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书法与生命同等重要,需要这四个字来支撑

自有书法理论记载以来,古人就把书法中的'筋骨肉血'作为根本在一直提倡着,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有了'筋骨肉血'的作品,才会是有生命的,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因此,在文人的眼里,书法就像人的生命一样,好的作品是健康的,是有活力的。

古人对书法生命的看法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提出了书法的'筋'、'骨'、'肉'的说法: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张怀瓘在《书断》中也记载了三国时期书法家卫瓘关于筋骨肉的一些论述:

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卫瓘次子)得其骨,靖(索靖)得其肉。

到了宋代,苏东坡又在筋骨肉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气、神: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书法的描述,由物质组成的筋骨肉,开始上升到精神组成的神、气、血,当然,这里的血,是指血气。由筋、骨、肉和神、气、血共同组成了一个个生命体,是把人的生命与书法的生命看作是同等重要,这是对书法生命认识的一个进步。

唐太宗李世民在《指意》中也提到了神的问题: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字则无态度;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用锋铓不如冲和之气。

这里的'神'是指书者的意识状态;'精魄'是指精神,'心'是指书者的情绪;'气'是书者的呼吸,而这种呼吸又与人的内心情绪密切相关,'冲和之气'是指一种恬静的情绪。因此可以归纳为:'神、心、气'都是指人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活动要求在书写时必须要添加人的某些内心感受,这也就是所谓有的书法中的情感问题。

古人为什么要把书法当作生命来看待?

书法既然是一种生命,那么,它就有筋骨肉、神气血,并且这些生命的因子都是相互依附、相互生机的,如果没有了骨,肉则无从依附,如果缺少了神,则生合是不健康的,是一种病态,只有气足了,生命力才会强大。

书法中的点画可以上生命中的肢体,是其精神存在,而字的结构形体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状态。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书筏》中说到:

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结,在纽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

这就形象地把字的点画所表现出的书法精气神说得十分到位,让人一看就很明白,而这种说法,也正是从生命的角度来阐述的。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对书法的筋骨进行了描述: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

书法中想要表现出人所具有的某些功能,就要类似于点画、结体给人带来的一些感受性的因素,如遒劲有力就是说书法中的骨力要足,有些字有很强的张力,则要用筋力来实现'含忍之力',当然,刘熙载在这里也指出了表现筋骨的实现方法,这就是指和腕的使用技巧问题。

有生命体的事物,就要按照生命来对待,如果说人的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那么书法中的生命则是由点画、结构和意境来表现的。古人之所以一直在强调书法生命的属性,其主要原因就是提倡人们在书写时,要尽量来满足生命完成的过程,如果点画中缺少了筋骨,那么,这个字就显得病态,至少不能说是生命的完整性,另外,通过神、气、血来实现它的精神状态,也就相当于人的灵魂一样。因此,书法中的筋骨肉与神气血是构成完整生命状态,二者之间相互依附,只有肉体而无灵魂,或只有灵魂没有肉体,都是不完整的。

书法生命体的实现方法

像人的生命一样,书法的生命也是由物质和精神两种属性共同来组成的,古人在揭示书法生命的时候,通过人体生命的对比,划分出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由技法的能力来完成,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人的修养、见识、情感来实现,有了这些分类,则可以沿着这样的路径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它。

正如前面清初画家笪重光说的一样,包世臣也在《艺舟双楫》中指出了筋骨肉的实现技巧与方法:

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筋骨肉血是如何构成的,也是书画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如何用笔、用毫,怎样在书写时用水、用墨,他这种认识虽然只是最为基础的要求,但把书法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单元表达出来了。

清代学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里虽然表达了与包氏不同的主张,但道出了书写时的技巧问题,是书画家必须要掌握的方法。

筋出臂腕,臂腕须悬,悬则筋生。骨出于指,指尖不实,则骨格难成。血为水墨,水墨须调。肉是笔毫,毫须圆健。血能华色,肉则姿态出焉。然血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先。

朱履贞承认筋骨来自于人的臂体,血肉出自水墨,并且认为筋骨是书法的主要构成要素,而水墨需要用心调试。当然,这些方法技巧同样是对书画家们的最基础的要求。

关于书法中的精气血,古人也多有论述,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论述更加完备,尤其是北宋以来,以苏东坡为核心的文人士族们都对此提出了更多的看法和主张。

唐人张怀瓘在《文字论》中先于宋人表达了筋骨之外的思想: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

他认为筋骨的外在的形,而神情则是内在的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至于如何实现,北宋苏东坡等人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予尝论书,以谓锺、王(羲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这是苏东坡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的一段题跋语。他认为,书法之所以有意韵之态,主要是'笔画之外'的功夫。苏东坡最提倡人们注重'笔画之外'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这是书法意境美和审美趣味的需要,而这种能力则是由人的学养和修养而来的。北宋学者宋昭玘在《乐静集》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文字:

昔东坡守彭门,尝语舒尧文曰:'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这是借用苏东坡对写字书法的一个见解,甚至是秘诀之法,这里'识浅'、'见狭'都是指学养的问题,而'学不足'是指书法的技法层面,可见学养问题在此占了三成之二,是十分必要的。

提高学养,见识,必须通过读书来获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所提倡的,也是书画家修养所必须要具备的。正如苏东坡'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道出了书画家读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结语

古人在研究探讨书法的过程中,是经过了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历史事实,尽管技法和精神都非常重要,二者相互依附,相辅相成,但在学习中如果能有效地把握好它们之间关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才会使学习更为科学,效果更加明显。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