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小朋友腹泻十二法

导读:小儿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而粪质稀薄,甚则呈水样。本病四季皆有,以夏秋季为多,以两岁以下婴幼儿较多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导致消化不良,发为腹泻;也有因外感六淫或胃肠道感染所致。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全身一般状况尚好;重者大便每日可达数十次,伴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等危笃征象。

【经效方】

1.胡椒末填脐

药物:白胡椒末适量。

用法:以白胡椒末填满脐眼,再用暖脐膏贴盖,2日换药1次。

病案举例:姜某,女,2岁。其母代诉:患儿腹泻5日,大便稀溏夹有泡沫。伴恶心食少,时而哭闹。查腹微胀,苔稍厚。系饮食生冷引起,证属寒泻。予胡椒末填脐治疗,并加热水袋热敷。第二天泻止,食欲渐增,精神渐振。

按:吉水合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用药3~5天,总有效率100%。于《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6期报道。小儿腹泻中医辨证分为伤食、寒湿、湿热及脾虚等类型。患儿属寒湿型,故宜用温中散寒之胡椒外治,如兼受风寒者可用藿香正气水调糊涂脐;如脾胃虚寒或泄泻迁延不愈者,可加丁香、肉桂末填脐,可收预期疗效。

2.鲜葎草浸足

药物:鲜葎草200g。

用法:将葎草洗净,切碎,放砂锅内,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将患儿双足浸入,以药液浸没足踝为度。一日2~3次,每次浸洗15~20分钟,药液冷了可放炉上加温,或加少量开水。

病案举例:赵某,男,3岁。发热、呕吐、泄泻水样便4天,曾经输液治疗,热退、吐止,但大便仍日行10余次,为黄薄稀便,有热臭味,伴口渴、食少、小便短赤。大便常规化验:白细胞+,脂肪球++。脉滑数,苔薄黄。证属湿热泄泻,予葎草浸足。次日大便减为4~5次,连浸3日,症状完全消失,精神、食欲如常。

按:葎草别名割人藤、拉拉藤。功能清热解毒,利尿,可治腹泻、痢疾、热淋等病。外用浸足,对湿热型腹泻疗效可靠,并可治慢性结肠炎。此法简便,易为患儿接受。

章进加鲜车前草熏洗双足治小儿泄泻96例,总有效率88.5%,于《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5期报道。

小儿脏器清灵,皮肤柔嫩,药物易于通过皮肤、腧穴、黏膜而被吸收。用外治法治小儿腹泻,历代医籍多有记载,近代医家亦广泛应用,是患儿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此外,还有用银杏叶煎水浸足治疗小儿腹泻的报道。

足外踝向下作垂直线与赤白肉际相交处为“特效止泻穴位”,是日本一学者发现的对腹泻敏感的经外奇穴。王佩英等以654-2注射此穴治疗婴幼儿腹泻156例,总有效率为98.07%,其中109例注射1~2次即愈(《疑难病症治验》P436)。浸足治疗小儿腹泻有效,也许与此穴有关。据王福隆考证,此穴为申脉穴,属足太阳经穴。

【推荐方】

3.代针膏贴申脉穴

药物及制备:吴茱萸、五倍子、公丁香、灵磁石、白芥子各等分。以上各药分别研细,混匀后加冰片或麝香少许,密封备用。

用法:以凡士林、蜂蜜或二甲基亚砜调制成绿豆大小药丸,置申脉穴(双)上,以胶布贴盖,每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按:王福隆等用以上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47例,均未配合其他疗法,结果治愈43例,好转3例,无效1例。平均治愈天数为1.56天,总有效率97.8%。申脉穴位于足外踝下方凹陷中,文献未见有止泻作用的记载,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穴有较好的止泻作用。于1992年在全国第二届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上介绍。

4.复方五倍子散

药物:五倍子2份(炒黄),干姜1份,吴萸1份,公丁香1份。

用法:上药研细混合,每次取9~15g,用75%酒精或65度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脐部,塑膜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更换1次,连用1~3天。

按:解放军51039部队医院于1977年5期《赤脚医生杂志》上报道,用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结果痊愈4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

5.固本药袋

药物:益智仁、白胡椒、吴茱萸、冰片、艾叶等。
制法:上药研末,将双层纱布中夹棉花少许,做成约8cm×8cm的布袋,每袋装药粉50g,封口,每服两袋,以宽松带联结,长短根据患儿腹围而定。

用法:用时将药袋贴皮肤的一面,喷洒白酒少许,前敷神阙,后敷肾俞部位,每敷10~12小时,可用热水袋置药包外加温,每服药袋可连用一周。少数兼风寒表证者,加用藿香正气片包煎内服;轻度脱水者,口服或静脉补液。

按:牛敏国等用此法治疗婴幼儿腹泻180例,经治3~7日后,结果:痊愈118例,好转4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2%。报道于《安徽中医院学报》1991年4期。

