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史话︱陶澍——度领江淮系水利
陶澍(音shu)(1779-1839年),字子霖,号云订,湖南安化人。他在资江边的农村长大,对水旱灾害有着深切感受。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曾历任安徽、江苏两地巡抚,官至两江总督。
道光三年(1823年),时任安徽巡抚的陶澍目睹长江大水造成的灾害,深感兴修水利是攸关安徽百姓的大事。遂进行深入调查,掌握资料,做出治水规划。道光五年,陶澍向道光皇帝上奏治水方案,主张提高洪泽湖的蓄水量,在淮河两岸筑堤束水,并提出了“民办官助”的办法。得到批准后,陶澍便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大兴水利。他还通过一系列的褒奖措施,大大调动了各地吏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同年五月,陶澍调任江河要区江苏。经过调查,他总结出吴淞江区域水灾频发的原因,并制定了具体解决方案。获得允许后,陶澍会同两江总督筹议策略,他们仔细勘察并筹划资金。陶澍亲历亲为,严谨认真。道光八年,吴淞江工程竣工,陶澍乘船亲赴工地验收。“震泽下游诸水可以宣泄,使由渎直达,决曲岸两千余丈,泥沙无所雍,可耕者逐多。”沿途百姓甚为称赞。当晚,对工程十分满意的陶澍心情激动,难以入眠,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今朝开坝息畚(ben)锸(cha)(畚,盛土器;锸,起土器;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亦借指土建之事),万人邪(音ye)许(邪许是劳动时的号子声)闻欢呼。涛头一线立海色,恬有静绿先平铺。樯帆乘风行客乐,鱼龙得意争归墟。推波助澜势未已,且喜百年民患除。”诗中还总结了治水经验:“岂知江潮在天地,本若元气相传输。一呼一吸荡胃肠,焉有塞口防沾濡(音ru,沾濡意为浸湿)。本源不裕闸何益,刻舟颇笑前人愚。”此诗传出后,吴中竞相和者达数百人。
陶澍完成吴淞水利工程后,治水经验愈益丰富,这更坚定了他为民造福的决心。道光九年(1829年),他又主持兴办了练湖工程。练湖主要供运河调剂水量之用,但由于上游湖改民田开垦只剩下40里,不能济运。陶澍勘察后,提出筑堤修闸的修浚方法。工程经过三个月完成,黄金闸长五十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六寸,达到设计要求。
道光十二年,陶澍同江苏巡抚林则徐奏请“浚浏河、白茆河”。次年三月,陶澍治理两河。工程完工后,适当七月,苏淞一带倾盆大雨,处处盛涨,洪水拍岸盈堤。他当即分令太仓、镇洋两州县,涵洞全启,顷时,滔滔洪水东注,两日消水二尺有余,而秋汛大潮,仍无倒灌,取得巨大成效。当年,百姓喜获丰收,父老皆欢。
1839年6月,陶澍积劳成疾,病逝于金陵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世称陶文毅公。陶澍从政40余年,在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治理漕运、倡办海运、整顿治安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且在书画诗文方面,造诣颇深。但凡他为官之地方,都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故事,淮剧中即有《陶澍私访南京》的传统保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