国在云南发展势力,怕它影响自己在长江流域的影响力,德国则相中了山东半岛,日本几年前占据台湾后一直觊觎对岸的福建,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也想在中国分一杯羹,长江流域有英国把守着,显然难以进入,但是它也期望自己的商业能在中国开疆拓土,至于其他几个,他们的出兵量很小,也就几十人,完全就是凑份子的。

所以,这帮家伙明面上聚在了一起,其实也是各怀鬼胎,一个突出矛盾就是关于争夺联军指挥权的问题。

英国人认为,应该按照军衔大小制定,日本出兵最多,觉得应该按照人数多寡来,沙俄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为了攫取更大的权益,显然不能激怒清朝,在联军指挥权这事上,它并没有采取强烈的措施。

英国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其海军中将西摩尔仅率领2300人就杀奔京城去了,不过,在廊坊遇到了挫折,俄国人这时抓住机会,准备把西摩尔这个统帅拉下来,所以,当时形成了两大派别,日美挺英,法、意、奥站俄。

这样一来,德国的态度就变得至关重要起来,它用了一个非常鸡贼的手段,在英国人面前诋毁俄国人,在俄国人面前说英国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反正英俄两国都不希望彼此能成为统帅,并且德国也是此次事件的“苦主”,就这样,德国人瓦德西成为联军总司令。

站在军事角度,这种打法其实有着致命的弊端。

如果仔细捋一捋我国古代战争,就会发现,从来没有一个将帅采取绕城而过的策略,为什么?你想啊,既然绕过这个城池,那么粮草辎重如何运过来,一旦绝了后勤补给,前线就崩溃了,还有,前后两个城池的力量联合起来,那就是腹背受敌的局面了。

联军虽然击溃了大沽、天津、廊坊等地守军,但是打下来后,他们并没有驻防啊,毕竟就那么点兵力,一路稀释之下,到了京城怕是连城门官都打不过了。

其实清朝官员或许也这样推测过,即便是真的打过来,又能如何,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嘛。

此外,还有一个诡异的地方,联军进犯京师,各省督抚居然不勤王。要知道,战争从6月一直持续到8月,完全不是来不及。

实际是,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搞了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并不是1900年才出现的,它其实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物。当年为了剿灭太平军,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出于战争需要,朝廷亦将钱粮权限下放,结果就是地方力量崛起,中央威权逐渐被削弱。

当然,朝廷也清醒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挣扎,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从中央到地方,最终牵连百余名官员,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从根本上讲,还是中央与地方权力角逐的结果。

理清这个就明白了,联军其实一开始并不是选择在大沽登录,但是,东南沿海各省督抚迅速与列强达成共识,你不要进犯我的防区,我也是主张剿灭义和团的,你要是打,直接去天津、去京城打好了。

就这样,联军一直从南方游蹿到大沽,后面的事情,就都知道了,列强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结语

列强一路杀烧淫掠,攻占京城后,放出话来,要废除慈禧,这老太太本来打算在太原观望一下的,闻言继续西逃,一直跑到西安才停下脚步,当得知列强要保留自己权位后,不由激动万分,下诏,任命奕劻、李鸿章为代表,同英、俄、德、法、美、曰、意、奥、西、荷、比等共十一国协商战后事宜,临行前,慈禧还假惺惺地说,你们也不能满口就答应,起码要做出一点讨价还价的样子来,大家都好看,当然,她还说了一句话: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作为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对时局的判断无疑是异常准确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如今,两个甲子已过,李中堂如果活到现在,不知他会对现在的辛丑会谈发出什么样的感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