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见《心经》的绝对境界(14)
前语: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其实,仅仅”希望“是不会产生任何动力,真正有品行的人,会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比如看文章后点赞,转发,收藏,添加公众号,以示鼓励和对作者的尊重!我们每天早上为您免费推送有能量的文章,祝福您快乐每一天。哪怕只有一个朋友在阅读,我也会坚持。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接上文)
在我心目中的「教育」,乃是一分属于良心的事业,岂可等闲视之。尤其像《心经》这般高深的学问课题,倘若学员在本身动机上没有足够的动能,是绝对无法深入的。
不能深入也罢,而更可怕的是,在自己的情急和偏见之下,因一时和自己的情境相应,所获得而来的答案,却自以为有得到了该问题的真解。其后果就会像禅宗三祖僧璨所说:「毫厘之差,天地悬隔」果真如此,那日后将越走越远的冤枉路,还真不知要如何才能算得清,真是阿弥陀佛啊!
因此,在我们将要开启《心经》之前,先让我们对它「这个不是人的人」的作者有个初步概略性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佛」者,非人也)
非常人中的「非常人」
首先要知道的是释迦牟尼可不是一般普通人,要用「非常人中的非常人」来形容他也不为过。他约在两千五百年前,诞生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还是一个国家的太子,身受三千宠爱,从小就生活在「应有尽有的奢华环境」里,且天赋异禀又聪慧过人。无论是先天的资质,或后天的环境都是得天独厚的一个人。
更为特别的是,在他尚未求道苦行前,其身为国王的父亲,就已极尽所能的网罗天下英才,把当时国内最顶尖、最优秀的知识,全都教给了他。因此,我们要清楚的是,他可不像我们现代一般脑袋空空就出家去的人,而是一个学问满腹又历尽荣华富贵之后,再来出家办道的人。
在漫长的六年苦行期间,每让他听说那里有名师、高僧,他都从不会放过的,前往参拜并虚心求教。而对每一个给予他指导的师父,他都如实的听话照做。他那股「听话的劲」,虔诚、认真到,每每让指导他的师父都自叹不如、深感汗颜,而在学习和修炼的历程上,那种「坚定的意志力」也是这世上无人可与匹敌的。
试问,综观古今中外,有谁能和释迦牟尼这般同时具足了各种主客观的有利条件?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蕴育出这等非常人中的「非常人」。在人世间,这真是一件得天独厚、绝无仅有的大因缘。于是乎,三十二岁的那年让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了。
四十九年来「只做两档事」
记载中的释迦牟尼十九岁丢开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的时间都在从事「教育众生的工作」。这四十九年中的他,每天醒来可谓周而复始的只做三件事情:「禅定、说法、乞食」,来行其教化的一生。
日中一食,是当时佛教的行持戒律。日常的这一餐,可以说「讨来什么,就吃什么」,也只是让自己活命维生而已,花不了多少时间。因此可以说,在他那四十九年的岁月里,只专心于两档事就是「禅定、说法」。
像这种「每天只专心于禅定、说法两档事」,我们也只是简略的一语带过的话,听来不过尔尔。但如果你能跳开来看,想一想: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一个人,花了近五十年的时间,而只专心于做两档事----那种集中、专注的力量,将是何等的大事啊!
反观我们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和能量,又是如何的耗散在日常一堆琐琐碎碎的杂务上,要不就东忙一阵子、西忙一阵子,从来无一定处,又如何能有效累进和得到延续的效益呢。
所谓「禅定」,就是让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处于「定与静」上的功夫。定静,到了极点就会进入所谓绝对寂静的「般若境界」,没有任何丝毫的世俗思虑。也只有在这种「绝对纯净的意识状态」下,人才有办法「如实」的探索宇宙,看出人生细微的道理,而不会被自己的偏见、情绪给扭曲;而所谓「说法」,就是把自己所探索到的心得发现,向有缘的人去分享。
如用现代的习惯用语来说,释迦牟尼在这漫长的四十九年中只做两件事而已,就是「学习与分享」。此外,都不是该他去关心,也不会是他想要去做的事,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佛陀。(待续……)
干 嘛 要 关 注 ? 关 注 后 有 啥 好 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