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两代人的房子

每次回去都醒得很早,外面微弱的晨光悄悄的从窗户玻璃挤进来,窗帘没能完完全全挡住光的去路,挨着窗框下的一排瓷砖总是最先和早晨相遇,地砖上一条白光告诉我新的一天开始了。

小时候住在老房子的西屋里,奶奶的床在房间里的北面,我们和哥哥睡在门口靠南的窗户下面,两头各摆一张长板凳做床腿,放上竹子编的竹铺板,轻轻一动竹条的摩擦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就是我们的床,一直睡了很多年,老房子后来重新粉刷过,可能就在那时被母亲丢了,以后再也没见过。我和哥哥各睡一头的,哥哥从小是比较胆小的,他一直睡在床的里面头向北对着奶奶床的方向,我就头朝南对着窗户的方向而睡,所以早晨的阳光总是从窗户里跑进来先拥抱我。母亲对老房子有着很深的情感,所以后来建新房子时是没舍得拆掉,建新房时给后屋前面只留了一米宽的走道便于进出,现在前面的新房把老屋的阳光挡的严严实实,任何时候走进去总是黑乎乎阴凉阴凉的,老屋堆了很多干活的工具和一些装修多余的材料,中间堂屋北面靠墙的柜子上摆着母亲烧香拜佛的供台,母亲早晚都会烧香祭拜对佛有着太多的希望和寄托。每次回去都会到老屋里走走看看,其实对于我来说里面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儿时藏在柜子里的小人玩具和玻璃罐里的橡皮早就没了踪影,木梁上的两个挂钩也空空如也,就连东西两边墙上的日光灯也坏了一盏。日落西山的余光也会在老屋的西墙上停留片刻,却没有了晌午阳光带来的温暖,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再也没有照进过西屋的窗户里。

十年了从房子建起来以后只要回家,我就一直睡在靠窗的位置,推拉窗之间的密封效果做的不是很好,拉开窗帘早晨未散的腊气,会一点点的在缝隙中渗透进来,房间的空气会慢慢的变凉一些。不知是何缘由在老家只要醒了就想从床上起来,不像在外面睡醒了总是昏昏沉沉的整个人会感觉很累,披上外衣轻轻的走出房间来到阳台。

小河平静的河面上笼罩着白色的雾气,眼前一望无边的田野被河道水面的白色雾气分成一块块的,犹如仙境。河对面绿油油的麦田,穿过小河穿过公路穿过远处的村庄,一直延伸到天空和大地接壤的地方,麦田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的气息,赶走了冬季给大地留下的荒凉。远远地看去东边已生出了一条厚厚的红光向南北两边伸展而去,把绿色的大地和天空一点点分开,太阳从弯弯的月牙变成了半圆,一道道淡黄色的光从半圆中散发开,不一会工夫太阳害羞的脸全部露了出来,黄色的光渐渐的吞噬了红色,慢慢的红红的圆脸也变成了耀眼的黄色,但是光线很是柔和并不刺眼。阳光已洒满大地,洒在绿色的田野上,洒在远处桥上,洒在马路的水泥地面上,洒在院子的角落里。微风轻轻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绿色的麦浪发出沙沙的声响,河面的雾气慢慢散开,扑面而来的空气中夹杂着河水和土香的气息,闭上眼睛呼吸着大地所散发出的生命的味道,沐浴在阳光中宛如母亲温暖的怀抱。平日里在异乡是看不到这样的早晨的,楼下响起了母亲扫地发出的悉悉嗦嗦的声音,从厨房飘出了米在水里不停翻腾散发出的特有香味,阳光从头洒满了全身,此时的美好让我忘记了奔波在外的沉重生活。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是上一辈人辛勤劳作所带来的,乡村里迟暮的老人像极了老屋,无怨无悔地矗立在那里显得孤独而寂寞,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和笑语之声,生活有着千滋百味是值得我们怀念的………


审阅:袁南成

简评:老屋新房两重天,可我依恋老屋,依恋家乡的美景,赞美老屋从而赞美老人的勤劳无悔的精神,更是写出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终审:严景新


作者:高友斌

编辑:卜一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

  • 一幅景

    我热爱阳光能射进来的屋子,哪怕就一间,有一扇落地的大窗户,这扇窗户是可以对开的,随时可以透气,随时可以听雨,随时可以接着雪花凉在嘴里,随时可以用手触摸到阳光的温度. 晨露就在窗户外的桃树叶子上冰清玉洁 ...

