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和专家,千万别乱发声

媒体和专家,千万别乱发声

张效雄

某网络媒体综合新华视点、中国新闻网、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华商网、太原晚报等媒体和单位的信息,发布了全国肉、蛋、菜“同升共涨”的消息。

作为一个天天上街买菜的家庭主男,我也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状况,以鸡蛋为例,一个月内每市斤涨价大约一元人民币。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蔬菜价格已连涨8周。2021年第2周,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12元/公斤,环比涨6.1%,同比涨22.8%。洋白菜、大白菜、白萝卜、菜花、油菜等价格环比涨幅较大。

另有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消息,鸡蛋零售价每公斤10.68元。陕西省发改委公布鸡蛋(本地主销)平均零售价每市斤为6.05元,比1月19日上涨5.03%。

鸡蛋只是一个代表性食品而已,肉类和蔬菜普遍上涨的状态,不只是发生在一两个城市。

有人却认为,这是“温和式”上涨,甚至有人认为是积极性上涨。

有媒体报道称:“蔬菜、水果价格季节性波动,基本符合常年规律,葱、姜等个别小宗品种涨幅较大,但蔬菜供给总体是有保障的。”

针对近段时间蛋菜价格上涨较快,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1月26日说,除了岁末年初消费及备货需求趋旺带来的季节性、周期性、阶梯式上涨规律外,还叠加异常天气引发的生产源头原因,以及防疫管控带来的中间运输环节等方面的原因。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近期在发布会上表示,农业农村部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节日期间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工作,防止因突发疫情或灾害性天气导致的产销衔接不畅问题,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需求。

对于政府部门的分析和提出的应对措施,我很欣慰。

但对于有些媒体有关专家 “温和式”“积极性”的分析,实在不敢苟同。

菜篮子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尤其是年关将近的时节,价格一股脑儿往上窜,绝对不是温和的,更不是积极的。要说维 稳,这是最重要的维 稳区域,媒体和专家乱发声,制造出几个新鲜词而来,只能是帮倒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