6.覆脐止泻散

药物:川椒、吴萸、肉桂、小茴、淡干姜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3g,盛入小纱布袋内,覆盖于神阙穴上,外用绷带固定,24小时取下,两次为1个疗程。

按:此为孙浩等在《江苏中医》1988年12期报道。用此方法外治小儿腹泻212例,结果:治愈131例,有效51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85.85%,以伤食(乳)泻、风寒泻效果较好。覆脐法可避免药末直接刺激皮肤而产生的不良副作用。

7.小儿乐温熨神阙

药物及制备:党参、丁香、藿香、苍术、木香、砂仁等药研末,将生铁落磨成细粉,加热处理,然后将药粉、铁粉加醋均匀混合,分装于8cm×8cm塑料袋内,用两层塑料袋密封两次,备用。

用法:将小儿乐袋用针扎孔,使其通气,然后将袋放在患儿神阙上,5~10分钟即可释放热量,温度可达40~50℃,维持24小时。5次为1个疗程。

按:张洪美用此法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总有效率96%。于《山东中医杂志》1990年1期上介绍。

此为中药“坎离砂”的方法,其发热在于铁与醋酸的化学反应。如温度过高应垫以干布,以免烫伤皮肤。

8.电磁加中药填脐

药物:伤食泻、风寒泻用苍术3g。湿热泻用黄芩3g。脾虚泻用丁香、肉桂各1.5g。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辨证选用,填于脐部,胶布覆盖。将低频电磁综合治疗机和磁头置于胶布上施行磁疗,每次15分钟,每日1次。疗后保留药粉于脐部,至第2天磁疗时再重填。

按:陈尔明辨证施药,结合磁疗,治疗小儿腹泻100例,疗程1~6日,结果:痊愈72例,好转23例,无效5例,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P<0.01)。报道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年6期。

9.清肠液灌肠

药物及制备:葛根、黄连各5g,黄芩10g,马齿苋30g,木香6g。浓煎成100ml,加入3%~5%苯甲酸钠,备用。

用法:小于1岁者用5~10ml/次,1岁以上用15~20ml/次,3岁以上用25ml/次,大于5岁者用30ml/次。每日两次,保留灌肠。

按:许桂英等用清肠液治疗小儿腹泻共56例;并设痢特灵46例灌肠作对照,结果:两组分别痊愈47、29例;好转7、8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80.43%,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报道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年9期。

10.脐疗带

药物:湿热型:黄连、白芍、山楂、葛根各20g,车前子、茯苓各30g,木香、儿茶、赤石脂各10g。

脾虚型:茯苓、苍术、山楂、吴茱萸各20g,干姜、赤石脂、砂仁各10g,黄芩、苡仁各30g。

制法:上药为末,过120目筛,紫外线照射灭菌,加米醋调制成膏。取边长为5.5cm的正方形橡皮膏,正中固定1个内径为2cm、外径3.5cm、厚0.8cm的泡沫塑料圆环,将药膏填满之后,盖上正中为3.5cm圆形压印(对准圆环)的边长为5.5cm的正方形塑料薄膜即成。

用法:根据证型选用不同药芯,先去掉药芯上的薄膜,然后对准患儿脐部,用自制的腰带固定,每日换药芯1次。急性腹泻3天为1个疗程,迁延性、慢性腹泻7天为1个疗程。

按:尹国有等用此法治疗小儿腹泻60例,并与常规治疗组(补液、抗菌、助消化、止泻等综合治疗60例相对照,结果:脐疗组痊愈54例,好转5例,无效1例;常规组60例,痊愈47例,好转13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辨证分型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脐疗带能隔离皮肤与橡皮膏的接触,可防止发生皮肤过敏。报道于《浙江中医杂志》1993年7期。

11.小儿止泻涂剂

药物及制备:鲜草(俗称拉拉秧)、鲜车前草、马齿苋按5∶2∶2的比例捣烂榨汁,加热过滤,另加40%二甲基亚砜,分装5ml瓶中备用。

用法:不分证型,用棉签将药液涂在患儿脐部或双足心,4小时1次,5天为1个疗程。

按:刘东等用上方治疗小儿泄泻146例,结果:痊愈92例,好转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4%。与同期44例用口服中药散剂对照,效果相当,但解决了患儿服药困难的问题。于1992年全国第二届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上介绍。

12.山栀敷足底

药物及制备:取山栀30g捣烂,和面粉少许,再用少量鸡蛋清调匀。

用法:将药摊在纱布上,敷患儿双足底下,每日敷贴8小时,连敷3天。

按:姚建华用苏州地区这一常用的民间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大部分病例均在敷贴后24~36小时腹痛症状好转,腹泻停止时间为3.5±2.8天。于1999年全国第4届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上介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