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脉诊发展的演变过程
青年中医李铎
原创
01-02
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经过历代送家的潜心研究,井从临床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
一.导源于《内经》
系统论述切脉法的文字记载,首见于《内经》。所举脉象达21种之多,尚有许多专论脉理的文章,诸如“平人气象论”、“脉要精微论”、“三部九侯论”等。在诊脉的部位上提出了“三部九侯论法”、“人迎寸口诊法”、“寸口诊法”,并强调诊脉的最佳时间、方法和要求,从而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理论基础。
★遍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对头(上)、手(中)、足(下)三部动脉的普遍切诊,每部又分天(上)、人(中)、地(下)三候,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故称“三部九侯”。由于此种诊脉部位及诊法繁复不便,现已较为少用。
二.发展于《难经》
《难经》八十一难中有22难专论脉学理论,《素问·五脏别论》仅言“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未论诊脉“独取寸口”。《难经》 以寸口为“脉之大会”,又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可以“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并进而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独取寸口”是在《内经》寸口诊法基础上发展的一个创举,千余年来,沿用至今,足见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同时,《难经》作者扁鹊被公认为是脉诊的创始人。正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至今关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寸口诊法——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为后世医家所采纳,这是目前临床通用的诊脉方法。寸口脉是指两手腕后高骨旁(相当于桡动脉)的表浅部位。因该处在鱼际穴后1寸而得名,又有“脉口”、“气口”之称。
三.实践于《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大大地充实了脉学的内容,它确立的脉证相参的原则,对脉学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主张“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诊脉部位上提出了人迎、寸口、趺阳的“三部诊法”。
★ 三部诊法——它是在《内经》“人迎、寸口诊法”的基础上提出三部,临证危重病人,寸口无脉时,常诊人迎、趺阳以判断胃、肾(以足少阴太溪穴候肾)之气是否已绝。
四.完善于《脉经》
西晋·王叔和在精研历代卓有成效的诊脉方法的基础上,分类编次为《脉经》十卷。这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同时也堪称为世界上最早的脉学专书,它的问世使脉学理论自成体系。
《脉经》进一步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及常用的24种脉象,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简明的解释,为后世言脉的唯一根据。
五.推广于《脉诀》、《濒湖脉学》
宋代崔嘉彦的《脉诀》将24种脉象编撰成歌诀,便于诵记,因而有“脉诀出而脉经隐”的局面产生。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也为脉学的普及发挥了很大作用。
自《脉经》刊行至今,脉学专书已达二百二十余种,足见这理论之丰富。
建国后,随着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等科研工作的展开,广大研究人员对脉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到了一些令人信服的客观指标和可喜的苗头。今后,传统的脉学理论必将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