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养成的习惯,换个环境差点中断,该咋办?

强力研读:鱼堂主读书会2期正在预定,细则请看《思维专题:如何成为思考者?鱼堂主“强力研读”读书会第2期

堂主推荐:
每个人都是在执行习惯,习惯本身没有好坏,都是人赋予的意义。我们都希望建立好的习惯,但是建立习惯的过程充满坎坷。一个小提醒,你遇到的问题觉得不是个案,今天推荐的读书会学员,坚持读书50天,换了一个环境打乱了执行习惯,它是怎么解决的,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映子,加入读书会50多天了,对行动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今晚跟大家简单做一下分享。

今晚的内容主要有两点:

一,接受意外,重建SOP流程;

二、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的阶段。

执行之路很长,仍需继续前行。

1

接受意外,重建SOP流程

先来说说意外,在之前的40多天里,跟着鱼堂主的培训内容,已经磨合出了自己的流程,包括怎么在带娃间学习,怎么在娃睡后进行整块学习,但是实现这个流程的前提是在家里。

一周前,意外出现了,我们一家三口要去外地生活一个多月。所以不得不精简我的衣物,为两本厚厚的教材书和笔记本电脑腾出空间。到了目的地呢,又有新状况,一个是电脑连Wifi不方便,另一个是白天总是被打断,很少有静下来学习的时间,而且晚上的整块时间也很难保证。

怎么办?

已经坚持一段时间了,肯定不能放弃。为了把读书进行下去,必须抛弃之前的SOP习惯,建立一个新环境的行动流程。

我又把鱼堂主第一期培训,SOP执行力听了一遍,重新做了一遍作业。把每天的日常行动流程记录下来,找到时间缺口把我的读书任务塞进去,为了整块时间,又协调家里人配合带宝宝。

现在基本能做到腾出,完整的1个多小时来看书,接下来还要继续优化,找到另外的一个小时来做其他事。

在这个过程中呢,我发现从第1天到50天甚至100天,虽然时间是线性增长的,但是我们的行动不一定是逐步上升的,第一个30天执行得好不表示第二个30天也同样能做好,它可能在循环打转,上去又下来,会不断被打破。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只要有坚持的决心,当自己行动出现问题时,多听几遍鱼堂主SOP和执行力系统的培训录音,多提问,找方法,继续前行。

看到最近群里有几位朋友提到,读《消费者行为学》时根本抽不出时间来,以致于读书懈怠了。大家也不妨抽空想想,是不是有新的事进来,把之前的SOP破坏了,或者需要再找时间缺口。

接受意外,重新出发,建立新的行动流程。

2

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的阶段

参禅有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之前的3本书里,我属于“看山是山”的阶段,一切都围绕书里的知识进行联想和思考。

而前阵子读了《深度工作》,加上开启的第四本书《消费者行为学》,比较硬核的教材书,我突然有种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的阶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大概提下《深度工作》,深度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长时间专注工作的能力,能够产出有价值的成果。深度工作有助于解决困难的问题,能产生令人愉悦的心流体验。

人们常有一个误解:“只要我能够专注,我就能立刻专注起来。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怪习惯。

想起我之前有段时间很喜欢刷B站视频,每个视频长度5~10分钟,刷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看书时,没过一刻钟就想拿起手机。即使是很精彩的纪录片,我也很想倍速看,没有耐心看完1个多小时的视频。

实际上,这就是我的大脑习惯了短时间的刺激,当我想要专注的时候,我的反应迟钝了,想问题还没得及深入,思路就跳到别的事去了,注意力极度涣散。

如果想要有成果,必须提高我的深度工作能力,训练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而咱们的读书会活动,在3个月里读完6本经典书籍,其中三本是厚厚的教材书。读教材书,帮助我搭框架,增加知识量。

但对我帮助更大的是读书形式的设置,要求我每天必须抽出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书和写笔记,尽量在这段时间里,做到心无旁骛、不受打扰。

遇到烧脑的教材书,更要耐下性子,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我们的深度工作能力。

书只是介质,重要的是提高了专注能力。

所以,我说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但说实在的,太久没看专业教材书了,我平时看得都是人家嚼碎的通俗文字,因此,无论是理解程度和阅读效率都变慢很多,希望今后多磨有难度的书,能够做到快速理解和融会贯通,进入第三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3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顾言思义,“不要用网络消遣”就是用网络、手机等娱乐方式来打发时间,而我就是常常用网络消遣的人。

觉得带娃的时候,做不了深度思考的事,所以我常会抽空拿起手机看微信消息或朋友圈,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当我要进入下一个工作时,进入状态慢,也常出现一刷圈就停不下来的节奏,耽误开工时间。

那该怎么办呢?不要用网络来消遣,那我们可以找一些高质量的大脑活动来替代,比如思考接下来的安排和行动步骤是什么。

或者主动思考8小时外的时间怎么安排。当我们主动给自己安排任务时,时间的利用率也会

提高,而不是单纯地被浪费掉。

4

如何建立机制逼自己成长?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关于分享,大家觉得是先有分享内容再来报名分享好?还是先报名再收集分享内容好?

以前,我是觉得先有内容再来分享,避免给自己太大压力,在众人面前打脸。结果是什么呢?我的分享稿常常流产,很少能拿得出手。

而现在,我觉得先报名再收集内容更好。因为报名,等于做了公众承诺,根据一致性原理,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就要跟上,所以会有意识地往这方面思考,灵感就会源源不断而来。

包括我这次分享也是一样,我在做周计划时,就写了要在群里分享,虽然我对于分享只有两个观点,但具体怎么表述还不清楚。等鱼堂主周四说报名接龙时,我的分享框架还没出来,但当我报名时,我就把分享列为优先级,花时间来完成了。

咱们群里耳月是最勤快分享的,我发现耳月就是这么做的。他会在每次分享结尾说下周的flag,分享和写作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在群里说了,所以他也会刻意记录和思考分享内容,写作练习也都执行到位了。我觉得他这个做法非常好,值得学习。


好的,内容分享完了,每次的分享都会给我带来启发。

我们都是普通人,遇到问题烦恼都是正常的,区别就是有人解决了,有人逃避了。

看到大家的进步,行为对你有启发。
我们的2期读书会,招募名额已经快满了,现在招募599元,之后就是799元了。
从你开始观望的时候,别人已经读了几百万字,写了60W字读书笔记,人和人的差距就是日常的每一天的执行。
点击连接,一起读书。
下一期我们读思维,让你变聪明的知识。

PS.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