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张家是一家 我为《张氏家谱》作序
原题:我为《张氏家谱》作序
作者:北京工业大学法学教授:张荆
(摄于新疆的赛里木湖畔)
承蒙永祺堂哥及张氏第六次家谱编委会的厚爱,受邀撰写2021版《张氏家谱》之序,家谱乃家族历史之典籍,姓氏文化之结晶,前有冥府祖先前辈舐犊情深的注目,后有兄弟姐妹的殷情期待,本人既有受宠若惊之荣耀,更有责任重大之重压。
一、中华姓氏的社会功能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姓氏功能至少有三:一是建构了中国的传统制度架构。著名世界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总是将家族的姓氏放在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将其放在个人名字之后,这反映出了在中国社会中历来起主要作用的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国家或教会。” 就是说中国古老的姓氏文化是中国区别于西方的重要标志。中国人重视家庭和家族,并以家庭或家族为中心,建构起“家长制”、“长幼有序”的制度架构。
二是中国姓氏文化根源是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中国人就有着浓重的祖先崇拜,并且成为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各地生生不息建起的姓氏祠堂就是先祖崇拜的标志,祠堂既是祭祖敬宗之处,也是收宗睦族,家族奖惩(如,科举报捷,惩罚不肖子孙)、入孝出悌、显亲扬名之所。也由此衍生出寻根谒祖、尊老敬贤、忠孝仁爱等传统美德。
三是姓氏的血缘认同。同姓即同祖,“五百年前是一家”,家族血缘“血浓于水”。同时,习俗和法律又严格规定了“同姓不婚”,认为血缘关系的人通婚是男女无别,与禽兽无异。西周《礼记大传》中就有“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就是说男女通婚之前需“辨姓”,此乃礼制的基础。唐代的《唐律》中仍明确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清朝末年司法改革,著名法学家沈家本曾上《删除同姓为婚律议》,废止了“同姓不婚”的法律规定。实际上,随着历代人口的迁移,以及避免战后杀戮的改姓,朝廷赐姓,少数民族的汉化改姓等等,姓氏与亲属血缘关系的连接已大大弱化。故清末以后法律规定了三代或三代以内的血缘关系禁止通婚外,其他同姓婚姻皆为合法。不过“同姓不婚”的法律制度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中华民族避免近亲婚姻,提升人口质量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张氏家族的繁衍与演变
张姓是中国百家姓中之大姓。据2014年全国人口统计,张姓人口约896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仅次于王李二姓。为什么张氏家族具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比重呢?笔者认为有四个主要原因。
(一)张姓家族历史悠久。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通志·氏族略三》曰:“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两记载说的是公元前2500前后轩辕黄帝的孙子挥观察“弧矢星”,发明和制造出弓箭,既可狩猎,又是氏族战斗中的进攻性武器。被赐予“弓正”的官职,即弓长,后成张姓。子孙后代繁衍4700年,可谓历史悠久。
(二)祖先的“匠人”定位
不少文章感叹: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如此庞大的张姓群体却未出一位皇帝,说明张姓之平平。也有文章为此鸣不平曰:张轨等在313年-376年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前凉政权称帝;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国称帝;清末张勋复辟做了几天儿皇帝等等。但是,东晋十六国之一西凉国之帝,盘踞成都三年的大西国之帝确实称不上大一统中华帝国之“皇帝”。张勋复辟做“儿皇帝”也非真史,实为拥溥仪复位,自任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其实,家族的评价确实没必要非以是否是皇家姓氏为标准、为荣耀。辩证地看,皇家姓氏曾荣耀,但也会因处于权力中心,在权力角逐和战乱中被灭门或大量杀戮,导致姓氏人口大幅度减少。比如,宋朝的皇室望族赵姓,曾为第一大姓,人口众多。北宋末年,金军攻进开封,被成批掠走或杀戮。南宋灭亡之前,面对元军的追杀,赵氏望族南逃福建,在泉州遇敌,3000余人被杀戮。后在崖山海战中几乎全部战死或投海自杀。个别赵姓藏匿民间,隐姓埋名,直到元朝灭亡后才敢公开自己的赵姓身份。
