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诉说感恩
孩子的妈妈絮絮叨叨的在电话里述说忙碌,说孩子们的事情,说女儿要舞蹈裙,要白袜子,要折纸扇,要化妆盒……说儿子要球鞋,要表演服装,要袜子,要黑色的的鞋子、要白手套、要皮筋和贴纸星星……因为要过六一儿童节,要排练,要演出,老师有计划,有通知,家长需要配合,要么购买,要么付款,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时代的富足是孩子的幸福。
在内蒙做了一小段时日的工程,我匆匆赶回庆阳的时候,正是孩子们彩排和预演的时日,孩子的妈妈忙的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不是去小学参加女儿的彩排就是去幼儿园看儿子演出,孩子们自然是快乐的,孩子的快乐也最能感染大人,我知道六一这个日子是孩子们的幸运日,也是许多做父母的欢喜日,因为我看到了,在幼儿园孩子表演的节目里,有许多的家长也参与其中,互动或是独占鳌头,上演全武行的妈妈舞。
儿子与女儿都很优秀,六一节双双捧回了奖品和奖状,很懂事的向我告别,并稚气的挚付我在外照顾好自己,幸福感更多来自于内心感动,而感动也常常可以化为付出的动力,我猜想天下诸多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都是视为儿女奉献为快乐。而儿女们在父母面前往往成熟的却很晚,习惯于接受和获取,却不明白,一生最爱的却并不是最爱自己的人。
“隔窗望儿儿望孙,我儿看着他儿亲。”这或许是人性或说是时代的悲凉,但许多时候,却多少透着无奈。在六一话题占据网络,波澜起伏的即日,一个朋友在微信里向我倾诉了她心头的伤悲,他的心情很低落,他说他曹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他的母亲去世的很突然,完全出乎他的预期,他说他的父亲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要强的母亲一手拉扯大他们兄妹数人,他说他们都习惯于向母亲索取,母亲的身体一贯很健康,他们没想到母亲会去的那么匆匆,那么的让人无法预想,他们都甚至没有给母亲购卖过衣服和礼品,总是从母亲那里获取,一袋水果一捧菜甚至是孩子们的零食,他们总觉得会有机会报答母亲,却未想到母亲甚至未容他们为她送一片药端一杯水,因为不曾预想,所以无法自谅,因为歉疚,所以更加伤悲。
朋友痛苦,是因为他还懂得感恩,他对母亲的描述让我联想到前一时期读到的一篇网文,一位风烛残年的母亲,一斤几毛钱的小菜都舍不得吃,却舍得花多年积蓄的两千多元给孙子购卖一部孙子喜欢的赛车,而现实生活里更多的年轻父母不惜为满足儿女的愿景而花重金,却不愿为年迈的父母去承担一点责任,正如人们口头言说中说的,母亲给儿子看病时会告诉医生用最好的药,而儿子给母亲看病时却会问看是不是老病,能用就用点,用不成了就算了。
生死路上无老少,生命脆弱而有无法预期,学会珍惜并不容易,而懂得珍惜并能力行的就更难得,“庸庸碌碌的现代人,不懂得珍惜”,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更多的拥有,而不明白拥有和失去往往成正比,记得某首诗里写道:“如果你在摇篮里感到幸福,请勿忘了摇篮旁的母亲。”
对呀,记住母亲,这话或许并不是每个现代孩子都能深刻领会,甚至包括许多孩子的父母,他们、她们,都并不缺爱,深爱着自已的孩子,也深爱着自己,却似乎不愿意过多的去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这个世界最爱你的人是你的父母,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否,包括成长的环境和性格塑造,往往是父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和努力争取的改变。父母们都很努力,即使在这个人性日益淡漠的时代,缺失责任和爱心的父母依然只是极少数,但在中国,儿童节的隆重绝对胜过母亲节与父亲节,即使传统的老人节日重阳节,在大多地方的节俗文化里也多被忽略或淡化。时代的利益化正在渐渐的淡化一些根本的东西,在孩子快乐的节日里,我们同样应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2016-6-1于正宁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