  • 【听】我家的老屋 文|石林秋叶 诵|小太阳

                      文|石林秋叶      诵|小太阳 我家的老屋历史并不悠久,不过四十多年的光景.母亲出生在40年代初,年轻时与来路南修建"东方红水库"的父亲相识 ...

  • 家事春秋:老屋(黄立杰)

    老屋只是我的出生地,那房子其实已经翻盖了两次,但对比我城里的居所仍然是老屋. 老屋有九间,像北京的四合院,只是西面没有房子其余每一面都是三间,前后有两进院落.父母已是古稀之年,他们几乎没有离开这个院子 ...

  • 母亲居住的老屋

    母亲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红砖外墙.钢制外窗,保温性能差强人意不说,采光与采用新建材的新房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年迈的老母亲生活在其中,不便与无奈时常显现.今年开春,我们终于下决心换 ...

  • 程虫虫:故乡的老屋(外两首)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走进故乡的老屋 心理有一种酸楚 ...

  • 【经典美文】| 代晓作品:四季老屋

    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欢笑,那门前美丽的小河流,依然轻唱老歌. 如梦如烟的往事,散发着芬芳,那门前美丽的蝴蝶花,依然一样盛开. -- 孟庭苇的这首曲子,就像一根弦,它轻轻一弹,记忆深处那份怀乡的思绪便 ...

  • 老屋,你在我梦里

    我不知道,对于一处只住过十年的,已经离开了近三十年的屋子,还算不算的上是一处老屋,但是对于我,五岁以后,十五岁以前住过的地方,我整个童年的回忆,或辛酸,或甜蜜,都在那里,闭上眼睛,她就出现在我的梦里. ...

  • 【吉林长春】散文|两代人眼里的爱情|盛中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贾国勇/两代人的童年(散文)

    五月底,外孙女汲依依就整整一岁半了. 五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汲依依会叫姥爷了.看到我时要叫姥爷,看不到我时也会叫姥爷.有时候,梦中也会叫姥姥爷.对我来说,就这么突兀地有人叫姥爷了.说不尽的欢喜. 可以 ...

  • 原创散文|两代人的酒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关注我们 你真的很特别 写在初冬 2021-1-17 文字/张建明 依稀记得少年时代的我就对白酒有了一定的认识,出于猎奇心理,常常趁父母亲不在家时偷喝几口,却是品不出美妙的滋味, ...

  • 空盦:两代人珍藏一册旧拓《玉台名翰》

    两代人者,先师和他的父亲洁庐公也. <玉台名翰>,乃明末清初槜李(今浙江嘉兴)女史徐范所藏墨迹,集以成册,广为流布.计有晋卫茂漪(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唐吴彩鸾.薛洪度,宋胡惠斋.张妙静,元 ...

  • 郭俊英:两代人的菜园子(第1801期)

    丽梅赏析: 家庭小菜园,记录了父女两代人不同的生活境遇.一个是六十年前困难时期父亲打理的小菜园,不但为一家人度过困难做出了贡献,而且还帮助邻家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恢复了元气,既体现了父亲勤劳的品质,也讴 ...

  • 听!这是两代人的青春之歌

    听!这是两代人的青春之歌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榕城区美味斋糖饼店:两代人、四个家庭​携手守护甜蜜事业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183;同心奔小康】榕城区美味斋糖饼店:两代人、四个家庭​携手守护甜蜜事业

  • 两代人的专利故事

    两代人的专利故事 刘述涛 八十年代初,一位城里的干部到我们村蹲点,和父亲交上了朋友.后来他走的时候,父亲就想送他件家具,因为父亲是个木匠.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位干部对父亲说: "家具我就不要了 ...

  • 乡土散文:推磨人

    推磨 我家院子的角落里有盘老石磨,像一个隐退的孤独老者默默地蹲在墙角.抬眼看去满目灰尘,没有当年的丰润和活力.看着眼前的些许凄凉,我突然想起老石磨从前热闹繁忙的红火时光. 在我幼小的时候,适逢使碾推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