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放示范:露锋、藏锋、转折,收笔的方法✔
“中锋”“侧锋”,是书法中极为基础的两个概念,贯穿千年法帖中的每一字每一笔,重要程度和实用价值不言而喻。说起这四个字,几乎在每个书法爱好者心中,都曾留下过不可言说之痛。一如被整蛊的命运,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人。记得自己初学书法时,只是去理解“中锋”这两个字,就用了半年时间。莫说是苦思冥想而不得,即便有人演示教学,也只是模糊了解,仅能在动作上分辨中锋与否,并不能落实到只有图形的字帖墨迹中。当然,就“中锋、侧锋”四字来说,从理解动作到理解图形,是由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理解抽象是需要有感知过程的,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有快有慢,有准有误。记得曾经一位书友,用了一年半才理解中锋俩字儿,这听起来很荒唐,一年半才懂这俩字,这人得有多笨啊?但事实上是,如果这一年半的时间真能懂“中锋”这俩字,绝对不慢!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自学者都做不到。往往简单到基础的概念,最容易让人忽视深度。在笔法原理上来说,毛笔的笔锋运行状态只有中锋侧锋两种,所以他贯穿于历史上每一位名家的每一字每一笔。理解中锋侧锋的动作和理解中锋侧锋在纸墨上的表现状态,是不同的。因为展示中锋、侧锋的动作,只需要两个,但写字是不断运笔的一个过程,每一笔都最少要有三个动作组成,而且每一笔的写法又可以千变万化,有无数种,所以用锋的变化又有无数种。所以这观察中侧锋在纸上的表现状态,是一个“意会”的过程,这个过程跟自己的读帖水平,临帖水平呈正比,非演示一次两次就能去分辨的。
笔法动作中不存在“全侧锋”,如果通过某一个有侧锋特征的点就判断整个笔画或整个连笔是侧锋,或者侧锋多,那就是不懂笔法。全侧锋,本质上是病笔。而且在所有的示范演示中,全部都是夸大示范,如下图,这种锯齿就是侧锋,多见于初学者,而如此示范的原因就是让初学者认识到这种笔画状态是错误的。
这种运笔状态多见与初学者,因为不能合理控制笔锋(笔尖)在运行中的位置。这种侧锋,是一种病笔状态,而一个有基础的爱好者,楷书中的侧锋,则不是病笔。
拿智永来说,这个“撇”本身就是一个侧锋,但很多初学者会因为其外表圆润,无毛刺,而觉着是中锋,这就是一种对笔法的不理解。中锋侧锋是根据笔的运行状态划分,而非一些类似于笔病的外部特征划分。再深入一点,说“竖”,智永千文原字大小两厘米不到,如此小字,在魏晋时期,所用长锋毛笔,书写时必然是要用到侧锋的,无论横竖。此字,两个左竖都是用侧锋发力,但中侧并用。包括第一横的书写,也是侧锋入笔转中锋。中锋侧锋的表现,在讲解时,是要举一些如上图中的“笔病”便于区分,但实际上,需要自己不断去精熟技巧,体会中侧运用的变化,而并非是可以通过一些外部特征“看”出来的。像很多有一定积累的学书者,会对中锋侧锋的概念变得很模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懂了笔法,知道中锋侧锋只是一个运动,但整个运笔过程是连绵不断的运动,也就是说中侧其实是不断转换的,没有谁多谁少之分,只要符合笔性,符合笔法。以前常说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评论看出写字水平,其实这就是一个点。当你还在纠结中锋多还是侧锋多时,肯定没把帖读深入,更不懂笔法。二王体系笔法是中侧不断变换的一个过程,整体以中侧并用为主,而非中锋多侧锋多,这个笔法也是魏晋书法的一大特点。常练魏晋笔法,你的笔杆就会不自觉倾斜,因为垂直书写是不适合当时笔法习惯的,换句话说垂直书写不利于侧锋的使用。但倾斜角度又不会过大,因为倾斜角度一点变化,中锋的力量便无法保持。相信对这一点,很多初学者朋友是体会的。明明老师教笔杆垂直,为何有很多高手笔杆歪斜?到底谁是是对的?其实都对,只是阶段不同而已。初学要学中锋,只有锋正笔才稳,所以老师会说有毛刺是错的。等到有基础了,侧锋也写不出毛刺了,而且力量收放也能控制住,则笔正不正就无所谓了。
