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中医治疗失眠案例

失眠案例分享

【一诊】

李某,女,45岁。2020年4月18日,因“失眠2年,加重6天”就诊。该患2年前与亲属发生争执后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当时未予重视及处置,次日于当地门诊就诊,诊断为“失眠”,并予相关药物(具体用药及用量不详)治疗后,效果不理想。6天前患者生气后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且自觉夜间睡眠不足2小时,醒后疲劳。现患者入睡困难,醒后难以入睡,急躁易怒,伴有头胀,时有耳鸣,口苦,两胁疼痛,纳差,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各系统检查未见妨碍睡眠质量的阳性体征及相关器质性病变。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不寐(肝郁化火)。

西医诊断:失眠。

治则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一人一方,切勿自行配药)

龙胆草15g,香附9g,郁金15g,栀子10g,黄芩15g,柴胡10g,生地10g,白芍10g,茯神15g,当归15g,甘草10g,夜交藤20g。给予25剂药口服,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二诊】

患者入睡困难稍有减轻,仍睡后易醒,食纳好转,头胀略有好转,仍易怒及时有耳鸣,口苦、两胁疼痛,二便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主证未变,续用前方,去茯神、甘草,加川楝子10g、生龙骨30g,给予25剂药口服,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三诊】

患者入睡困难及睡后易醒明显好转,醒后无疲乏感,食纳好转,头胀好转,易怒较初诊时明显好转,偶有耳鸣,无口苦及两胁疼痛,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前方基础上减少苦寒之品,加炒酸枣仁。龙胆草10g,香附9g,郁金15g,当归15g,柴胡10g,生地15g,白芍10g,夜交藤20g,生龙骨15g(先煎),炒酸枣仁15g。给予25剂药口服,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治疗效果】

患者无入睡困难,偶有睡后易醒,醒后无疲乏感,食纳好转,头胀好转,情绪平稳,偶有耳鸣,无口苦及两胁疼痛,二便调。

【按语】

方子加减。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之品,可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黄芩、栀子燥湿清热,使肝热从下而行;佐以香附、郁金疏肝解郁;柴胡升散,疏畅肝胆之气;因肝藏血,肝之邪火易伤阴血,加之诸药均为苦燥伤阴之品,故配以当归、生地、白芍养血和肝,以固肝血;茯神、夜交藤宁心安神助眠;甘草可缓苦寒之品,亦调和药性。此方泻中有补,祛邪兼有扶正,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镇心安神之效。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平台“植物神经紊乱大讲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