张姓的始祖好发明,制造弓箭得以姓张,俗称“匠人”,即能工巧匠和擅长写作的人。这似乎是上苍为张氏家族做的定位。东汉“匠人”张衡制造了世界第一架观测地震的“地动仪”,早于西方1700年;东汉张仲景广集民间药方,著书立说,治疗伤寒病,被称为“医圣”;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人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传授民间取盐之法,使百姓健康收益。唐代和尚张遂制造天文仪,测得子午线。清末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相信“技术救国”,向西方学技术,创办铁厂、枪炮厂。清末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张謇兴办纺织业,图“实业救国”等。在《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1998)中,记载张氏名人1741人,其中,张氏著名医学家占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居百家姓第二位;美术家占5.6%,居第二位;文学家占5.0%,居第三位。可见张氏家族与能工巧匠相关联,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忍为高”张姓家族的理念
谈到张姓家风,人们总会提到“百忍传家”的祖先张公艺。据《旧唐书》记载:“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过寿张,幸其宅,部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上善之,赐之绢帛”。说的是张公艺九代同堂,子孙满堂,人财两旺,遐迩闻名,唐朝皇帝高宗李治得知后前去查访。问他何故能九世同堂?张公艺写了百余个忍字呈上,受到唐高宗的称赞,赏赐绢帛。
中国人的说文解字有“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为高”,忍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祖先张公艺乐善好义,助人为乐,胸襟坦荡,宽厚包容。九世同堂900人共餐,以击鼓为令,群坐餐厅,长幼有序,上下仁和。张公艺教育后裔“当忍则忍,忍者有益”。正是这种“忍”的家族理念的传承带来张氏家族多和睦,子孙繁众,人丁兴旺。
(四)张姓迁移与社会融合
张氏家族起始于河北清河,但并未遵循“游必有方”的古训,其人口迁移广泛。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向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迁移;秦汉之争,张氏家族开始南迁四川,西进甘肃、宁夏。西汉末年又入江苏、浙江,进江西、福建等地。唐宋时期,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在移住和融入新区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张氏人口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宋朝中期全国的张氏人口已达490万人,成为全国第三大姓氏。
张氏家族的繁衍与人口增长得益于其人口迁移和社会融合。张氏家族的匠人定位,以一技之长可安身立命,加之包容和谐的家风,使之在中华人口迁移的历史长河中,迁移无忧,易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在移住的土地上生根繁衍。
三、对姓氏族群的新认识
实际上,我们这些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经过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对姓氏族群的概念非常淡泊,甚至视其为封建主义的残留物。应该说一次偶然的机缘让我重新认识了姓氏族群的余温与价值。
2001年,为完成我的博士论文,破解蛇头组织偷渡之谜。在朋友的介绍下,带着福州的一位厅长和大学的一位讲师来到福建省福清市的龙田镇调研。因厅长官职不小,立即受到了镇长的亲自款待,但酒过三巡,镇长发现调查题目敏感,便席中谢绝配合。两位陪同也改变主意,连夜返回福州。留下孤零零的我,人地两生、举目无亲,恐慌中在蒙蒙细雨中漫步。猛然看到眼前一座“张氏祠堂”,萌生一线希望大胆进入,我先向祠堂的值班人递上名片,说:“我们五百年前曾在一个锅里舀勺”,与他们谈起我的父亲、爷爷。值班人拿来《张氏族谱》帮我查阅,判断我的祖上是十七世纪初随张献忠的部队从湖北出发西行入川(注:实际上我们的祖先应试公是响应政府号召,携妻子和三个儿子于1673年8月从贵州遵义县迁入四川合川小沔镇的),而他们的张姓一支则是向东南行至福建的福清。因同姓同源越谈越亲热,我便说明来意。值班人迅速拨打电话,不一会儿祠堂长老们纷纷赶来。“一把手”是原乡书记,已退休,他斩钉截铁地说:“本家张博士的调查一定要配合,马上安排每天访问谁家,谁来陪同”。真没想到张氏祠堂还这么有实力,以后的调研走家串户,受访者热情接待,坦诚相谈,而且张氏祠堂还为我提供了免费午餐,让我十分感动!
在这次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我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以一桥大学留学史上最短时间(三年)拿下法学博士学位。后来我又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成书,被日本明石书店出版,该书还于2005年获菊田犯罪学大奖,这是日本以外的亚洲学者第一次获此殊荣。
每每想起这次调研和沉甸甸的博士学位证书,我都心存感激!正像永祺堂哥在其作序中所说:“只要一谱在手,就会感到浓浓的乡情,暖暖的亲情,驱散眼前的黑暗和心中的孤独”,给你勇气,助力你成功!也正是基于对这种姓氏家族的再认识,我接过父亲离世前递给我的《张氏家谱》(第四版),开始寻根觅祖,于2017年夏辗转找到张家老院子,从屋后取土埋到父亲北京凤凰山陵园的墓旁,算是落叶归根的一种方式吧……
谨以此为序,共勉张氏后人为社会奉献。
应试公第十一代孙 张荆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