竹贤纸已售7000多刀
小三尺5刀99元
点图下单▼
交易担保 墨相文坊 书法人自己做的纸,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小程序
直白说,初学规矩,有了基础后,知晓用笔原理后,莫说笔歪,人歪都行。
估计会有一部分朋友以一种不可置疑的口气告诉你说“是!”。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标准答案,入笔一瞬间是侧锋,然后就是中锋到结尾。至于其中枯笔还有未枯部分的墨色变化,全是笔锋状态导致,而非笔法动作导致,简单来说,因为张即之用笔力度大,笔还小,所以笔锋易散,在入笔的一瞬间又一个侧锋转中锋的折笔动作,所以散锋聚集,墨色变重,之后速度一块,笔锋又散开了。这才是读帖,虽然没看见张即之写字,但可以从其墨色的细枝末节去把整个过程看穿。如果仅凭一些枯笔,一些墨色变化就能看出中侧锋,那书法自然就不难了。当然,很多人看不出这一点,甚至理解不到,这也正常。因为想看到他究竟是中是侧是中侧,看的全是笔法,而非外表。笔法是有逻辑的,什么样的起笔有什么样的行笔,这都是有规律的,所以中锋侧锋这四个字虽然重要,但水平越高,对这四个字越不在乎。因为到最终,几乎都是中锋和中侧并用,没有几笔纯侧锋。要说“侧锋多”,这话本不是句错话,魏晋书法本就中侧用笔多,所以显得侧锋多。但这种通过表象而不是笔法的判断标准,显然是错的。中侧并用,侧锋显多,这并不是毛病,而是笔法流派。换句话说,如果还在强调笔笔中锋,多数是适合篆隶的,对于二王体系行草,一点不适用。
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人学东西都是非常死的,他认为老师讲的东西一定对,不可逆。包括在很久以前去笔摊买笔,好些个老头看我三指拿笔都会说,你一看就是野路子,没人教,老师都是五指拿笔的,哪有用三指的?殊不知古人不但三指,还有二指,古人还有握管、回腕。不同的执笔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不同的执笔方法会给自己的书风产生不同的影响。书法是个包容的艺术,他虽有严谨的法度,有不容改变的规矩,但当你熟知这些规矩后,游戏玩法是可以做到千变万化而不逾规矩的。书法的初学阶段,很多东西都是死教,因为只有死教才能让人学的更快。但当你每提升一个阶段,这些死教的东西,其实都是一种思想上的阻碍,书法并不死,很灵活。灵活到你今年认为是真理一样的结论,在一年后可能会因此耻笑自己愚蠢。中锋侧锋,是极简的四个字。每一笔中都有,而且除篆书外,隶书、行书、草书、楷书,都是中侧锋并用的,而且中锋侧锋的变化,是在一个笔画间反复出现的,并非这个笔画是侧锋,下个笔画是中锋,也不是某个笔画前半截是中锋后半截是侧锋,这么练就是笔病,是练不出古人笔法的。讲这四个字,第一是为了给一些初学者扫盲,中侧锋要从笔法中看,特征都是放大给初学者看的,不适合学习。想从笔墨特征看,你起码得转过几个博物馆,看过几十篇古人真迹才行,字帖高清图跟真迹不一样,历朝历代纸墨对中侧锋表现也不太相通。第二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结论,初学阶段,千万别觉得自己会点什么就一定是对的,学东西不要死学。如果书法有真理,历代名家早就大和谐了,名家之间还至于相互批点?有知才有畏,无知才无谓,米芾批点前人的书论,你只看到了结论,没看到时间,没看到米芾的角度。以偏概全不可取,没事还是要多学。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