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没有容易的人生,只有坚毅的性格
世界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很合理——功夫花在哪里,掌声就在哪里。缺不缺一双手,并不是重点。
——张文佑
人生的磕磕绊绊,总避免不了。有人在困难和选择面前,渐渐消沉,失意走完一生;有人把困境当成考验,不论岁月如何艰辛,依然坚韧不拔。
第一次看到张文佑的书法时,只觉字字铿锵,灵动中有股气势,甚是好看。看到张文佑本人时,令人大吃一惊,原来那手好字并非用手书写而成,而是用嘴。
张文佑四岁时,因触电失去双臂,作为一个农家孩子,没有双手,将来如何养活自己?张文佑从小就遭受村里人的白眼,认为他是一无是处的人。母亲也总是叹息,担忧儿子的未来。
他十岁那年,跟随长辈去赶集,在集市上,看到一位先生在街边写毛笔字,他看的痴了,市集都散了方才察觉天色已晚。回到家中,他心想,农活这辈子是干不了了,如果能学会写字,亦可谋生,便央求父母给他买笔墨。而母亲怎么也不答应,因为家中从未出现过会写字的人,再加上买笔墨都要花钱,家里并没有能力给他提供这些条件。
哥哥见状心疼弟弟,给张文佑买了笔墨纸砚,“能提供的就这么多,能不能练成就靠你自己了。”张文佑咬起毛笔,开始练习。毫无悬念,刚开始写的字简直一塌糊涂,纸墨很快就用完了,写的字依然不成样子。纸用完后,他就将毛笔蘸水,在石板上练字;毛笔写秃了,换了树枝在沙地上练习。他的嘴巴没一处是好的,经常说话都不清晰,但进步依然甚微。
一次因缘巧合,经人介绍认识了书法家耿春林先生,张文佑想拜师学艺,耿先生心地善良,有意收他为徒,但能不能写出点名堂来,还得靠他自己。在耿先生的指导下,张文佑渐渐走入正轨,毛笔字有了起色。
后来,张文佑相继师从刘惜闇(àn)、张荣庆两位名师,那几年,他飞速进步,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多。但他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在佛寺中抄经文,来到泉州承天寺时,庙里人特意为他准备了几间厢房。张文佑在寺中的月台别院发下宏愿,花五年时间用金粉小楷抄完整整八十一卷《华严经》,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的奇迹。
1997年应上海真如寺方丈之邀,以金粉抄就小楷长卷《妙法莲华经》,现藏于上海真如寺华东第一佛塔的天宫内。他的《桃花源记》镌刻成碑文立在德国鲁尔大学校园内。
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张文佑并不像个残疾人,他能麻利锁门、接电话、吃饭,生活起居无需他人照顾,也没有残疾人的自卑。他不曾诉说自己的苦难,而是努力扼住生命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