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钱,中国移动也是拼了!

通信行业最佳原创自媒体,评论犀利,值得关注!

业界有一些声音说,以中国移动的身份地位,竟然“沦落”至与合作厂商“争食”,甚至砸了低端设备商的饭碗,这个做法有点“不要脸”,就不能去高点高技术含量的吗?
来源 | 悲了伤的白犀牛
图片来源 | 视觉

 

可能是行业光景不好吧,这两年,中国移动真的把“降本增效”做到了极致!这不,为了降低成本,中国移动都开始直接买芯片了!
-01-
近日,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发布2021年3月-2023年3月自有品牌智能家庭网关产品BOSA驱动芯片项目的比选公告。
公告显示,本项目将采购1800万片(非承诺量)自有品牌智能家庭网关产品BOSA驱动芯片,项目总预算为4428万元(含税)。该项目不划分标包,选择2家供应商,中选份额分别为70%和30%。
-02-
该公告一出,业界颇为惊讶,各种声音很多。
怎么来理解这件事情呢?我来简要解读下。
首先,中国移动所谓“自有品牌智能家庭网关产品”,其实就是通常意义的“贴牌产品”,过去,中国移动会制定好产品的规格和标准,可能也会参与一部分的设计,然后交由合作厂商来生产制造。
事实上,这是一种节省成本的做法,毕竟中国移动的主业不在硬件产品的生产制造,要让中国移动组建一条生产线去开展具体的生产制造的工作,这成本远比交由合作厂商要高。要吃饭,总不能从耕地播种开始嘛。
然后,这一次,中国移动不是单纯地找人代工,甚至介入到生产制造环节,直接把产品的原材料都采购好,把合作厂商直接定位为“来料加工”的组装工厂。
众所周知,BOSA芯片是家庭网关的成本核心,剩余的其他材料的成本非常透明,中国移动利用自身的集采规模优势,直接把BOSA芯片买了,这样一来,合作厂商完全丧失了议价的能力,只能赚取产品组装的手工费。
一句话来说,中国移动此举的目的是:利用自身集采优势,给自己的供货商找供货商,降低供货商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自己的采购成本。
这则公告可以说透露出了中国移动在智能硬件的一个动向:中国移动要做白盒设备,继续降低成本+增强定制化能力。
-03-
业界有一些声音说,以中国移动的身份地位,竟然“沦落”至与合作厂商“争食”,甚至砸了低端设备商的饭碗,这个做法有点“不要脸”,就不能去高点高技术含量的吗?
事实上,中国移动这种“省钱”的做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14年就已经高调宣称降本增效,三年内压降营销费用超过150亿,到2018年底的中国移动工作会上,就已经非常高调地把“降本增效”定为未来几年的关键战略,要求“狠抓降本增效,打造低成本高效运营优势。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单位成本的精细管理,促进降本增效”,以此作为破解行业下行紧箍、共度时艰的方法。
2019年,中国移动推出了很多重磅的降本增效的举措,比如,在某些地市传出“所有费用下调30%”,铁通装维装机费由66降到35,取消乡镇补贴,考核更加变态,比如装机8小时及时率考核,故障4小时及时率考核,营销考核,万投比考核,满意度考核,弱光考核……新装12项考核违反一项直接扣除装机费用。
-04-
以中国移动的财大气粗,为什么还要省这点“小钱”呢?
以上述项目为例,家庭网关产品本来价格已经很低,厂商的利润空间也不大,中国移动通过自采BOSA芯片,估计能压降5%的成本已经很难得了,折算回总金额,也不是太大的数字。中国移动家大业大,为什么要省这点“小钱”呢?
事实上,中国移动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财大气粗的土财主”了,一方面是传统通信市场见顶,营收滞涨、利润下降,中国移动手头也不再阔绰啊,另一方面,中国移动要建5G、要拓展新兴市场,正是处处要花钱的时候,一个5G一年就要大几百亿,一个云计算一年光建数据中心也得几百亿。
这样的花钱速度,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对此,也提醒一下那些围绕在中国移动身边,赖以中国移动为生的那些中小厂商,中国移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策略都将是“省钱为主”,回将逐步回收一些外包的项目、改变完全外采的形式,决定肥水不再外流别家田,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那些长久以来赖以中国移动外包项目为生的中小企业,该想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雪球 丨 搜狗号 丨 百家号号 丨 新浪看点

蓝鲸财经 丨 同花顺财经 丨 凤凰号 丨 艾瑞网

蚂蚁财富 丨 中金在线 丨 云掌财经 丨 企鹅号

界面新闻 丨 澎湃 丨 品途网 丨 科技先生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证券 丨 Twitter 丨 大风号

潮起网 丨二牛网 丨 大鱼号 丨 易车网 丨 钛媒体

百家号 丨 今日头条 丨 搜狐号 丨 网易号 丨 财富号

新浪博客 丨 价值中国 丨 CnBeta 丨 腾讯博客 丨 虎嗅网

天涯论坛 丨 新浪微博 丨 脉脉 丨 封面新闻 丨 天极网

商业新知 丨 一点资讯 丨 通信人家园 丨 哔哩哔哩 丨 知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